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一直堅定地認為在先秦諸子中最有意思的不是孔子孟子,也不是老子莊子,更不是荀子韓非子,而是鄒子鄒衍和墨子墨翟。鄒衍的影響力不可謂不深遠,他老人家開創的陰陽五行理論把中國人世世代代都圈了粉,曾經的秦始皇和漢武帝是其死忠粉。鄒衍的腦洞不可謂不寬大,他老人家發明的“大九州海洋地理學說”,讓秦始皇從此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鄒衍當年的風采不可謂不拉風,魏惠王立正郊迎,平原君側行撇席,燕昭王掃地引路,相比孔子自嘲的“喪家之狗”,鄒衍可謂威風八面。不過今天不聊鄒衍,我們聊一個比鄒衍更有意思的老人家,他就是墨子。
如果把先秦諸子比喻成江湖中的各門各派,那么論武功,墨子和墨家弟子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如果把孔孟老莊列為文科生,那么墨子就是典型的理工男。如果孔子和老子與門下弟子是師生關系,那么墨子與其門下弟子乃是師徒關系。如果秦皇漢武等歷代君王能稍微重視一下墨家,或許能成就不一樣的中國。墨家雖然早已被歷史的塵土所掩埋,但是墨家的精神卻早已融進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需要一顆顆火種,去不斷喚醒我們身上沉睡的墨家基因。
二
墨子很像耶穌。最代表西方文化的精神領袖是耶穌。耶穌很有愛,喜歡講愛,比如《圣經·新約·馬太福音》中記載:“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居,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么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最代表中國文化的精神領袖是孔子。孔子也很有愛,也喜歡講愛。不過不同于耶穌的博愛,孔子推崇“親親之愛”,有差別的愛。由“親親之愛”而推及對他人的愛,根據疏遠關系,愛的程度隨之衰減。孟子進一步詮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見孔子的愛與耶穌的愛有些不同。反而墨子提倡的愛,有點耶穌的味道:“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墨家主張“兼愛”,主張無差別的愛,愛人如愛己,愛己如愛人。我不知道耶穌是否到訪過中國,是否學習及借鑒過《墨子》,但我相信如果耶穌神游能碰見墨子,一定會說:“墨兄,來,我們握一個爪!”
墨子很像穆罕穆德。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穆德可不是吃素的,“武功”是其傳播教義中必不可少的法寶。公元624~627年,穆罕默德親自率軍同麥加多神教徒進行了白德爾之戰、吳侯德之戰、壕溝之戰三大戰役,除吳侯德之戰失利外,其他兩次戰役均以少勝多取得重大勝利。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領一萬多人的穆斯林大軍兵臨麥加城下,最后不戰而屈人之兵。麥加貴族率代表團出城投降,宣布信奉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為先知。穆罕默德在返回的路上,順手還攻占了塔伊夫城,征服了幾個猶太教和基督教徒居住的綠洲,沿途阿拉伯各部落紛紛歸順。墨子早在千年前就明白了用槍桿子護法的道理,他絕對不會像孔子一樣被人魚肉而困于陳蔡。墨子是一名軍事家,孫武尚攻,墨子尚守,《墨子》一書自《備戰門》以下十一篇全是有關軍事防守的內容。所以在先秦軍事界,墨子與孫武齊名,江湖人稱“孫攻墨守”。墨子很清楚對君主不能空談“非攻”,如果大家都不能好好說話,那就在戰場上見高低。因而,墨子領導的墨家不止是一個學術團體,更是軍事團體。門下弟子,可以在巨子(墨家掌門人)的一聲令下,赴湯蹈火,死不旋踵。
下面講兩個小故事:楚王得到魯班制作的云梯后想攻打宋國,墨子為了制止這場戰爭,和魯班在沙盤上進行模擬對抗,大敗魯班。魯班不肯認輸,說自己有辦法對付墨子,但是不說。墨子說知道魯班要怎樣對付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說。楚王聽不懂,問是什么意思。墨子說魯班是想殺害自己,以為殺了自己,就沒有人幫宋國守城了。但墨子早就讓三百門徒各學一種守城之法,守在宋國等著楚國去進攻,楚王見狀便取消了攻打宋國的計劃。墨子可謂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墨子之后有一任巨子叫孟勝,在楚國貴族陽城君的手下工作。陽城君曾下令孟勝帶領墨家幫助他守城,并以璜玉為符節。如果以后有人來接管封地,不見符節就不能交割城池。這塊璜玉當時就被陽城君剖為兩半,陽城君自己拿了一半,另外一半給了孟勝。后來因為陽城君被卷進吳起之亂被迫逃亡,楚國派人要收回這塊封地,但是孟勝不見符節拒不交接,隨后楚國派大軍包圍了陽城。楚強墨弱,勝負顯而易見,但是墨家信奉“三杯吐然諾 五岳倒為輕”的精神,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孟勝擔心自己死后巨子之位懸空,隨派了一隊人馬沖擊楚軍包圍圈,勢必把巨子的令牌交給在宋國的田襄子,讓田襄子繼任巨子一位。最后沖出去的人只有兩個,當他們把令牌交給田襄子時孟勝已經在陽城戰死。田襄子讓這兩人不用再返回陽城送死,而這兩人還是堅持回去殉葬,因為他們的承諾還在,生命不息,承諾不止。墨家在陽城舍身取義的場景,讓我想起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明教教眾口中所念教義:“焚我殘軀,熊熊烈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墨子很像牛頓、愛迪生和愛因斯坦。《墨子·經上》記載:“力,刑之所以奮也。”《墨子·經說上》記載:“力,重之謂下,舉重奮也。”這是墨子在談物體加速運動的原因并指出重力和重量的區別。墨子的觀點于兩千多年后由伽利略和牛頓進行了完美演繹。墨子認為空間是一個與時間不可分割的概念,“宇”即“域徙”。