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在北京舉行。對話會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為主題,來自120多個國家的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共600多名中外方代表與會。
會上,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不約而同關注的一個命題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何能如此成功,其成功的世界意義是什么?昨天,《光明日報》刊發了一篇題為《中國共產黨成功的世界意義》的文章,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推薦給大家。
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建國、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7年召開十九大,已經執政68年、實行改革開放39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其治理績效讓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羨慕不已。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中共的成功,不僅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中共的成功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終結了西方文明模式“元敘事”的論調,同時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尤其在政黨治理、國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和方案。
為世界提供“政黨治理”的中國經驗
中國政黨治理的重要經驗,是不斷提高政黨的制度化、組織化程度,持續加強和改善執政黨的領導,以有權威的黨中央,推動國家走向現代化。
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否擁有一個強大的政黨組織,實施強有力的社會動員能力,是現代化成功與否的關鍵。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指出,“對處于現代化之中的國家或地區來說,一黨制和多黨競爭制究竟孰優孰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就政治發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黨的數量而是政黨制度的力量和適應性。”
然而,縱觀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不少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政黨模式,過于追求政黨數量和政黨競爭,結果造成政治動蕩、社會不穩、經濟凋敝,最終害苦了本國人民。
相反,中共自執政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推行協商民主,避免過多的牽扯。同時,在黨內積極推行民主集中制等改革,制度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
同時,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開放和變革的姿態,不斷提高其執政能力。無論是古代傳統治理經驗,還是西方現代治理經驗,凡是有利于執政黨治理國家,凡是有利于增進人民福祉,中國共產黨都積極接納吸收借鑒。這樣的開放性和謙遜姿態,在世界政黨中少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持續保持強大自主性,不受任何利益集團羈絆、左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本人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為人民擔當,打破各種利益集團阻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效能達到一個全新高度。
對部分正面臨政黨治理難題的國家而言,如何與時俱進地發展并完善適合本國國情的政黨體制,是政黨治理成功的關鍵,在這方面,中國的政黨治理經驗提供了一種有益參考。
為國際提供“國家治理”的中國智慧
在西方選舉政治落入“民粹主義”泥潭、政黨政治陷入“否決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中國實現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
中國國家治理的核心智慧,是走適應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國情發展的治理道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層面,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最佳平衡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中國經濟治理的奇跡在于,它既避免了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放任無序,又避免了蘇聯后期經濟發展道路的封閉僵化。
政治層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實行協商民主,發展基層民主,注重下情上傳和民意反饋,不搞盲目民主化、過度福利化的民粹主義。
社會層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和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
文化層面,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生態文明層面,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
此外,中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僅是經濟體制改革,還要與此相適應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
這五年,社會主義“中國之治”與資本主義“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國家治理能力。國際社會尤其是一些正處于發展困惑的發展中國家,可以“向東看”,從中國治理中汲取有益經驗。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為人類貢獻“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在當前逆全球化浪潮泛起、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穩定性和確定性,為人類社會追求美好未來注入強大正能量。
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百年不遇的大變局,對人類社會發展提出新的構想和方案。在這個方案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處于引領地位的核心觀念和偉大愿景,“一帶一路”建設是載體,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是奮斗過程。
無論是傳統的“天下”觀,還是當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都彰顯中國的國際主義情懷。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了意識形態分歧、價值觀念差異、文明模式沖突、社會制度矛盾。今年3月,這一理念首次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這是中國對人類歷史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標志性事件。
五年來,“一帶一路”從倡議轉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為國際社會提供世界公共產品,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盛世譜華章——中國已經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相信新時代的中國必將為全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文/張廣昭
(原文刊發在2017年12月1日《光明日報》10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