回顧歷史會發現,紅軍時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最難的就是長征。
狹義上來講,長征是第一代領導人為代表的整整一代人的奮斗記憶。
廣義上來講,長征精神是紅色文化的核心精神;放大到整個華夏文明史上看,也堪稱精華。
所以80多年過去了,研究長征精神的人絡繹不絕。話說回來,長征精神的核心支柱還是毛澤東。
長征途中的每一步都不容易。要說最難的一段,肯定是在湘江之戰后到遵義會議之前那段。那也是毛澤東一生中最失落的時間段。
遵義會議之后,毛澤東回到了核心領導崗位;隨后有了四渡赤水,紅軍獲得新生。
毛澤東生、長于華夏文明歷史低谷,一輩子都在負重前行。
他為中國人解決了很多難題,比方說腰桿子軟的難題、槍桿子弱的難題等等。
他一輩子都在面對各種各樣的難題;但要說長征中難點最多的地方,肯定是在四川。
01 為什么是四川
縱觀華夏文明史,主干部分起源于黃河流域。
中國的政治中心,絕大部分時間在黃河流域。
歷史大一統的王朝,基本是以黃河流域為核心向長江流域完成統一。只有明朝的朱元璋,以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完成統一。但隨后的靖難之變,朱棣又從黃河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中國的經濟中心,唐朝之前在黃河流域,唐朝中期便轉移到長江流域。
中國共產黨原本誕生于長江流域,長征之前主要在長江流域活動,但并不順利;無奈之下開啟了史詩般的長征之旅。
共產黨長征,相當于把活動中心從長江流域轉向黃河流域,并且以黃河流域為基礎,完成整個中國的大統一,和中國大歷史的趨勢非常契合。
中國歷史上的四川,特別亂。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
這并不是說說,而是歷史常態。四川亂,便是天下大亂的征兆。四川太平,也便是天下天平的征兆。
四川為什么會如此特別?
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四川的地緣。
1、四川省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跨獨一無二的青藏高原、無與倫比的云貴高原、險峻無雙的橫斷山脈、靈秀異常的秦巴山地。
這些奇險之地現在都是旅游、觀光、探險的好去處,但是在當年都是易守難攻的戰略屏障,很容易割據為王;同時也是阻礙紅軍長征的山河天險。
2、夾在山地之間的四川盆地,豐富的物產保障了軍糧儲備。戰國的秦國因為控制了四川盆地,就能統一天下。三國的魏國沒能控制四川盆地,統一天下失敗。
——爭霸天下,就要拿下四川盆地這樣一個穩定的后方基地。
3、作為僅有的兩個地跨長江與黃河干流的省份之一(另一個是青海),不論是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的動蕩,都很容易傳導到四川,各方勢力都想去爭奪四川盆地的豐富物產。
近代歷史上的中國,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起亂,四川就會特別亂。
對長征途中的紅軍來說,正是在四川從長江流域轉入黃河流域,完成長征途中戰略性跨越轉移。
紅軍長征在四川有三大特點:
——花的時間最長。
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月進入四川;
紅二、紅四方面軍直到1936年8月才走出雪山草地;
三大主力在四川歷時1年零8個月。
——走了最多的地方,69個縣(區)留下了紅軍將士的足跡;轉戰地域達30余萬平方公里,總里程達21000余里。
——打仗最多,土門戰役、松潘戰役、阿壩戰斗、毛爾蓋戰斗、包座戰斗等,都曾影響紅軍的前途和生存。
了解了這些背景之后,才能明白四川為什么那么亂,才能明白紅軍在四川要面對多少難題。
如果把紅軍面臨的困境分解,大致可分為:
蔣系中央軍、四川軍閥與四川的山河天險三層。
這其中的每一層困境都壓力山大。三層壓力結合起來,足以讓歷史上絕大部分的起義隊伍灰飛煙滅;但是紅軍頂住了。
作為中央紅軍核心人物的毛澤東,除了要解決紅軍面臨的三層外部困境之外,還有來自野心家張國燾的內部挑戰。相比外部壓力,張國燾更危險。
那么毛澤東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的?
