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陳叔通
前言
陳叔通,1876年出生于杭州,從他的出生年份就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經歷過時代變遷的人。
共產黨的諍友
陳叔通26歲中了舉人,授了翰林院編修(正七品),1904年去到日本法政大學學習,回國后在京任職。
從那個時候開始,陳叔通就熱衷于改革,反對纏足惡習,提倡婦女解放,興辦學校,重視教育,還加入了梁啟超組織的“憲友會”。
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野心日漸暴露,“憲友會”解散了,時任經理的《北京日報》辦不下去了,陳叔通選擇辭職離京,去到上海。
后來,他從事了商務印書館的實業,經歷了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兩個時期,對于權利沒有半點幻想,他拒絕了當局所有的邀請,立志不再做官。
圖丨陳叔通收集的梅花圖
他將書齋的名字改為“有所不為齋”,整日隱居其中,寄情于山水花木之間,用詩詞掛念國家安危和百姓疾苦。
就是在這段時間,陳叔通瘋狂愛上梅花,他認為“梅花品格最高,能耐寒,有骨氣”。因為喜歡,陳叔通搜求了上百幅的名家真跡,每到寒冬來臨,還要把書齋改造成梅室,再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賞梅賦詩。
九一八事變后,日寇侵占東三省,這時候的陳叔通已經61歲了,在遲暮之年,看著山河破碎,陳叔通悲痛萬分。
當時的上海環境復雜險惡,有不少敵偽對陳叔通威逼利誘,陳叔通拒絕任何職務,最后直接閉門謝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陳叔通一面欣喜于抗戰勝利,一邊又對國民黨的所作所為毫無信心,有朋友邀請他去做官,陳叔通一概不理。
圖丨日本投降
沒過多久,大批的國民黨官員來到上海,以勝利者自居,飛揚跋扈,中飽私囊,這讓本就擔憂的陳叔通,越發感覺厭惡。
最讓他感覺憤怒的是,剛剛結束14年抗戰,飽嘗顛沛流離之苦的中國人民,正是渴望和平、安定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卻將全面內戰的災難強加在了中國人民的頭上。
忍無可忍之下,陳叔通開始響應共產黨號召,積極投身于各種反內戰、爭民主的活動中。1947年5月4日,上海學生開展正義活動,陳叔通積極支持,募捐了衣服、米面和不少財物。
5月底,這批愛國學生被國民黨逮捕,陳叔通立即聯合張菊生、唐蔚芝等10名老人,分函致信,要求立即釋放被捕學生。
迫于社會輿論壓力,當局釋放了逮捕的學生,事實上,這樣的活動,已經在全國60多個國民黨統治區擴散開來。
這一年暑假,國民黨當局密令上海各大學解聘進步教師30多人,陳叔通知道后,便和張菊生商量救濟。
圖丨國民黨統治下的平民
那時候,解放戰爭正在激烈的進行中,解放軍已轉入全面進攻,優勢急劇擴大,愛國民主運動也在國民黨統治區內迅速發展,成為革命的第二條戰線。
于是,民主愛國人士也成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眼中釘,1947年7月,國民黨政府取締了民主人士的政治活動,緊接著,又宣布了民主同盟為非法團體,白色恐怖越發嚴重。
不少革命同志和民主人士不得以轉入地下工作或是撤離上海,陳叔通卻堅持留下,繼續營救被捕學生、支援進步青年。
跟他關系密切的好友馬敘倫去到香港后,陳叔通便經常通過書信告訴他上海的情況,而馬敘倫又會把這些情況,反映給中國共產黨。
選擇留下,還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陳叔通,處境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有一回,蔣介石侍從室的陳布雷就托人轉告他,“我已經救了你兩次,兩次把你從共產黨嫌疑分子名單上勾去,今后你再要活動,我就無能為力了。”
陳叔通聽后,泰然一笑,也托來人帶話回去,“你的好意,我感謝,不過我也勸你,早日洗手,棄暗投明。”
圖丨陳叔通和馬敘倫
1948年,陳叔通為中國共產黨準備召開的新政協會議提出很多很好的意見,也得到了采納,盡管他已經做了很多,但是在陳叔通自己看來,所做的遠遠不夠,所以在談到參加新政協會議的人選時,陳叔通只說自己沒有多大用處。
1949年1月,在中共的一再督促下,陳叔通終于離開上海,去到香港,又過了一個星期,他和柳亞子、葉圣陶、曹禺等人乘船輪北上。
3月份,陳叔通到達北平,參加了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從西柏坡遷回北平的歡迎儀式,同時,他還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接見。
