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15日,西沙海戰爆發!這是新中國海軍進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戰,也是近代以來中國海軍史上對外戰爭的首次完勝。經此一役,不僅使得西沙群島得以完整回歸祖國懷抱,而且西沙45年再無戰端!
后來有一部電影叫《南海風云》,表現的就是這段歷史。當時看《南海風云》,就跟今天看《紅海行動》一樣,滿滿的愛國主義激情,令人血脈賁張!
為了掌握西沙海戰的第一手資料,作者在4年內三赴西沙群島,前往當年西沙海戰的戰場,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并采訪了部分知情人。在此基礎上,對西沙海戰進行了深入研究。現在,就用自己掌握的材料,給讀者朋友還原45年前真實的西沙海戰。
西沙海戰的歷史背景
由于事隔久遠,我先從西沙海戰發生的歷史背景講起。當時,越南正處于南北分裂的戰爭狀態。受美國支持的南越政權,正在與越共領導的武裝打仗,南越當局雖然還在打著仗,但其領土擴張的野心卻一刻也沒有收斂過。
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東沙群島,歷來是中國領土。但在20世紀50年代后半期,南越當局就非法侵占我西沙群島的甘泉、金銀、珊瑚島等島嶼。1973年8月,南越當局派兵占據了南沙多個島礁,宣告南沙群島劃歸其福綏省,將南威、太平等10多個島嶼劃入其版圖。南越當局嘗到了蠶食我南海權益的“甜頭”后,更加忘乎所以,接著蹬鼻子上臉,覬覦我西沙群島。南越當局不僅試圖非法侵占我西沙島嶼,還以武力驅趕我作業漁民。
1974年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譴責南越當局對中國領土主權的肆意侵犯,重申中國對南沙、西沙、中沙和東沙各群島擁有領土主權,中國政府決不容許南越當局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任何侵犯。然而,南越當局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于1月15日派驅逐艦“李常杰”號侵入西沙的永樂群島海域,對在甘泉島附近作業的中國402、407號漁輪挑釁,無理要求我漁輪離開甘泉島海域,并炮擊甘泉島。
南越“李常杰”號驅逐艦
1月17日,南越當局又派“陳慶瑜”號驅逐艦抵達西沙群島海域。18日上午,“陳慶瑜”號和“李常杰”號再次以武力威脅中國漁船,在中國海軍271編隊趕到后,南越軍艦才掛上了“本艦操舵失靈”的旗號,離開現場。
中國海軍274號獵潛艇
18日上午,由中國海軍389和396兩艘掃雷艦組成的396編隊與271編隊在永樂群島海域匯合。
18日晚,南越海軍編隊指揮官何文鍔大校,率領“陳平重”號驅逐艦和“怒濤”號護衛艦到達我西沙海域。至此,雙方在西沙海域對峙的艦艇的數量為4對4,但南越海軍在裝備上占有壓倒性的優勢。
南越“陳平重”號驅逐艦
1月18日晚21時許,我南海艦隊破譯了一份極為重要的情報,是南越方面剛剛發出的“關于南越總統阮文紹對其西沙軍艦下達命令的電報”,譯文內容是:總統阮文紹復電海上旗艦“陳平重”:命令你們“收復越南領土琛航島”!下達的作戰方針是:“采取溫和路線”,“如中共開火,要立即還擊消滅他們”。“10號、16號負責跟蹤中共蘇式護衛艦(原電文如此),4號、5號支援BH分隊登陸,消滅漁船和小船”;“行動時間定在19日6時25分!” 。
南海艦隊立即將此電文上報總參謀部、海軍司令部和廣州軍區司令部。
收到這份情報后,中央軍委經毛澤東主席同意,由副主席周恩來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決定:“既要寸土必爭,又要后發制人。"中央還決定,由葉劍英、鄧小平等六人組成領導小組,到總參作戰部指揮西沙海戰。
西沙海戰的作戰經過
