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爾斯克曾說:男性角色的退化,是一個民族走向衰敗的開始。
對照我國歷史長河中的兩晉、兩宋、五代十國南北朝,的確是這個樣子。
馬爾斯克,哥倫比亞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
除了前不久的人教版數學教材事件,我想說:
中國社會的審美,長久以來被刻意殖化扭曲,我們可謂已經被嚴重滲透。
女權、殖人,崇洋媚外,膜拜白人外國人,歧視自己的種族膚色,
日拱一卒,潛移默化地洗腦,滲透滲入的太厲害。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我就請問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
你們家的爸爸,長那樣嗎?!
你爹媽、你爺爺長這樣嗎?!
中國人不配作你的爸爸?!
明明是給中國少兒的教材,竟然插圖中,一個華夏男人的人種都沒有,全是五花八門的各色外國男人搭配中國女性?
正常的國際婚配沒人反對。
但是,這是中國的少兒教材! 沒有中國人夫妻嗎?!
借口國際家庭,以摩登的名義,偷渡暗藏殖人思想,
自我種族歧視,膚色自恨,種族自貶,
從小就給中國兒童植入外國男人比中國男人高級優越的思想。
這出版社,真有點“褲襠里拉胡琴”。
為啥是白人爸爸+黃種人媽媽,你們的校對、編輯、攝影、審核,臉呢?
這是要給中國下一代灌輸什么理念?
如果都忘了自己的種族、文化和根,那還是中國人嗎?
中國男人都沒了嗎?中國男性被“清除”了嗎?中國男人不配出鏡嗎?!
還是你們想有個這樣的白人爹、白人爺?
真想的話,很簡單啊,離開中國,想去哪兒都行,認個洋爹,不就行了嗎?
為什么要留在中國,惡心中國人?侮辱我們的孩子?
人教社的小學語文課本也有過問題,有中國,印度,白人女孩,
有阿拉伯,黑人,白人男孩,就是沒有中國男孩。
故意把中國男性的形象,從小排除在外,到底想干什么?
我直接說結論,中國國內,凡是種族歧視華人自己膚色,歧視自恨中國男人,對自己的膚色人種有自卑感,
對白人男面孔有崇拜感,患有白男崇拜癥的,卻打著女權旗號的女人男人,實質都只是殖人。
這個出版社,社長和分管副社長、編輯室主任應承擔管理之責任,總編輯應承擔業務管理瀆職之責,本書的責任編輯則要承擔主責。
2. 美國好萊塢,向全球輸出的,
都是美國白人黑人硬漢拯救地球,要不就是帥氣高達威猛強健的白人形象。
而華人黃男,被故意刻畫成,永遠只有書呆子,毫無性魅力的刻板形象。
好萊塢絕大部分的中國演員,都是女性,
中女配白男,中女愛上白男并發生性關系,是好萊塢常見劇情。
但你幾乎見不到這類劇情,華人男人跟白人女人發生愛情和性關系。
所以,在歐美國家,表面白左,實際上是種族主義者,
西方對世界其他種族的精神文化殖民,不止體現在,在前東南亞殖民地,60多歲禿頭大腹便便的白人老男人,挽著18歲20歲的東南亞姑娘招搖過市。
不止體現在,在日本、韓國、臺灣等地,許多在西方本國是個失業漢的白人Loser,就憑一副“高級優越的”白人面孔,就能收獲不少女生主動送上門,處處享受高人一等的特殊優待。
不止體現在,許多在西方本國是個失業漢的Loser,僅僅依靠一副白人的面孔,就能在香港蘭桂坊酒吧街,當著香港女生的男友的面,搭訕接吻牽手她帶去開房一夜情(真事,如有不信的,你們去YT上看當事失業白人拿來自我炫耀種族優越感的視頻)。
不止體現在,歐美劇里,拯救世界的都是白人英雄、美國隊長,正面的,高貴、強悍、美麗、帥氣、高大、優雅、正義的,都是西方白人。而猥瑣、丑陋、虛弱、矮小的,都是其他種族。
不止體現在,西方給聲稱“中國應該再被白人殖民300年”的中國漢奸“殖人”頒發諾貝爾和平獎,試圖引導塑造中國的“殖人”風氣。
也體現在審美馴化。
西方至少有三種手法:
借助白人優越感和輿論文宣的優勢,刻意丑化特定的國家民族;
對特定國家民族進行審美馴化,故意把西方人及別國人并不認同的“美”扭曲為該國的特征,給其頒獎,捧為名模;
豢養該國的“殖人”,借助殖人帶動該國迎合討好諂媚白人審美的風氣,打擊該國種族自信心,塑造該國國民低于白人的奴才意識。
3. 有人說用老外不容易被訴肖像權,但這完全不合邏輯,
否則,你怎么不用白人女人配中國男人?怎么全部是中國女人配外國男人?