不久后,上海解放,陳叔通回到上海,做些黨的宣傳工作,還成立了工商界勞軍分會,已經73歲的他,依然在為中國的發展而出謀劃策。
新中國成立后,陳叔通成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圖丨陳叔通
毛澤東三登紫禁城
1954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午門城樓會見陳叔通。實際上,毛澤東于5月17日、19日和20日分別三次秘密登上紫禁城,這三次既無警衛護衛,也無官員陪同。
而且毛澤東只是在紫禁城城墻外漫步,三次均無進入宮內,至于為什么不進去,是因為毛澤東出行比較反對干擾群眾的正常活動。
如果自己在正常開放的時間進入宮內,出于對自己安全的保護,一定會三步一崗,搞得大半個紫禁城戒嚴,這是毛澤東最不想看到的情形,所以他選擇在城墻上繞一圈,不打擾群眾參觀,自己也足夠自由。
至于為什么要來到紫禁城?是因為那一年的1月至4月,國內連續發生了幾場特大火災,正巧,當時有個蘇聯消防代表團訪華,公安部長羅瑞卿陪著他們參觀了故宮博物院。
蘇聯消防代表團順勢提出了一些改善消防工作的意見,其中包括加強紫禁城消防工作和保護文物的建議。
事后,羅瑞卿將這些建議報告給了毛澤東,出于對紫禁城消防的關心,毛澤東決定,親自來到紫禁城,沿著消防警衛隊員的巡邏路線繞行一周。
圖丨毛澤東在紫禁城
5月17日下午,毛澤東拿著根拐杖登上了神武門城樓,除羅瑞卿和韓炳文(故宮保衛科科長)之外,再無他人陪同。
毛澤東看起來很高興,站在高處瀏覽了紫禁城全貌,走到東華門城臺的時候,還坐在小馬扎上休息了一會。
毛澤東詢問了韓炳文很多關于紫禁城的機構設置,以及巡邏路線,并強調一定要搞好紫禁城的消防工作。
韓炳文曾經在中南海警衛局任職,對于毛澤東和羅瑞卿來說,是老熟人,因此,毛澤東還問了問韓炳文個人的情況和人員方面的問題,并鼓勵大家要多學習文化和業務知識。
圖丨毛澤東參觀文物
5月19日,毛澤東在午門城樓參觀了歷史博物館出土的文物展覽,這一次,他看得非常認真、仔細,對新發現的北京猿人的牙齒、石器、動物化石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5月20日,毛澤東最后一次來到紫禁城,他和陳叔通隨意的坐下,陳叔通還饒有興趣的拿過毛澤東的拐杖看了看,突然,他很感慨的對毛澤東說,
“我是三朝元老,參拜過清朝皇帝,見過袁世凱,還和蔣介石打過交道,他們身上都有一種不可一世的傲氣,只有毛主席你不一樣,和我們沒有一點距離!”
這珍貴的一幕,被攝影師捕捉到,后來,這張照片被刊登在《人民畫報》上,而這份報紙,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一家華人餐廳,將錢學森一家解救于水火之中。
圖丨陳叔通和毛澤東
解救錢學森
1950年8月29日,在美國留學的錢學森終于拿到了回國的船票,正當他興致勃勃準備回家的時候,卻莫名被扣留了。
扣留錢學森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但是召開記者會的卻是洛杉磯海關,對外他們的說法是,
“錢學森的行李中,發現了涉及美國機密技術的情報,美國聯邦調查局之所以要扣留錢學森,是因為錢學森要將這些機密偷運回國”。
實際上,錢學森的行李早前就交給洛杉磯海關查驗過,里面并未有任何違反相關規定的東西,更別提什么“機密”了,這無非只是一個借口罷了。
真正的理由是,“像錢學森這樣,在美國受過像火箭、原子彈等武器設計教育的中國人,通通不準離開美國。”尤其是錢學森,這種“一個人頂五個師”的科學家,更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回到中國。
就這樣,錢學森在特米那島上的拘留所中度過了屈辱的15天,后來還是在加州理工學院及眾多留學生的幫助下,湊夠15000美元保釋金,才予以保釋。
圖丨錢學森
雖然錢學森從拘留所中出來了,但是他的生活依舊被無孔不入地監視著,他需要每個月去到移民局登記,還要隨時接受移民局的傳訊。
時間一過就是五年,在這五年當中,錢學森從未放棄回國的愿望,他的行李從來沒有打開過,一旦有機會,他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美國,回到中國。
1954年4月,日內瓦會議上,美國通過英國外交官傳話:愿意和中方開辟新的接觸渠道。6月5日,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就兩國僑民問題和美國進行交涉。
美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一些被中國拘禁的美國軍事人員的名單,其中基本都是違背中國法律被依法拘禁的美國僑民,或是侵犯中國領空被拘禁的美國軍事人員。