南越海軍發現中國只有4艘小型艦艇,兵分兩路占據有利外線,展開戰斗隊形。1月19日5時47分,“陳平重”號率領“陳慶瑜”號,由金銀島、羚羊礁以南的外海向琛航、廣金兩島接近;接著“怒濤”號和“李常杰”,從廣金島西北向中國艦艇接近。
中國南海艦隊司令員張元培立即命令:396、389兩艘掃雷艦進至廣金島西北海面,攔截敵“李常杰”號和“怒濤”號艦;271、274艇編隊進至廣金島東南海面,監視“陳慶瑜”號、“陳平重”號。
1月19日7時許,40余名南越軍人在廣金島搶灘登陸,向島上中國軍民開槍射擊。守島中國軍民立即還擊,迫使他們撤回艦上。8時許,21名南越軍人又在琛航島強行登陸,向我島上人員開槍。我民兵果斷還擊,斃敵1人、擊傷3人,打得南越軍人屁滾尿流地跑回去了。登陸失敗后,南越海軍試圖憑借“艦堅炮大”,轉而進攻中國艦艇。
“李常杰”號開足馬力,沖向中國396編隊。此時中國海軍接到上級命令:一定要堅持后發制人,在任何情況下不先開第一炮。
19日10時23分,南越“陳平重”號高速沖向中國274號獵潛艇,率先對274艇駕駛臺開炮,中國艦艇當即開炮還擊,西沙海戰正式開始!事后南越“陳慶瑜”號的艦長武友山承認,是南越海軍“打響了第一炮”。
這場海戰的格局是2對2,兩軍擇對廝殺。中國271、274艇分別攻擊南越“陳慶瑜”號和“陳平重”號,396、389艦則攻擊“李常杰”號和“怒濤”號。面對中方的作戰態勢,南越軍艦試圖拉開距離,以發揮其艦炮射程遠的威力。但中國海軍艦艇緊緊咬住南越軍艦不放,開足馬力,抵近攻擊。
中國軍艦小口徑火炮一陣齊射,重創越方軍艦。戰斗中,271艇利用“陳慶瑜”艦的火力死角集火攻擊,造成該艦通訊中斷,軍旗落入海中,迫使其拖著濃煙逃逸。396、389號艦則貼近“李常杰”號進行集中火力近射,使南越軍艦甲板上多處起火。
此時,“怒濤”號趁機向中方389艦偷襲。緊急時刻,271編隊兩艘獵潛艇向“怒濤”號右舷一陣急射,造成“怒濤”號中彈起火。
11時49分,由281、282號兩艘獵潛艇組成的中國海軍獵潛艇第74大隊及時趕到,并加入戰斗。
此時,南越艦隊誤認為中國增援的大部隊已到,倉皇掉頭撤離。“怒濤”號本身航速慢,加上遭受我艦重創,無法跟上逃離的編隊。12時12分,第74大隊接到了攻擊命令,281艇全速追上敵艦,向“怒濤”號發起三波次攻擊,于14時52分將南越“怒濤”艦擊沉。
收復被占島嶼戰斗
1月19日西沙海戰后,時任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鄧小平,提議我軍乘勝收復被南越侵占的三島,中央軍委電令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于1月20日展開奪島之戰。
中國海軍南海艦隊遵照上級指示,為輸送、掩護陸軍分隊收復被南越軍隊侵占的島嶼,并準備打擊可能再次入侵的南越艦艇,迅速調集各型艦艇15艘,載運陸軍4個步兵連,于20日8時前,分批抵達永樂群島海域。
9時35分,步兵分隊由海軍艦艇和漁輪輸送并在海軍航空兵掩護下,向被南越軍隊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銀三島逐島發起攻擊。
登陸部隊換乘橡皮舟和小舢板,在海軍艦艇炮火的掩護下,由4連、5連和兩棲偵察隊,按3個梯隊在甘泉島東南灘頭登陸。面對中國軍隊的攻擊,侵占該島的南越軍隊見難以抵抗,不得不放棄灘頭陣地后撤至甘泉島的中部地區。打頭陣的4連在占領灘頭陣地后,不給敵人一點喘息機會,僅用10多分鐘,就迫使被圍困的南越軍隊官兵全部繳槍當了俘虜。至13時45分,我軍全部收復被占三島,俘獲了登島的南越軍隊。
我軍調艦南下
西沙海戰暫時停息后,南越便擺出報復的姿態,派出6艘軍艦從峴港駛向西沙群島,又派兩艘驅逐艦增援峴港,并下令該地區的海、陸、空三軍全部進入戰備狀態,同時請求美國第七艦隊提供援助。
鑒于此,中國中央軍委和海軍批準南海艦隊張元培司令員的請示,“調東海艦隊3艘導彈護衛艦緊急南下,支援南海艦隊”。由于臺海關系緊張,中國海軍艦艇從東海到南海,都要繞道進入太平洋,經過巴士海峽再進入南海。這次鑒于西沙局勢緊張,毛澤東主席指示“直接通過臺灣海峽”,東海艦隊的“昆明”、“成都”和“衡陽”號三艘護衛艦編隊,于1974年1月22日17時30分從福建沙埕港起航,19時經福建臺山島以南海域進入臺灣海峽,1月23日6時東海艦隊援軍抵達廣東潮陽企望灣海面,順利通過了臺灣海峽。
