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個人所有制”是[看著就想笑]先生在人民網強國論壇深水區反復嘮叨的話題,表現為站在極端自私的角度胡批亂解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原理。昨天,這位先生又發一帖《換個角度讀懂馬克思重構個人所有制理論》,該標題引起了筆者的好奇,于是點擊查看了該文,結果大失所望,這篇可笑之文無論是所站角度,還是論點論據重復的依然是過去的陳詞濫調,毫無新意,只是類似文章反復出現在主流網站——人民網強國論壇,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危害性,因此必須予以批駁。為了便于大家理解,筆者這次采用通俗的語言簡單解讀馬克思關于“重建個人所有制”和“自由人聯合體”的理論原理。
[看著就想笑]先生這次有一點說對了,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確是邏輯通透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所以貫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立場、觀點就是通過消滅私有制解放無產階級,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都是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以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論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即“兩個必然”)這一人類發展規律的科學依據和行動指南。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解放學說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核心思想就是“消滅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
【“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之后,總是使整個社會服從于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來鞏固它們已獲得的生活地位。無產者只有廢除自己的現存的占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無產者沒有什么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
這段論述充分說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為什么必須消滅私有制,怎樣消滅私有制的問題。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無產階級作為最廣大、最直接的勞動者,由于不占有生產資料,只能靠出賣勞動力而生存,這種將勞動力當商品出售換取生活資料的制度就是雇傭制。雇傭制的本質并非等價交換,而是以契約(合同)形式以最低的價格購買勞動力的最大的使用價值,這其中的勞動力使用價值遠遠大于勞動力價格,兩者間的差價就叫“剩余價值”,沒有了剩余價值,雇主的資本增值就無從實現。這種以勞動契約形式“和平”榨取剩余價值的方式就是剝削。而跑馬圈地、侵略奴役的暴力方式叫掠奪。剝削與掠奪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形態下無法解決的人間罪惡,也是產生貧富巨差的根源,作為生產資料的占有者,必定會利用他們的統治特權和專政手段鞏固它們已獲得的不勞而獲的生活地位。因此,無產階級只有通過暴力革命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才能將無產者從雇傭制中解放出來,使無產階級的勞動力由勞動商品變為勞動主人,從而解放無產階級的生產力。所以,“無產者沒有什么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同時指出:
【“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這段論述則充分說明了無產階級革命消滅什么樣的私有制的問題。無產階級革命要消滅的不是個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所有制形式,而是要消滅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那么什么樣的占有才能夠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呢?答案很簡單,這種權力只能是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的特有屬性。因為沒有生產資料就無法生產社會產品,沒有社會產品中的生活資料人類就難以生存,只有占有生產資料或者社會產品中的再生產產品就擁有了產品分配權,有了產品分配權就擁有奴役無產者勞動的權力。因此無產階級要徹底解放就必須剝奪這種權力,既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后重新建立全新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這種公有制并非是人人平均無條件占有生產資料,而是全體勞動者共同擁有生產資料,通過共同勞動生產的產品歸公共所有,其中的生活資料除扣除社會福利外按共同的意愿進行公平分配,分配的生活資料由勞動者個人占有。因為無產階級革命消滅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的目的是為了讓無產階級獲得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要達到這一目標,勞動者就必須擁有一份供自己和家庭體面生活并自由支配的生活資料,這些分配給個人自由支配的生活資料無條件歸勞動者個人擁有,用于個人或家庭的生活和繁衍,這種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形式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個人所有制”,之所以馬克思指出是“重建個人所有制”,是因為生活資料個人所有歷來都是通過分配獲取的,生產資料私有制體制下的產品分配實行極不公平的按資本或按生產要素分配,且分配后個人占有的部分生活資料及產品(如房屋、車輛或商品等)可以用于市場租賃或經營來盤剝奴役他人。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產品分配實行的是公平的按勞或按需分配,個人擁有的生活資料只能用于自己或家庭消費、使用,禁止利用這種個人所有去奴役他人。因此,在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重建為生產資料公有制后,其派生的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當然要重建了,這又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關于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
【“當階級差別在發展進程中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里的時候,公共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原來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如果說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一定要聯合為階級,如果說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并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系,那么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系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的存在條件,消滅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把未來社會稱做“自由人的聯合體”,指出
【“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
根據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一是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統治。
二是代表階級統治和壓迫的國家、政黨、軍隊隨之消亡。
三是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生產資料和產品由聯合起來的自由人共同擁有,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四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
五是消滅了商品生產和貨幣交換。