現實的講,從古至今,女性一直是不同種族男性爭奪的重要資源。
古代,一方侵略另一方,通常手段就是武力殺對方男性,把敵方的女性當作生育資源。
但是,現代不可能這樣,只能使用軟性侵略、文化殖民、思想殖民。
而到了中國自己的教材里,黃男中國男人居然故意被替換成外國男人了。
故意刻意宣傳洋男配中女,弱化中國男性,瓦解主體民族。
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女外男是天經地義的。
這是要培養中國女生怎樣的價值觀和認知?
是要洗腦她們從小崇拜白人男人?以嫁給白人外國人為人生目標?跟外國人談戀愛,就高人一等了?
很多廣告、宣傳、媒體的殖人思想滲透入侵中國下,在中國的很多廣告宣傳中,中國男人已經被故意消失或替換了,
深圳校服廣告板,國女加白男。
為什么不能是,中國的男同學配白皮女同學?
難道你們不是故意的嗎?!
北美印第安人,是在現實中被白人肉體滅絕。
中國男人,卻是在中國的商品廣告中、宣傳文案中,被精神和外貌的消失或弱化。
這就是西方的種族PUA,文化精神殖民,
先從文化上抹除你的存在感,然后不斷地用洗腦,
征服你的女性,把你的女性塑造洗腦成,從小就天然迷信崇拜膜拜白人的殖人。
很多國女認為,比起本國男人,白男天然更帥氣、高大、強健,白男更文明,白男講紳士風度,白男尊重女性,白男更忠誠,白男更有責任心。
所以,對這些從小被洗腦的殖人而言,比起國男,她們更傾向于白男。
人長腦子,就是被洗的,
從小就被宣傳:歐美生活就是好,白人男人就是優秀,各種廣告代言都找白人,
女孩子們長大了,當然以找白人男人為榮,
以此作為體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手段,不見得是為了房子車子和身份。
甚至很多愿意樂意主動倒貼,自己出錢,自己出房,自己買車,供養一個外國男人,還引以為榮。
白人男人就是高大帥氣英俊?你是被洗腦了吧!
西方的政治和宣傳手段,是一流的。
美國中部鄉村青少年們的真實外貌,就是這樣。
(攝影師:Bruce Gilden 來源:@MagnumPhotos)
這明明,就是美國白人的正常相貌,
狐臭,雀斑,紅鼻頭,毛孔粗大,濃密的毛發,這些代表著西方人的特征。
美國白人這樣子多好看啊,他們全球最美,不是應該大力宣傳嗎?
我要是有錢,廣告代言就找這種,
由我們中國人給美國人定義一下,這是美國人的“高級臉”!
中國人應該廣泛傳播這種美國人的面貌,十幾億人一起傳播,讓全世界都知道,美國人就長這樣!
但為什么,在西方主導的電影電視和互聯網上,這樣的長相和妝容,就難得一見?
你想想是為什么?
這些都是最真實的美國白人的樣子。那這些能代表美國白人嗎?
或是,必須把美國模特都刻意化妝成這個樣子的妝容,
然后說,這就是美國人的長相?
你說,這些照片是侮辱美國人?
我就說:你怎么這么不自信!這就是美國人標準長相!
美國高級臉,多拍廣告電影,展現包容,長這樣,難道就不配當美國人嗎?!
點開大圖看了一下,其實看著比較難受的就是痘痘。
把痘痘去了,都是美國路人臉,稱不上難看好看。
但很多人,顯然連拿這種路人臉來代表美國人,都不愿意,覺得這樣是丑化了美國人。
這就是,殖人下意識的護主本能。
4. 統計中國小學課本的課文內容,很多反映美德的故事寫的都多是外國人,反映缺點錯誤的,不少是中國人!
一個強大的文明體,其核心一定是這個文明體內起支柱作用的“雄性文化”,
它起著抵御外部攻擊和污染、整合內部文化碎片、在不斷前進變化的文化變革中起引導促合的作用。
然而,自1980年代以來,弱化丑化中國男性,成了某些文藝教育宣傳領域的政治正確。
明明各個科研院院所,生產一線,邊防一線,中國男性都是主體,為什么要刻意弱化?
這種竭力鄙視、破壞、壓制中華“雄性文化”的做法,目的就是要砸碎中華文明的骨,
外來勢力有意推進洗腦,內部文化人曲意逢迎,里應外合。
中國許多媒體,長期捧洋女婿,鼓吹混血兒,媒體吹捧洋大人,
以給洋人外國人特殊優待特權待遇為榮,還沾沾自喜,表功報道,成為了常態。
意識形態領域,中國可謂被滲透得一塌糊涂。
中國一天不掌握文化主動權,一天不大力祛除殖人遺毒,這種事,一天不會好轉。
來源:文安君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