15日,王炳南作出回應,要求美國準許中國在美僑民以及中國留美人員回國,其中便包括錢學森,然而,美國怎么可能輕易放過錢學森。
圖丨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上
直到7月21日,日內瓦會議結束,中美雙方的談判依舊沒有什么實質性進展,為了不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中美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于7月22日進行秘密領事級會談,為了表示中方的誠意,還釋放了4名美國飛行員。
可是,美國并不會被別人的誠意所打動,有關“錢學森”這個問題,中美有過不下十次接觸,美方每次都用中方拿不出錢學森自愿回國的理由搪塞。
就在進入死胡同的關口,一封信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事情的進程。
1955年5月,錢學森在一家華人餐廳看到了《人民畫報》上毛澤東和陳叔通的合影。陳叔通是錢學森父親錢均夫的老友兼同鄉,如今又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錢學森相信,只要能夠給陳叔通寄去信件,說明自己當下的處境,對方一定會有辦法幫助自己回國的。
圖丨錢學森和蔣英
6月15日這一天,錢學森和蔣英一起出門,兩個美國特務一看見錢學森,便跟了上去。夫妻二人來到一家咖啡館,和平時一樣,點好咖啡、點心,然后安靜地坐著,擺明要在此消磨一段時間。
兩個美國特務也點了咖啡,就坐在錢學森鄰桌,過了一會兒,錢學森起身,跟蔣英說自己去趟衛生間。
兩個特務聽到了錢學森的話,因此在他轉身離開的時候,便沒有跟上去。錢學森悄悄走出店門,將寫在香煙紙上的信,夾在一大封家信中,寄給了旅居比利時的四妹蔣華。
寫在香煙紙上的信,便是要寄給陳叔通的信,信中,錢學森說了自己在美的處境,還揭露了美方的謊言,
“.......美方說謊謂中國學生愿意回國者皆已放回,我國政府千萬不可信他們的話,除去學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歸不得者.......這些人要回,美國人是不能釋放的.......我們在長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唯恐錯過機會.......”
蔣華一看,便知曉了錢學森的意思,馬上就把這封信,和錢學森附在信件中的一張1953年3月6日《紐約時報》特別報道的剪報一并寄回中國。
圖丨周恩來
陳叔通收到錢學森的信件后,馬上交給周恩來,周恩來一看錢學森信件中的內容,當即做出部署,
“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美國當局至今仍在阻擾中國平民歸國的鐵證!你在談判的時候,要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
8月1日,中美大使會談剛開始,王炳南便先發制人,告訴美國大使中國政府已釋放11名美國飛行員的消息,“我希望,中國政府采取的這個措施,會對我們的會談起到積極的影響。”
可是在王炳南再次提起錢學森等中國科學家歸國的事情時,美國還是一如往常,擺出一副謊話連天的模樣。
副國務卿約翰遜老調重彈,“沒有證據表明錢學森要求歸國,我們不能強迫命令一個有行為能力的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王炳南拿出錢學森的信件,
“那就請先生看看,錢學森博士在這封信中說了什么,他所說的正好與你相反。美國政府在1954年4月發表公告,允許留美學者來去自由,那么,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為什么會在6月寫信向中國政府請求幫助呢,很顯然,他的回國請求受到了阻撓。”
在鐵的事實面前,美方再也無法狡辯,不得不批準錢學森回國。
圖丨錢學森一家回國
9月17日,錢學森告別導師馮·卡門,帶著妻子孩子坐上了回國的輪船,歷經磨難,錢學森終于回到祖國,還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接見。
隨后,錢學森應邀為北京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會議就由提供救援的陳叔通主持。
為了表示對陳叔通的謝意,在某個春節,錢學森將自己珍藏已久的一副鄭板橋的真跡梅竹花送給了陳叔通。
來源:腦洞快歷史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1954年毛澤東會見陳叔通,陳叔通:他們都傲氣,只有毛主席不一樣
2022-02-1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