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反腐敗的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是習總書記表明的堅如磐石反腐態度,更是十九大對持續反腐的重大部署,而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反腐方針,其直接指向就是群眾深惡痛絕又未受到傷筋動骨打擊的“師腐”。因此,本文著重論述“師腐”的特征和危害,以期徹底鏟除“師腐”,奪取反腐敗壓倒性勝利。
一、“師腐”及其特征
所謂“師腐”,乃教師隊伍腐敗的簡稱。從廣義來說,是包括學校領導、行管人員在內的教師隊伍依仗手中資源和管理漏洞,巧立名目生發的系列腐敗。從狹義來說,是指老師無視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操,利用職務之便收取好處,巧立名目向學生及其家長敲詐勒索的腐敗行為。
本文所論述的是狹義“師腐”,是直接侵害群眾利益,令群眾苦不堪言的蒼蠅式腐敗,是較之“官腐”、司法腐敗看似微不足道的腐敗,雖然“師腐”有著既微且小的不起眼,但以其量大多發而觸目驚心,也以其手段之多,侵害范圍之廣,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征。
一是“小”,即“師腐”單體單個單次腐敗數量小。
教師每次收受的禮品無非正常人情往來的普通東西,數量也不多,如果是禮金或有價證卡,不過幾百上千元,千元以上屬于極個別,整體來說額度很小,僅從數量和額度上說,充其量是違紀夠不上腐敗,這也是“師腐”屢屢逃脫紀委視野的原因。
二是“多”,即“師腐”收受禮品賄賂的次數多。
官腐受賄次數并不多而額度驚人,一次足可判刑,而“師腐”雖然數量少額度小,但次數特別多,諸多學生家長會因諸多不起眼小事送禮,而且一個學生家長會因一件小事被迫多次送禮,諸多小事送禮,諸多家長送禮,諸小事多次送禮,就構成了教師收受賄賂次數多多。
于是,每逢開學、教師節和春節等重要節點,學生家長無不為給老師送不送禮,送多少禮而糾結,變成了“師腐”的顯著標志。
三是“廣”,即“師腐”涉及面異常廣泛。
“師腐”有著廣泛的覆蓋,從大學到幼兒園只有腐敗的程度不同,沒有不腐敗的凈土,高校教師利用掛科、審核畢業論文進行腐敗,中小學教師利用擇校、擇班、補課和強制性征訂書報、服裝等方面進行腐敗,幼兒園則利用入園門檻、收費進行腐敗,“師腐”涉及領域稱得上廣,涉及面稱得上寬。
“師腐”對象看起來是為數不多的學生家長,可這些學生家長來自各個領域,各個行業,來自不同層次,不同身份,微小的師腐會給這些領域行業的風氣注入瘟疫似的病毒,會給這些層面的干部群眾帶來心理傷害同時給予腐敗的心理暗示,從而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四是“眾”,即“師腐”為害對象眾多。
“師腐”直接為害的是利益相關的學生及家長,但這種關乎學生整個學習學業的相關利益,卻使得學生家長為了孩子自愿送禮,有求于老師的主動送禮,礙于情面的被迫送禮,教師暗示的指令性送禮,一些困難家庭懼怕孩子被歧視的咬著牙送禮,如此又形成了比著送禮,比著花樣討好老師送禮的邪氣,而教師又因此受到刺激,由來者不拒變為主動索禮索賄。
可以說“師腐”給眾多學生,眾多學生家長帶來傷害,給千家萬戶帶來傷害。
五是“惡”,即“師腐”影響惡劣。
“師腐”的對象是學生及其家長,按理說是有限的,其覆蓋面遠低于其它腐敗,但其有極強的擴散效應,一次“師腐”可以擴散到以這個學生為中心的家庭圈、親戚圈和家長圈,簡直就是一個小社會,而且家家相傳,親戚相傳,朋友相傳,如此傳來傳去,會彌漫到整個社會,如此有學生的家庭,將來有學生的家庭,都會擔驚受怕,影響用惡劣絲毫都不過分。
“師腐”的特征,表明其雖小但數量太多,雖不起眼但影響惡劣,也就決定了反腐敗必須高度重視反“師腐”,將此作為優化政治生態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師腐”的翻新泛化與奇異變種
“師腐”,是高智商特殊階層的特殊泛化腐敗,窮盡一切可能手法時常翻新,想盡所有花樣而名目繁多,不斷創造引誘蠱惑形式泛化腐敗,不斷推出更加隱蔽的腐敗名頭,使腐敗在這種奇異的變種愈加披上合法外衣。
1、越來越多的教師甘愿充當亂收費掮客,心安理得獲取學生家長千感萬謝的好處。
“師腐”的看家本領是亂收費,可國家明令禁止亂收費,并作為教育腐敗現象一直查處,更把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超過三限收取擇校費當作重點打擊的對象。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重點學校教師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切和教育資源的稀缺,充當起千萬家長與擇校收費的掮客。