階級、國家、分工的消亡,使全體人類都成為了沒有國家政權干預和強制分工約束的全面發展的高度社會化的自由人。共產主義思想的普及和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足以滿足人們美好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個人的精神、物質欲望得到了充分滿足,因此,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就成了不可思意的怪物,社會化的自由人為了人類的生存繁衍,從事生產勞動就必然成為了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商品生產和貨幣交換的消亡,使自由人不可能再分散地單干勞動,因為個人擁有生產資料不可能生產出滿足個人全部需要的產品,也無法通過市場交換獲取所需物資。同時,自由人也不可能通過個人股份制聯合生產,因為這種生產資料個人占有基礎上的聯合如果是部分人的聯合,它生產的產品既無法通過市場交換獲利,也無法滿足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分配體制;如果是全體自由人的大聯合,那么個人占有生產資料就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高度社會化的自由人只有通過全體自由人的全面聯合,才能幸福無憂的生產生活,這種全面聯合是以自由人的社會化自治聯合組織形式存在的,而非以政黨、政府、政權組織形式存在的,所以稱為“自由人聯合體”。 在“自由人聯合體”,聯合起來的自由人共同擁有生產資料,人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共同的生產,個人勞動直接成為了社會勞動,勞動者根據個人的愛好、能力發揮一技之長自主選擇從事某種社會化勞動崗位,聯合體有計劃的分配社會勞動時間,調節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有計劃地利用社會資源和生產工具開展社會化生產,生產的總產品歸社會共有,其中一部分重新用作生產資料,依舊歸社會共有,而另一部分則作為生活資料由聯合體成員按需消費,以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
如果向[看著就想笑]先生所鼓吹的,聯合起來的自由人每人都占有一份生產資料,個個自主決策、自負盈虧的開展生產,那么你生產的產品歸誰所有?如果歸生產者私人所有,如何實施全體自由人按需分配?如果歸聯合體公有,個人占有生產資料有何意義?共產主義社會是沒有商品生產和貨幣交換的人類社會高級階段,何來自負盈虧?一個極端自私自利者,站在資產階級個人至上的立場解讀共產主義社會只能是信口雌黃、貽笑大方。
當前在我國存在一個怪象,就是各色人等打著創新馬克思主義的旗號,站在各自的角度解析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把馬列主義已經論述的很清楚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攪成了一鍋粥。作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只能是繼承和發展,所謂繼承就是熟練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指導自己的社會實踐,所謂發展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前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實踐探索中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比如馬克思受當時所處歷史條件的局限,在初期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只能在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才能成功,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在資本主義相對薄弱的俄國通過暴力革命奪取了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和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黨在半封建半殖民的落后農業國通過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武裝推翻了剝削階級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等,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本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在繼承馬克思主義核心思想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只有始終堅守消滅私有制、解放無產階級、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道路進行探索、創新才是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否則,用“三民主義”、“拉薩爾主義”、“社會民主主義”等等包裝或混淆科學社會主義,那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和發展,而是修正和顛覆。
2018-01-12
【去偽求真,察網專欄作家。】
相關閱讀:換個角度讀懂馬克思重構個人所有制理論
作者:看著就想笑
咱的一篇《正確解讀“重構個人所有制理論”》已經從邏輯層面解讀得很清晰、很準確、很通透了,但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于是又有人引經據典、尋章摘句啰哩啰嗦堆砌一大堆自己也沒看懂的文字予以反駁,可惜依然是邏輯不通!
這也難怪!馬克思首先是一位哲學大師,那么他的理論必然是邏輯通透的,某些人只看到馬克思說了什么,卻沒能力去捋順其中的邏輯,就只能東一句西一句地去尋找有利于自己觀點的句子了;其次,馬克思理論是一個宏大的系統,沒幾個人真正把馬克思理論完整地學懂學透,更無法區分哪些是對特定階段的,哪些是對全部歷史的,理解就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
回到主題,對于馬克思的重構個人所有制理論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在學懂弄通馬克思完整的理論和全部的邏輯的基礎之上展開研究。絕大多數人都是采用這種方法,但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限制,能達成基礎的人少之又少,基礎都無法達成,對重構個人所有制理論的研究必然是霧里看花、似是而非,這也是該理論被稱為理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原因!
另一個方向就是目標倒推法:我們先不去研究怎么重構個人所有制,也不去研究個人所有制到底是指生產資料還是消費資料的所有制,我們先來研究馬克思為什么要重構個人所有制?要達到什么目的?因為馬克思不可能為了證明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正確性就為了重構而重構。
那么,為什么要重構呢?這就要從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終極形態的構想入手了:自由人聯合大生產,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什么叫自由人?擁有自主權力的人!而勞動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力,如果大家連可自主決策、自負盈虧的生產資料都沒有,做啥?咋做?為啥?都必須等安排!哪來的自由人?沒有自由人,聯合大生產何在?咋各盡所能?沒有各盡所能,哪來的社會財富極大豐富?拿什么按需分配?
分析到此,重構的個人所有制是指生產資料還是消費資料的所有制還不清楚么?有些人也許會說,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自主決策、自負盈虧的能力,更會有人因為錯誤的決策和行為導致自身所有的生產資料歸零,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成為有產者,還是會有一部分甚至很大部分人會成為雇傭勞動者。這就屬于內因形成的結果了,跟社會制度無關。一個好的制度不是要抹滅人與人的差異性,而是要保證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與發展方式……
至于雇傭勞動是否必然存在壓迫與剝削?就需要把管理學、勞動價值論、生產力論、人類需求層次理論等基本理論完全學懂了才能開展研究了,并需要聯系當時的歷史條件。不然別人講得再透徹,你也無法明白,就屬于你自己的問題了!小學生不懂高數,責任在高數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去偽求真:通俗解讀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和“自由人聯合體”
2019-01-16丁堡駿: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黨宣言》與時俱進的發展及其當代啟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和《宣言》發表170周年
2019-01-0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