面對中國海軍的兵力調動,南越當局看到局勢發展對自己明顯不利,不得不做出了“應避免下一步同中國作戰”的決定。西沙海戰宣告正式結束。
西沙海戰結果
1、艦艇損失。中國海軍被擊傷艦艇4艘,其中一艘掃雷艦被擊傷后搶灘成功。南越海軍一艘護衛艦(“怒濤”號,650噸)被擊沉,其余3艘軍艦被擊傷。
2、人員傷亡。中國軍隊18人犧牲,葬于西沙琛航島烈士陵園。南越海軍陣亡為53人至100余人,其中南越10號艦編成82人。在中國軍隊收復甘泉島、珊瑚島、金銀島三島作戰中,共俘獲南越少校范文鴻以下官兵48人,還有一名美國少校聯絡官科什。
1974年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決定將這些戰俘全部遣返。2月28日遣返戰俘完成。
西沙海戰獲勝原因
西沙海戰,我軍在海軍部隊軍事素質還不高,作戰經驗不足,尤其是武器裝備大大落后于南越軍隊(南越軍隊4艘艦艇總噸位近6000噸,而我軍4艘艦艇總噸位才1700余噸,南越海軍艦炮大、數量多,解放軍海軍艦炮小、數量少),以及南越艦艇處于外線有利陣位、我軍艦艇處于內線不利陣位的情況下,完勝南越軍隊,從軍事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情報工作給力,及時掌握了敵人作戰意圖。
我南海艦隊1月18日晚及時截獲了南越當局的電報,使我及時了解了南越方面的作戰意圖,牢牢掌握了戰役主動權。
二是我軍指揮正確,兵力部署調動及時。
我南海艦隊將獵潛艇第74大隊于1月18日提前部署到西沙群島宣德群島的永興島附近待命。戰斗打響后,該大隊就能迅速趕到戰場,形成了于我有利的戰場態勢。
三是南越軍隊戰術失當,我軍戰術運用得當。
1、我艦把抵近攻擊的步兵戰術應用到了海戰之中,進入越軍艦炮射擊盲區,越軍大炮打不到我艦,我軍卻能發揮近戰優勢殺敵。
南越軍艦總噸位達6000噸以上,口徑最大的火炮127mm;中國艦艇總噸位只有1760噸,只相當于南越一艘驅逐艦的噸位,火炮口徑最大的才85mm。戰斗打響后,中國海軍艦艇以最高速度沖向最近目標,抵近敵艦后,進入敵大口徑火炮的射擊死角區域內作戰。這樣,中國海軍就能發揮近戰優長,充分利用速射火力和中小口徑艦炮,重點打擊敵艦通信天線、雷達、指揮所,以小口徑炮掃射其艙面。剛一開戰,就使敵旗艦司令官中彈受重傷,使5號艦無心再戰,向外海退走,導致敵指揮無度、軍心渙散。
2、南越方錯誤地使用了穿甲彈,降低了彈藥殺傷力。
3、南越方判斷錯了中方旗艦,以為后面的艦是中方旗艦,集中火力攻擊,結果使先沖上來的我艦形成了抵近攻擊。
四是我軍戰斗精神可嘉,作戰英勇。
西沙海戰,中國海軍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與我海軍官兵有“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密切相關。在這場現代海戰中罕見的接舷戰中,我軍與南越海軍進行了近乎于“貼身肉搏”的戰斗,用手榴彈、沖鋒槍等輕武器向敵人猛烈攻擊,這種“海上拼刺刀”的打法,敵人既未見過又未想到,艙面上的南越官兵頓時死傷累累、四處躲避,被我軍嚇掉了魂兒。
以上原因,使得中國海軍創造了以小勝大、以劣勝優的海戰奇跡!
由于西沙海戰的勝利,不僅一舉解決了1956年起南越對西沙島嶼的侵占,而且我國從此牢牢控制了永樂群島核心區,為后來控制西沙邊緣島礁(中建島和華光礁、浪花礁等),以及進軍南沙群島奠定了重要基礎。所以,對西沙海戰的重大意義,無論怎樣形容也不為過。45年后的今天,我們應當向在西沙海戰中浴血奮戰的解放軍和民兵們獻上最崇高的敬意,永遠銘記這場可以載入中華民族史冊的海上戰役,永遠銘記那些為了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英勇犧牲的英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