兩千多年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墨子的時空觀添上了完美的注腳。墨子發明了能夠飛行的木鳥,甚至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更是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要論發明創造,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位愛迪生。墨子這位理工男太牛了,對于他的科學貢獻不能用一篇文章說盡。他在數學方面提出了極限理論,定義了何謂“倍”“圓”“正方形”“直線”及對“十進制”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在物理學方面他定義了“力”,解析了“杠桿定理”,進行了人類最早的光學實驗,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統統玩了個遍;在聲音傳播學方面他最早把“共振原理”用于軍事作戰;在機械制造方面他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術,并有不少創造。故而,當西方列強一聲炮響敲開了清政府的大門時,清朝的一些開明人士驚呼:“西學源自墨學”“墨學為西學鼻祖”。梁啟超更是振臂高呼:“今欲救之,厥為墨學。”《民報》創刊號更是把墨子、黃帝、盧梭、華盛頓列為古今中外四大偉人。墨學的凋零,讓我想到一個歷史典故:話說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從一處明代炮臺遺址挖掘出開花彈百余枚,不禁仰天長嘆,三百年前中華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以至被列強所欺凌。不過,墨子與墨家的光輝不會被永遠掩埋,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就叫做“墨子號”,充分展示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墨子也像一名俠客。墨家有位很有聲望的墨者叫腹?,住在秦國。腹?的兒子殺了人,但秦惠王考慮到墨家的聲望和腹?的年歲已大,破例在依法治國的秦國對腹?的兒子網開一面。但是腹?反饋的答案居然是拒絕,腹?回答說:“墨家的法規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這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大義。君王雖然為這事加以照顧,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規。”之后,腹?親手殺掉了自己的兒子。這讓我想起了《史記·游俠列傳》中的郭解。郭解姐姐的兒子同別人喝酒,強行勸人家的酒,結果和對方發生沖突。對方一氣之下,拔刀殺死了郭解的侄子然后逃跑了。郭解的姐姐知道弟弟是江湖上的帶頭大哥,有能力為自己兒子報仇,因此把自己兒子的尸體丟棄在道路上不埋葬,以此來刺激郭解。郭解在不明白事情緣由的情況下發出了江湖通緝令,兇手自知難以逃出郭解 五指山,就主動回來見郭解并把真實情況告訴了郭解。郭解明白真相后說:“你殺了他本來應該,是我的侄兒無理。” 于是就放走了那個兇手,并自己把侄兒收尸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墨家即是如此。李太白一首《俠客行》淋漓盡致展現了墨家俠之精神。“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朱亥與侯嬴是墨者,田橫自寄首級于劉邦,田橫是墨者。田橫孤懸在海島上的五百門客為田橫自殺殉葬,也都是墨者。墨家之俠義精神從未中斷,戊戌變法失敗后,譚嗣同能走卻不走,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一首“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道盡譚嗣同墨家男兒的本色。國人有此血性,何愁國家不興。
三
墨家曾是顯學,和儒家齊名。《韓非子·顯學》寫到:“世之顯學,儒墨也。”《呂氏春秋》記載儒墨的弟子規模為:“從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呂氏春秋》還記載了儒墨兩家當年的勢力影響:“孔墨布衣之士也。萬乘之主,千里之君不能與之爭士也。”但是到了秦朝時期,雖然儒家衰微,但是尚能參與朝政,秦始皇還專門為儒家保留了“博士”制度,而墨家卻已經很難再找到其蹤跡。到了漢武帝時期,儒家重新走上了歷史舞臺的中心,聚光燈全部打在了他的身上。而墨家在此時卻仿佛已經煙消云散,連在舞臺的陰影角落處都找不到絲毫關于他的痕跡。
墨家的硬骨頭終究抵擋不住歷史車輪的碾壓。戰國時期,列強互相征伐,相互之間是你死我活的關系,結下的是血海深仇的恩怨,天下一統的大勢不可抵擋。而墨家提倡的“兼愛非攻”顯然是與戰國列強各國政策唱反調,很不合時宜。如果墨家只是像儒家一樣動動嘴皮子,振臂高呼一下,各國君王姑且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墨家卻是用實實在在的軍事行動貫徹“兼愛非攻”的政治理念,那這就不是不合時宜了,而是成為了列強的絆腳石。既然是絆腳石,那就得搬掉。墨家又崇尚俠義精神,偏偏秦朝認為“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如果人民群眾皆用江湖規矩來解決問題,還有王法嗎?再因為商鞅變法的成功,歷朝歷代都推崇以農為本,反對“奇淫巧技”迷惑人心,而恰恰墨家就擅長這樣的“奇淫巧技”。這一系列背道而馳下來,墨家必然走向了君王的對立面,必須然會遭受最嚴厲的打壓和剪除。加上墨家崇尚“苦行”,與人“好逸惡勞”的本性相對,故而參與者人少,因此墨家逐步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雖然墨家已經被埋進黃沙,但是墨家精神卻一直尚在。博愛和諧、和平正義、遵守信用、科技強國、務實尚簡,都是我們一直在追尋的主旋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