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自己在運動中、在插隊時所遭受的‘苦難’,或多或少都產生了一種‘補償心理’。不少人這樣想:我本不該受那么多罪,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彌補的機會,應該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就會有意無意地注重物質享受,安于現狀。這種氛圍讓他心里越來越不是滋味,他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代人就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補回失去的青春嗎?”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和書記,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書寫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詩篇。
1984年,周偉思在《河北青年》雜志社工作期間采訪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如今,他在《習近平在正定》一書中向我們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從中央軍委辦公廳下到地方來工作的心路歷程。
黨建網微平臺刊發這段文字,和您一起學習總書記的高尚情操和為民情懷。
《學習時報》采訪組:你們聊的時候,習近平同志有沒有談到他當時為什么從中央軍委辦公廳下到地方來工作?他主動做出這個轉變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
周偉思:這是我問習近平的第一個問題。我說,你從清華畢業,穿上軍裝,到軍委辦公廳工作,一下就站到了很高的起點上,應該說前途無量,這些簡直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赡銥槭裁捶艞夁@么好的條件,主動申請到一個小縣城做基層工作呢?你的初衷是什么?
按照那個時代的語言特點,人們可能會回答“為了深入基層鍛煉”“更直接地為人民服務”等等。但他并沒有說那些絕對正確、隨口就來的套話。
習近平對我說,他回到北京后,在清華上學期間也好,到軍辦工作后也好,節假日偶爾會參加一些同學、朋友的聚會。這些聚會,也多是知青“插友”的重逢,當年大家是一起下去的。他那些發小和同學基本都是高干子弟。“文化大革命”結束,這些人的父母平反或升遷后,他們也陸續從各地回到北京,生活條件一下躍升回來。
這樣,許多人對自己在運動中、在插隊時所遭受的“苦難”,或多或少都產生了一種“補償心理”。不少人這樣想:我本不該受那么多罪,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彌補的機會,應該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就會有意無意地注重物質享受,安于現狀。
對于這類現象,習近平開始倒沒覺得什么,也還能理解這樣的心理變化。但時間稍長,這種氛圍讓他心里越來越不是滋味,他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代人就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補回失去的青春嗎?
7年的插隊生活,使他忘不了農民的艱辛和農村的一切。即使他回到北京,從此生活優越,工作穩定,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內心深處始終牽掛著遠方貧困的溝壑與山嶺。
習近平覺得,如果我們一直在北京生活,沒有多年的農村生活,每天心安理得、按部就班還算說得過去。既然親身經歷讓我們深知老百姓有多苦,國家還那么貧困,我們如果還這樣麻木不仁,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此外,他還講了一個內心深層的動因,就是基于他對“文化大革命”的一再反思。
他想,“文化大革命”中,在那種人與人輪番爭斗,忽視生產、經濟停滯的混亂時期,我們目睹了殘酷的“路線斗爭”、“階級斗爭”,深切感受了這場浩劫給中華民族造成的巨大災難。我們要盡力避免這樣的悲劇在中國重演。
怎么才能避免呢?如果我們這些親歷了這段歷史,深知它有多么可怕的人,回避現實,不思進取,不去努力改變它,又由誰來擔此重任呢?如果任由那些糊里糊涂的,甚至極“左”的人去掌權當政,中國的前途將是怎樣?會不會重蹈覆轍?
在百廢待興、改革初起的當下,我們這些有了覺悟的人,就必須站出來身體力行,投身于改革開放的第一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改變多少就改變多少。如果大多數人都這么想、這么做,這個國家的未來就大有希望了。
他欲奔赴“前線”的想法愈發清晰堅定,并渴望自己的同學朋友能和他志同道合,但他沒法說服每一個人,只能同那些與他有相似感悟的朋友去交換意見。
在大機關上班,他平時工作勤奮,接觸信息也廣,加上自己用心,很多全局性的東西他都格外關注。
但他仍然覺得,接觸底層社會太淺,和老百姓離得太遠,總覺得很“不接地氣”,老有種使不上勁的感覺。同時,他也認識到,如果真正要做一些實事,像現在這樣只是看文件、寫文字,做例行公務,很難和人民群眾直接溝通,也難以對具體事情產生作用。
漸漸地,他下基層工作的愿望變得愈發強烈,還向父母和一些長輩談及自己的想法,征求他們的意見,表示自己“還是想到基層去鍛煉,能為老百姓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最終,他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這些,大致上就是習近平跟我談的他為什么離開北京到基層來工作的初衷。
今天,我們可以評價當年的習近平“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或者說他“把理想付諸實踐”,等等,這實際上都是基于他的今天而言的。
在當時,我認為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身體力行地做實事、影響人,能改變一點是一點,能起多大作用起多大作用。
那天,我們談了很久,從兩點鐘一直談到吃晚飯的時候。這一下午的交流,讓我初步認識了習近平這個人,他有當時年輕人新潮的東西,卻比我這類同齡人成熟不少,沉穩得多。他說話實在,信息量不少。
我們一起吃完晚飯,習近平掏出兩張電影票,請我一起去看電影。去電影院的路上,我們邊走邊聊,那天的電影是《游俠傳奇》,美國的一個西部片。
我記得看完電影,大約是9點半的樣子,習近平送我回招待所,我們又坐下聊了一會兒。關于這次采訪,我也向他談了自己的想法:不是主題非常集中的訪談,也不是那種通常的新聞報道。我們先以漫談的方式展開交流,回頭再看以什么樣的體裁和內容更合適。
習近平點點頭說,這樣好,這樣好。然后他向我告辭,又回辦公室加班去了。
那天晚上,我在想,習近平這個人很平和,也頗具特色,有種吸引我的人格魅力。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微信公號,原載《習近平在正定》一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