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評論員 孫成昊
眾目睽睽之下,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的持續時間打破了此前21天的歷史記錄。對于特朗普這樣特立獨行、追求極致的總統來說,不知他的內心是喜是憂?
特朗普絕不是只有政府部分關門這一件煩心事。持續發酵的“通俄門”調查,民主黨可能的彈劾同樣讓特朗普狼狽不堪。在國內政治亂象頻發的背景下,外交政策必然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特朗普在2019年恐怕將遭受內外交困的煎熬。
對于特朗普而言,“關門危機”已成為2019年開年的頭等大事。有兩個明顯標志:一是特朗普破天荒地想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由推進修建美墨邊境墻。
按照慣例,只有在美國面臨戰爭或者切實的安全威脅時,總統才應做出如此宣布。當前的美國顯然不屬于此類情況,特朗普做出這一表態無非是想利用緊急狀態突破對總統行政權力的限制,甚至動用軍事資源建墻。
然而,倘若特朗普一意孤行,極有可能遭到立法分支和司法分支的介入和反對,引發更大的危機。
二是特朗普以邊境安全為理由,宣布將取消前往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行程。按照特朗普的劇本,登上達沃斯這樣的多邊舞臺,主要是為了夸耀過去兩年美國經濟在自己領導下蓬勃發展,但無論是象征意義上的故作姿態還是實質形勢下的難以脫身,“關門危機”確實成為特朗普在國內無法卸下的沉重包袱。
另一件縈繞在特朗普心頭、揮之不去的是“通俄門”調查。近期,有關特朗普可能“通俄”的兩則“舊聞新料”再次被民主黨和自由派媒體高調炒作,包括特朗普試圖“保密”與普京的談話、聯邦調查局針對他與俄羅斯關聯的調查浮現新證據。
“通俄門”調查在中期選舉后快馬加鞭進入新階段,最大的變量來自于國會兩黨權力結構的變化。
眾議院多數由民主黨拿下后,“通俄門”調查成為民主黨攻擊損耗特朗普執政信譽和地位、提前發動2020年總統大選“狙擊戰”的最佳利器。
除國會外,最能對特朗普執政構成威脅的是特別檢察官穆勒的調查。盡管特朗普在中選后立即迫使前司法部長塞申斯走人,但新提名的司法部長巴爾很難成為特朗普的“牽線木偶”。巴爾在為提名聽證會準備的書面證詞中已經明確表示,自己將支持穆勒繼續完成調查工作,因為這“對總統、國會和美國民眾都有好處”。
2019年,特朗普還會因為復雜多變的國內事務而焦頭爛額,這種在國內左右為難、四面楚歌的境地也會對特朗普的外交施策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將黨爭的陰影投向對外政策。
近期,國務卿蓬佩奧在埃及開羅美利堅大會發表的演講就是鮮明案例。演講與其說是闡述美國中東政策與愿景,不如說是對民主黨前總統奧巴馬的大力批駁。
雖未直接點名奧巴馬,但蓬佩奧批評前政府在該地區政策“誤入歧途”,特朗普的地區政策將是“新開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國務卿蓬佩奧的所思所想似乎都不是地區政策的好壞與否,而是國內兩黨斗爭的成敗輸贏。
作者簡介:孫成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與外交,譯有《國家不安全:恐懼時代的美國領導地位》《操縱世界的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內幕》《西方情報機構與蘇聯解體》等書。
(來源:亞太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