02 對付蔣系
紅軍之所以長征,皆因蔣系中央軍。
孫中山晚年推動國共合作,原本一切順利。但蔣介石偏偏為一己私欲搞清黨,硬生生地逼迫共產黨人拿起槍桿子;隨后又不顧一切圍剿紅軍。
作為近現代歷史上最精明的人物之一,蔣介石的那些手段對舊軍閥、新軍閥以及大部分中共高層(如張國燾)都是無往不利;但是對毛澤東,始終棋差一著。
蔣介石對紅軍的勝利,恰好是毛澤東被排擠的那段時間。他的如意算盤是把紅軍消滅在貴州。但關鍵時刻,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復出,帶領紅軍四渡赤水。
對毛澤東來說,初次帶領中央紅軍入川,缺乏根據地支撐;首先就要應付蔣介石的圍追堵截。
沒能把紅軍消滅在貴州,蔣介石很生氣,但并不沮喪。從蔣介石角度看,把紅軍逼上長征之路,也是一場巨大的勝利。為此他做了兩套計劃。
第一套計劃:把紅軍消滅在四川。
為對付紅軍,蔣介石放任日軍在華北地區擴張。
1933年,為圍剿紅色根據地;蔣介石政府和日本簽了《塘沽協定》。
1935年夏,為集中力量圍剿長征中的紅軍(正好在四川),蔣介石政府又和日本簽署《何梅協定》。
蔣介石的偶像是曾國藩,他希望像曾國藩消滅太平軍那般消滅紅軍。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南京)之后,便發生內亂。翼王石達開離京出走,就是在四川大渡河畔被消滅。蔣介石想讓朱毛領導的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
但朱毛究竟不是石達開,紅軍也不是太平軍。
紅軍巧渡金沙江之后,繼而以玄之又玄的辦法渡過大渡河,讓蔣介石的算盤再次落空。
為什么毛澤東總是能戰勝蔣介石?飛奪瀘定橋就是典型案例。
1935年5月26日上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到達位于雅安石棉縣的安順場渡口,試圖橫渡大渡河。
當時大渡河邊只有三只渡船,紅軍又在下游找到兩只船,運載工具嚴重缺乏;加上河水湍急,行船困難;僅靠這5條小船來回擺渡,大部隊要20天才能全部渡河。
國軍不可能給紅軍那么長的時間,讓他們從容渡河。
關鍵時刻,紅軍在當地找到一位叫宋大順的老秀才。他告訴紅軍,大渡河向上三百多里處有座康熙時期建造的鐵索橋,叫瀘定橋。
兵貴神速,毛澤東果斷決定兵分兩路:
紅一師及干部團為右縱隊,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東岸北上;
紅二師、一軍團團部、五軍團組成的左縱隊,沿大渡河西岸北上,二師四團作為前鋒,搶先攻占瀘定橋。
5月28日凌晨,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從石棉縣田灣鄉什月坪出發,在離瀘定橋還有240里的地方接到林彪、聶榮臻飛奪瀘定橋的作戰命令。將士們顧不上煮飯,吃生米、喝冷水,經過晝夜240里的急行軍,于29日早晨6時占領瀘定橋西橋頭。
瀘定橋扼川康要道,全長100余米,寬2.8米,由13根鐵索組成;橫跨在洶涌奔騰的大渡河上。河兩岸是峭壁,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守城川軍在紅軍抵達前已把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13根懸空的鐵索。
29日下午4點,戰斗開始。紅四團第二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另一說是21)突擊隊員,在全團火力掩護下冒著川軍的密集火力,攀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
川軍原本以為紅軍不可能渡過去,眼見紅軍突擊隊員接近橋頭,便放火。
突擊隊穿過火墻,沖進瀘定城,同川軍巷戰。
一群窩里橫的軍閥兵油子哪見過如此陣仗,一部分被殲滅,一部分被擊潰。紅軍順利渡過瀘定橋天險。
狹路相逢勇者勝,毛澤東領導的軍隊之所以能戰勝蔣介石領導的軍隊,除了群眾基礎搞得好,除了戰略戰術略勝一籌,關鍵時刻的勇氣也占據極大優勢。這點在后來的孟良崮戰役、塔山戰役等經典戰役中一再重復出現。
由于瀘定橋戰役過于傳奇,以至于后人有人懷疑其真實性。因為這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其實懷疑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紅軍由此在大渡河贏得重生。
