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后者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獨特的社會性質。——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922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性質上要區分,在定位上要明確,規范和引導各類資本健康發展。——習近平(2022年4月29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也難為當下一些專家教授們了,為了講清資本在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條件下管用,又想從馬克思那里找點依據,費盡口舌、繞來繞去,把讀者帶到了云里霧里。只是,“繞口令”“變戲法”管用嗎?
馬克思對資本研究論述很多,博大精深,你引這引那,怕是引用不完的。關鍵是人所共知的,馬克思講“資本不是物,而是社會生產關系”,這是他對資本的全部分析千言萬語歸根結蒂的一句最本質的揭示,這句話不能丟,不能“王顧左右而言它”。如果丟掉這個本質,恐怕怎么“繞口令”“變戲法”也變不出理論的創新發展。
問題是,資本的本質并不會因此而改變,社會屬性不會變成自然屬性。也就是說,無論在私有制為主還是公有制為主的市場經濟運行中,資本的本質都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從生產過程前投入的貨幣資金,到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生產資料,再到生產過程結果形成的商品,都是資本運動在不同階段的外在表現形式,或者說,是作為資本本質的一定生產關系在社會生產不同階段的載體。如果把資本運動中變化的外形當作資本的本質,那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說到底,資本屬于價值范疇(是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不屬于使用價值范疇,這同具有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商品二重性不是一回事。
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并非說資本就成了一般使用價值意義上的生產力要素,而只能說資本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生產運行中的特定價值意義上的生產關系要素。社會生產從來都是“生產力的生產和再生產”與“生產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的統一體。作為“生產要素”,資本絕非一般物的意義上的生產力要素,而只能是生產關系要素,即它是一定社會生產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的要素代表。
二〇二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相關閱讀】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