由于擇校費收取是違規行為,學校不敢公開招生政策,家長們又想通過各種關系疏通高額擇校的路子,老師就成了交錢上學的紐帶與橋梁,而學校領導人也樂的順水推舟,對教師介紹的學生給予符合內部政策優先錄取權,政策以外的交費上學保證權,這些教師在讓家長達到目的之時從中謀取好處,形成了校長與教師共同腐敗的默契。
教師充當腐敗掮客,固然有為親屬朋友幫忙的人情面子,關鍵是不白幫忙的利益驅動,于是賣人情、收紅包又成了教師不竭動力。可見,擇校歪風是師腐的土壤,唯有徹底治理擇校,才是鏟除師腐,凈化學校政治生態的治本之策。
2、教師竭盡開發份內微小之事價值,賺取種種令人瞠目結舌的紅包。
收受紅包,一般存在于國家職能部門、醫院等地方,本屬無權無勢的教師群體應該沒有這種機會,但教師利用人們對教育的重視,逐漸把份內的微小之事轉化成一種權利,演繹成伸向學生家長的黑手。
比如班主任與任課老師,本當是學校的正常安排,但一些教師抓住學生家長想讓孩子進好的班級,有好的班主任和主課老師的心理,于是以分班,選擇“好”班主任、“好”任課教師的班級換取紅包。再比如換座位,應該是教學中不能再正常的現象,但也能換出腐敗來,因為有些家長怕孩子座位不好影響孩子學習、視力,受到老師冷落,便以紅包換取好座位。
還比如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受欺負,怕孩子偏科,請老師多加關照,也以紅包討好老師。每逢開學和教師節、中秋節、春節,家長都會以種種理由討好教師,更不要說謝師宴、狀元宴背后的“謝意”了。
凡此種種,老師們利用份內之事開發出的意外價值,益發刺激教師把職責轉化為特殊權利,以便獲得更多的額外報酬,教師再無神圣可言,盡剩下赤裸裸的銅臭氣。
3、教師設計一個個收費的“美麗陷阱”,為攤派和補課披上合理的外衣。
教師亂攤派,說來可能有人不信,但教師通過征訂學習資料收取高額回扣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國家三令五申禁止學校亂發輔導教材,但應試教育又使得老師推薦的輔導材料充滿誘惑,這就開啟了部分老師致富的門路,其中既有參與編書教師的強力推銷,又有老師變相指令性的強賣,還有老師與當地書店的隱晦合作,某些老師利益作祟兜售輔導材料給學生增加了額外經濟負擔。
另一方面,是高額的補課費,補課本當在禁止范圍之內,但由于升學率的壓力,學校往往會組織畢業班學生周末補課,或者暑假提前開學補課。如果補課單純為孩子升學著想,也無可厚非,關鍵是老師有高于平時幾倍的補課費,一些家庭盡管不富裕,但為了孩子都爭先恐后的交錢。教師這些發學生財的行徑,不僅有悖師德,也讓自己走上讓學生憎惡的邪路。
4、高校教師不惜污染圣潔殿堂,玩弄掛科和畢業論文貓膩盤剝學生。
一張簡單的成績單能當作索賄受賄工具,聽起來仿佛天方夜譚,但事實卻不容半點置疑。批改試卷出現不及格的情形,本屬正常現象,可那些道貌岸然的教授總留一些不及格學生,而且還有意讓一些家庭條件好點、條子長得好的、印象稍微差的學生掛科,目的就是讓掛科的學生,要么拿父母的血汗錢或1000元或2000元,要么出賣肉體,來換取補考過關,這在老師家中或者賓館上演的一場場鬧劇一幕幕丑劇,使得所謂的學者、專家嘴臉在金錢與肉體面前變得猙獰可惡。
無獨有偶,玩弄畢業論文貓膩也成為公開的秘密,現在很多大學生不認真研究撰寫畢業論文,而是用在社會上學來的不正之風各顯神通,以不同手段擊垮那些“口頭上仁義道德骨子里男盜女娼”的教師,于是畢業論文也就成為教師腐敗的最后一站,加之考研之前先拜山腐敗、學術評獎腐敗、晉升職稱腐敗等種種社會痛恨的腐敗,在昔日的圣地愈演愈烈,其情其景讓人扼腕痛心,“師腐”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境地。
三、“師腐”的社會危害
“師腐”,看似微小腐敗,看似不起眼的腐敗,卻使教育行業面臨嚴重的廉潔危機,使社會產生對教師的信任危機,不僅危及科教興國戰略和百年樹人的教育大計,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嚴重污染社會風氣,已成為十足的社會公害。
1、“師腐”是向學生澆灌的催毒劑,直接摧殘學生的健康成長。
中國本來就固有師道尊嚴的影響,教師對學生擁有的至高無上引導、支配的絕對權力,形成了師生之間的不平等垂直關系,這種絕對權力和不平等關系曾在毛澤東時代受到徹底顛覆,但由于過猶不及,走向了另一個階段,所以師道尊嚴隨著高考制度恢復和教育地位提升又大行其道,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刺激下更使這種權利衍生腐敗,教師憑借不平等的垂直關系變相產生了經濟剝削,學生不僅心靈上蒙黑,還對學校、對老師產生反感厭惡甚至對立情緒。因為“師腐”不僅僅讓學生在經濟上產生直接的損害,而且讓學生在精神上受到傷害乃至摧殘。
一方面,“師腐”使學生“知識取得觀”錯位,以為知識和技能不是由刻苦學習取得,而是花錢買來的,是通過賄賂教師給予的“好處”和“特殊照顧”換來的,也就不再尊重和感恩老師,讓師生關系變得庸俗化,不只不利于在校學習,而且會帶到日后的工作崗位,在學生心里種下任何事情都可以金錢交易的毒種,這是十分危險可怕的趨向,現在許多年輕貪官的根子多是因為學校的根基不牢。