正如毛澤東在那首《長征》里說,“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聽起來像詩人天馬行空般的浪漫主義文體,其實是現實主義白描。
03 軍閥障礙
紅軍進入四川之后,蔣介石的第二套計劃,便是蔣系中央軍以圍剿紅軍的名義入川,把盤踞在四川多年的各種軍閥一并解決。
前文說到四川很亂。
所謂的亂,通常有兩個標志,土匪和軍閥。
中華帝國史上,西南土匪自古以來就聲名顯赫,從沒有被剿滅過。直到抗美援朝,解放軍才徹底解決那里的匪患。
至于民國時代的四川軍閥,比土匪還有名。
辛亥革命之后,四川各實力派就開始搞割據。
據不完全統計,從1912年的省門之亂到1935年中央軍入川,大約23年時間里,四川地區“發生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二十九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
四川軍閥的戰爭特別有特點,每次戰爭勝利者從不做窮寇之追,不趕盡殺絕,相反會做另外三件事:
第一,拜望敗將的父母,把他們安頓好;
第二,打電報給失敗者,告訴對方自己不再追趕;同時又告訴失敗者,他的家人平安無恙,說“伯父母大人,當小弟侍奉”之類的話;
第三,進城安撫百姓,賜予恩惠,假裝發揚勝利者的氣度。
簡單說就是很在意顏面、很意義氣,戰爭烈度不大、破壞也不大。有時候居然會去觀戰,跟現在看足球比賽一樣有癮,起哄架秧子的勁頭,湊湊熱鬧。
為什么四川軍閥之間如此客氣呢?是因為大家都是圍繞四川盆地經營,都是熟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大家不太了解,可以看看清末民初的四川軍校。
1903年,川督岑春煊開辦了四川武備學堂。
岑春煊的繼任者,川督錫良于1906年創辦陸軍小學堂,原址就是四川武備學堂。
錫良的繼任者,川督趙爾巽又在1907年開辦陸軍速成學堂,原址是陸軍小學堂。
這些軍校都在成都北較場,換一任總督換一個名字。
辛亥革命后,尹昌衡、熊克武、楊森均在成都北較場開辦過陸軍講武堂。
換句話說,清末民初的四川軍人,基本上來自同一個地方。大家要么老鄉,要么同學,要么老鄉兼同學,自然不會在戰場上真的去拼命。
同理,因為這些軍校的存在,再加上四川特殊的地緣結構,軍閥便如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了。劉文輝、楊森、鄧錫侯、王陵基、田頌堯等實力軍閥都曾名動一時。當然最有名的還是劉湘。
四川軍閥雖多,卻盤根錯節。他們內部鬧起來很熱鬧,但對外來者很警惕。
對軍閥們來說,蔣系中央軍和紅軍都是外來者。只不過蔣介石掛著中央的名頭,且勢力巨大,軍閥們不敢明面上反對而已。
為了阻止蔣系中央軍入川搶奪權力,所以他們也拼命阻擋紅軍入川。紅軍在貴州那會兒,之所以沒能直接向北入川,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那里有軍閥嚴防死守。
當然憑軍閥那幾把刷子,不可能阻擋紅軍入川。毛澤東指揮紅軍繞了一個彎,便順利進入了四川。
從毛澤東視角來說,盤根錯節的軍閥雖然戰斗力不咋地,但如同密密麻麻的地頭蛇一樣麻煩,短時間內很難解決。
原因一,紅軍進入四川后,因長期作戰而缺乏修整;難以把軍閥們消滅或收編。
原因二,紅軍缺乏根據地支援。軍閥地頭蛇的排外性,他們不希望紅軍在當地扎根威脅自己,只有配合蔣系中央軍,和紅軍對著干。
精明的蔣介石自然不會放過滲透四川的機會,趁機派遣行營“參謀團” 和上官云相等部入川,督導川軍圍剿紅軍;并趁機收編了一部分四川軍閥的軍政大權。
某種意義上來說,蔣介石能拿到四川的部分軍政大權,要感謝紅軍。
但說實話,不管是蔣系中央軍還是四川軍閥,他們之間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盤,而不是國家利益優先。當時日軍已經威脅到華北,他們還在為自己的利益搞內斗,格局太小。
當時真正心中有家國情懷的還是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早在進入四川之前的遵義群眾大會上,毛澤東就親自宣講北上抗日的主張及其意義,充分證明了其眼光與格局。
那么毛澤東該如何處理這種復雜局面呢?他并沒有把四川軍閥放在眼里,也沒想過在四川落腳和軍閥們爭地盤;而是要戰略性北上。
紅軍三大方面軍主力中,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最早離開四川(1935年9月),在黃河流域開枝散葉。
