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冠治療新藥,并獲發明專利授權——今天這個微博熱搜底下評論還是很熱鬧的,我們能看到的評論基本都是積極向上的,這也體現了人們希望疫情能夠早點結束的美好愿望。

5月10日,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新冠治療新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說明書顯示,10uM(微摩爾/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狀病毒復制的倍數為15393倍。該項專利說明書中顯示,對千金藤素、西拉菌素、鹽酸甲氟喹這三種篩選出的抗新冠病毒有效化合物進行試驗,10%u3BCM的千金藤素、西拉菌素、鹽酸甲氟喹在細胞感染72小時后分別能抑制病毒復制15393倍、5053倍、31倍,實驗結果均可重復。一萬五千多倍意味什么?這一專利的發明人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指出:“這個數字通俗地講,可以理解為不用千金藤素藥物時如果有15393個病毒,那么在用10 %u3BCM千金藤素藥物的情況下,病毒數將只有1個。也就是說,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擴增和傳播。”
讓人感到振奮的是,千金藤素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在所有人類發現的新冠病毒抑制劑中排名靠前。2021年7月美國學者也在《科學》發表論文證實,千金藤素的數據在其研究的26種藥物中數據亮眼,而且優于已經獲批上市的瑞德西韋和帕羅韋德(Paxlovid)。
《科學》雜志的這篇文章印證了這一結論:研究者將千金藤素與25個其他的候選化合物放在一起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EC50(引起 50%最大效應的濃度,數字越低越好)只需0.1 %u3BCM,遠低于其他候選藥。

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童貽剛教授是這一新藥的專利發明人,童貽剛教授團隊在2020年2月最早原創發現千金藤素具有超強抗新冠病毒活性,2020年3月發表的相關論文現已成為ESI高被引論文。從2020年2月發現到現在,2年多來,童貽剛團隊一直在驗證確認該藥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他們通過轉錄組學的方法進一步解釋了千金藤素抗新冠病毒的機制,目前認為千金藤素主要通過干擾細胞應激反應逆轉受感染細胞中大多數失調的基因和通路,從而發揮抗冠狀病毒效果。
目前,已經有加拿大的一家醫藥企業與美國FDA接洽開展千金藤素的新冠肺炎治療的臨床試驗研究,預計該臨床試驗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
可以說,這的確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冷靜下來想想,這個藥距離真正應用到新冠上還會有一段漫長的時間。首先,看到千金藤素時,喜歡中醫的朋友們自然地想到了中藥千金藤,千金藤素是從千金藤屬植物中分離出的一種生物堿。百度百科中對千金藤的介紹是這樣的:千金藤的根含有多種生物堿,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藥,味苦性寒,有祛風活絡、利尿消腫等功效。赫赫有名的青蒿素也是從中藥青蒿中提取出來的,是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2015年12月7日,因為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的屠呦呦教授在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表演講中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庫中發掘出來的。通過抗瘧藥青蒿素的研究經歷,深感中西醫藥各有所長,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當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從中藥中提取形成的藥物,似乎一般來講,療效不錯,副作用較小,價格也比較親民,青蒿素是典型。其次,抗疫兩年來,我國的中醫藥表現出來了非常明顯的抗疫優勢,在所謂的“特效藥”和疫苗出來之前,我國的中醫藥已經在抗擊新冠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在真實世界臨床中篩選出了抗疫有效藥物“三藥三方”。中醫藥是現時可及的,但遺憾的是,人們對中醫藥所發揮的作用的認識仍然是不夠的,這和宣傳有很大的關系。美國FDA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抗擊新冠的過程中,他們接二連三地“緊急授權”了一些藥物,如瑞德西韋、氯喹、帕羅韋德(Paxlovid)等,但瑞德西韋、氯喹并沒有起到他們預期的效果,或者說效果很不理想。新藥帕羅韋德(Paxlovid)在2021年12月被緊急授權使用,在今年初一度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新冠藥物,但近來也出現越來越多停藥便復陽的問題,其“特效”外衣正在漸漸退去。但不管是哪種藥物,都已經收割了巨大的利潤。而我們的藥物(尤其是中醫藥)要想通過FDA是非常難的,他們掌握了標準,也掌握了利潤,但經過新冠,讓人們認識到,他們也似乎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嚴謹。如此看來,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的中醫藥以及從這個寶庫中挖掘出來的衍生藥物。新冠流行2年多來,科學家們研究治療新冠藥物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歇,至少目前來看,最經得起實踐檢驗的仍然是中醫藥。但我們仍然對新藥報以大期望,畢竟全球大多數國家并沒有中醫藥體系。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人民健康論壇”,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