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萬炮齊鳴,火光沖天,這大概就是男人夢中的戰場。不過,要不了太久的時間,我們大概和這種場面就徹底無緣了。屆時炮彈發射沒有煙霧與火光,導彈發射不再需要化學染料的推進也不會有炫酷的尾焰,這個時代我們稱之為電磁發射的時代。
美國國防委員會認為未來高性能武器必然以電能為基礎,在長達二三十年的時間里對電磁武器展開了專項研究,然而讓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電磁武器竟然后來居上。
電磁動能武器
在《2016科技盛典——CCTV科技創新人物頒獎盛典》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教授首次公開了我國在電磁領域的集群式突破,其中包括三代艦船新型發供電系統、中壓直流艦船綜合電力系統、電磁彈射系統、電磁炮,如此百花齊放,馬偉明院士不愧是國士無雙,以上提到的這些成就,大部分我們都實現了與世界最強國家美國的同步發展,而且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全面反超,比如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將在2019年實現在055萬噸大型驅逐艦上實現工程化應用,而美國定的時間表則是2030年,這意味著該領域中國已經反超美國至少10年時間。
馬偉明院士
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問了一個很有水準的問題,那就是未來電磁能發射距離取代化學能發射還要多久時間,馬偉明院士非常自信坦然地說:還要十年。
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這意味著整個武器技術領域的全面顛覆,水面艦艇搭載的垂直發射裝置目前的極限載彈量是120枚左右,且導彈射程極限一般就是二三百公里,而應用了電磁發射技術,導彈將不再需要推進系統只需要一個戰斗部即可,大大縮小了彈體尺寸,載彈量將呈幾何級趨勢增長,而且導彈的射程可以輕輕松松實現3倍音速的發射速度,而不是現在還在苦苦攻關沖壓發動機之后才能實現超音速。
導彈戰斗部
不僅僅是水面艦艇,電磁發射可以在全領域鋪開應用,例如電磁軌道炮發射衛星,未來戰爭是空天一體的戰爭,軍用衛星必定成為敵方率先發起攻擊的目標,一旦受損就需要快速進入空間進行補充,當下各軍事大國都在努力發展快速發射型的固體火箭,而電磁軌道炮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煩,只要一次擊發就能將衛星加速到足夠的速度進入太空軌道。
美國海軍高大威猛且科幻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原本是信誓旦旦地要裝備電磁軌道炮,結果只是一場空。那么中國的電磁炮進展究竟怎樣了呢?
中國電磁軌道炮試驗
位于內蒙古的電磁炮試驗基地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建成,目前已經進行了上百次發射試驗接近定型狀態,我國電磁炮彈丸速度可以達到10倍音速,能輕松擊穿當前各國任一水面艦艇的主裝甲。
電磁炮的發展也是一個逐步升級的過程,第一步當然是取代當前的傳統化學能主炮,電磁炮的發射速率、射程、威力將呈幾何級增長,能對岸上縱深目標實施集群式精確打擊,而且價格較之巡航導彈更為低廉,是非常有效的對陸攻擊武器,第二步就是取代所有化學能發射裝置,不論是導彈、魚雷皆可用電磁發射系統進行發射,如此一來載彈量會更大,射程威力也將至少提升兩到三倍。
電磁炮固然先進,但是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需要攻關,那就是電能的分配與存儲。中國的工程師仿佛天生與電有緣,不論是民用還是軍用,我國電力系統的技術能力都是全球領先。比如西電東送戰略項目中的特高壓輸電網已經成為全球標準,軍用方面,馬偉明院士領銜主導的綜合電力系統更是為電磁發射武器量身定制,它有一套科學的分配與儲能裝置,能夠完美協調艦艇電力的調配。而這些毫不夸張的說,美國已經落后我們至少十年。
我們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離不開14億全體中國人民在強國道路上砥礪奮進,更是因為我們有了像馬偉明院士這樣的大國工匠在為我們的未來事業披荊斬棘!
馬偉明:處在這么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和我的團隊一定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業績,報效祖國,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導彈沒有發動機還能10倍音速,馬偉明院士再立新功,反超美國10年
2017-12-01中國這種裝備技術領先全球,質疑馬偉明院士的成果這次可以閉嘴了
2017-09-21馬偉明:中國全能艦顛覆海戰模式,淘汰航母,電磁炮激光炮全裝上
2017-09-1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