所以歷史選擇毛澤東是必然,蔣介石和四川軍閥斗不過毛澤東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并不是每一個共產黨人都有毛澤東的眼光和格局,比方說野心勃勃的張國燾,就看不清。1935年6月在懋功會師后,張國燾又選擇南下,思維格局和蔣介石、四川軍閥沒有區別,所以最終被蔣介石和四川軍閥們揍得滿眼星星,灰溜溜地北上。
04 山河天險
除了蔣系和軍閥,紅軍面對的第三個敵人便是山河天險。
除了各種大山要翻越、大河要橫渡;最難莫過于爬雪山與過草地,其難度不下于對付拿槍的敵人。
以爬雪山為例,由于紅軍之前主要在長江中下游活動,很多人根本沒見過雪山。
加上當時又是夏季,行軍打仗過程中物資不足,爬雪山遭遇的困境可想而知。
當時一位叫胡軍的師級軍需處長(管物資的),壯烈犧牲在雪山的嚴寒中。也就是說,胡軍自己就是管物資的,在翻越雪山時卻凍死了。
胡軍的死充分說明兩件事:
其一,紅軍真的是拿命在拼。
其二,紅軍真的非常團結。胡軍犧牲是因為他把有限的物資給了別的同志。
比爬雪山更危險的是過草地。
由于蔣系中央軍與軍閥地頭蛇的存在,紅軍的補給非常困難。過草地時需要借助挖野菜、掘草根、抓螞蚱,啃樹皮、吃皮帶、釣河魚等難以想象的手段解決。
建川博物館展出紅軍長征中食用過的部分野菜標本和皮革用品,看了讓人心酸。
由于缺乏食物,皮具都要被煮食。
曾有人以“皮帶煮后不能吃”來污蔑長征是虛構的,反而襯托出言論者的無知與淺薄。
上世紀30年代,中國的工業十分落后,在牧區和農村所使用的皮帶大多沒有經過工業化加工,即沒有硝皮和縮革等工序,僅經過簡單的粗加工就使用。這樣的皮帶在迫不得已時可以煮了吃。
根據親歷者回憶,長征途中,紅軍每天行走幾十里路,卻只能限額分配四兩糧。盡管饑寒交迫,卻很少有人敢超標。
路過泥潭時,身邊的戰士接二連三地倒下,但大家只有一個信念,堅決不能掉隊。眼看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總司令朱德讓人把自己的坐騎殺了,分給同志們做口糧。
朱德還號召大家“嘗百草”,從草地上找出一些無毒的野菜、野草果腹。但食用野菜有中毒的風險,這時候張思德總是挺身而出。
朱德警衛班長張顯揚回憶張思德嘗百草中毒的情景。戰士發現了一種奇怪的野蘿卜,試圖去吃。張思德一看不對,奪過來自己先嘗試;不久便全身無力,出現了腹部絞痛、嘔吐等癥狀;隨后一頭栽倒在地,失去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后才蘇醒過來,相當于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
長征之后的張思德成為勞動模范,并為此獻出生命。
過草地的第一天,鄧穎超的挑夫因又冷又餓而滑倒在了河里。警衛員顧玉平等人趕緊把他救起來,大家燒起火想讓他暖和過來,但是那位同志最終不幸犧牲。
鄧穎超本人也因為騎的馬受驚,掉進了沼澤地,被大家救了起來。
當時紅軍有多難?周恩來身體一向硬朗(數十年連軸轉地工作),但也在長征途中病倒了,發燒到迷糊。根據警衛員顧玉平回憶,有天晚上,鄧穎超把周恩來脫下的灰毛背心拿過來,在油燈下抓虱子,整整掐死173只,血把她的兩個指甲都染紅了。
可見當時紅軍面臨的危險!
能爬過雪山、走過草地的隊伍,基本上可以適應任何惡劣環境。經歷如此艱難險阻而不滅的軍隊和政黨是不可阻擋的,也只有這樣的軍隊和政黨能經歷長征這般考驗。
不僅是政黨和軍隊,任何一個人經歷如此之多的考驗,也能頂天立地成就一番事業。
所以隨后的抗日戰爭時期,不論是蔣系中央軍還是地方軍閥,都無法在敵后生存。唯有共產黨的隊伍,不僅能在敵后建立根據地,還能發展壯大。
所以在隨后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共產黨的隊伍可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擋住美國強大的炮火。
但對當時的毛澤東來說,最大的危機來自爬雪山與過草地之間的那段時間。具體來說,就是張國燾個人野心膨脹之后干得那些事。
05 內部危機
毛澤東在極為復雜的情況下,以迅速果斷的方式處理了張國燾制造的復雜問題。
關于張國燾這個人,朋友們可以參考之前寫的《徐帥》。
毛澤東和張國燾的博弈過程可能會有些敏感,但在《不被理解的毛澤東》中有系統而詳盡的描述。
文章來源于虛聲 ,作者虛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1957年,毛澤東去肖勁光家中吃飯,李訥回憶:這是父親的一次破例
2022-01-20橫渠“四句”、陽明“四句”、友蘭“四境界”到毛澤東“五種人”
2022-01-1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