另一方面,“師腐”使那些富家孩子產生“錢比知識更重要”錯誤價值觀,以為錢可以保障上好學校,錢可以換取好成績,錢可以買到一切,也就不再發奮學習;同時“師腐”讓那些貧家子弟受到歧視,由此誘發這些學生看不起家庭、埋怨父母,以致仇視社會走向極端,學生輕生、仇殺以及鋌而走險的惡性事件不斷爆出,無不表明“師腐”正把學生引向歧途,無不表明“師腐”所產生的負效應會影響學生一輩子。
由此可見,“師腐”對學生傷害的隱形惡果和潛在危險,遠非經濟能夠衡量,而是有著動搖國家未來根基的巨大政治危害,這也是家長痛恨“師腐”,社會憎惡“師腐”,有識之士堅決要求反“師腐”的根蒂。
2、“師腐”直接挑戰教育公平,嚴重踐踏平等的受教育權。
教育公平,是國家現代文明的象征,享有平等受教育機會,是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可由于教育發展不均衡和教育資源緊缺的現實,使學生受教育權利和機會存在激烈競爭,而且這種競爭伴隨著“師腐”,由學生智力、成績的競爭演變成家庭經濟實力的不公平競爭,有門路、有實力的家庭可以花重金,讓孩子到師資、教學條件好的學校擇校學習,而無門路、無實力的家庭,只好讓孩子到條件一般甚至很差的學校就近入學。即使那些攀上好校高枝的家庭,也因經不起“師腐”的多方盤剝,無力支付花樣繁多的費用被迫輟學,大量的有潛力深造的學生,在“師腐”的經濟重壓下而放棄深造機會。于是,有的學生或因心疼來錢不易的家長,或因經不起“師腐”盤剝,寫下“老師,我恨你”縱身跳樓,發出無奈的反抗與抗爭。
可以說,“師腐”已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不公平元兇。教育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延續的主要動力,而“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對于國家來說,教育不公平會影響未來的國民素質;對于一些學生個人來說,教育不公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經濟發展的教育不公平應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而“師腐”帶來的負影響更讓底層群眾和貧寒家庭的學生深惡痛絕,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3、“師腐”固有的擴散效應,波及整個社會產生惡劣影響。
由于教師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其行為已從個人獨有性變為廣泛的社會性,“師腐”自然成為人類文明社會的一顆毒瘤。
從表面看,“師腐”發生在學校,發生在教育系統,但其固有的擴散效應,卻波及政治信仰、文化導向、道德價值等意識形態各個領域,波及家庭生活、勞動報酬、賺錢手段等經濟社會諸方面,對國家,對群眾,對社會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僅嚴重影響著社會發展和穩定,破壞人與人之間的純真關系,也成為政治腐敗、經濟欺詐、道德淪喪、文化沒落的重要幫兇。
正因為教師職業道德重要性,教師腐敗危害的嚴重性,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同時,每個教師節都對教師提出具體期望與要求。
習近平明確提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總書記所提出的“好老師”重任、怎么做“好老師”理論,實際上是對教師最大的鼓勵,也是對“師腐”無聲的鞭撻,也奠定了反“師腐”理論基礎。
而他在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則是吹響反“師腐”的號角,各級黨委政府應當把反“師腐”作為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人做起,還師德之神圣,還校園之凈土,筑起反“師腐”鋼鐵長城,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新鄉市科技局;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剛剛,教育部回應:嚴肅查處一切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幼兒園和教職工
2017-11-25鹿野:馬克思主義是如何被一些人“玩壞”的?——對一位“中學歷史教育老工作者”的回應(二)
2017-09-29鹿野:新版歷史教材“國粉化”傾向鐵證如山——對一位“中學歷史教育老工作者”的回應(一)
2017-09-2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