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感恩清明
水石
清明,仲春與暮春相交時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這時,人們祭祖踏青,懷念親人,享受春色。
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生動描繪了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態和行為。
父親在三年前離世。年過6旬的我,每年清明時節回家鄉蔡甸,到父親墓清掃、敬香、獻花。陪80多歲的母親外出春游。前年去了香港澳門、珠海深圳,去年到了西安,今年游了桂林。
父母都是從國營企業退休的。當年是新中國初創時期,物質貧乏,工資不高,把我們兄妹四人養育成人實在不易。退休后的養老金,如不生大病,個人日子過得去。但要外出旅游就不行了。
父親走后,母親很孤獨。春游,使她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祖國的日新月異變化和各地民族的風情;享受到人生的快樂。滄桑的臉上綻放出會心的笑容。
祭祖,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優良習俗。是一種生命交流的儀式,是個人與家族,家庭與國家,歷史與現代連續的精神臍帶,是對人靈魂的洗禮。面對故去親人的墳塋、墓碑或照片,飲水思源,緬懷先人,不忘故土,不忘生命之源,感恩先人的養育,傳承我們的血脈,激勵創造新的人生。
人是社會的人。人類繁衍傳承,生存發展,不僅僅是個體的家庭,而是有集體的家族、組織、國家。個人的成長進步,有父母的養育,還有老師、領導的教誨和提攜,同學、同事、戰友、親朋好友的幫助。還有所在組織的氛圍,社會的條件,國家的環境。
祭祖,既要感恩自己的先人,還要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恩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犧牲的人。
清明時節,許多學校的學生,團體的成員,到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祭奠活動,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傳承先烈的優秀精神品德,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這是社會發展進步,國家繁榮昌盛的精神動力。
感恩是理念,更是行動。既要真情祭奠過世的先人,更要全心贍養在世的老人;既要紀念犧牲了的烈士,更要關愛還在奉獻的英雄。
踏青,人們尊重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欣賞大自然。
清明時節,春風吹拂,萬物復蘇,大地泛綠,百花吐艷,生機勃勃。人們走進大自然,欣賞美景,汲取養分,心曠神怡。
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有陽光雨露的滋潤,才有人類的繁衍生息。人類只有順應天時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發展進步。
這次陪母親游桂林,看到巍峨的龍脊梯田、秀麗的漓江風光、神奇的圖騰古道、迷人的印象劉三姐等美麗的景色,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建設者的艱辛汗水。如果沒有當地政府和人民對桂林山水的保護,建設,就不會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只有尊重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建設大自然,才能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清明,是祭祖與踏青的融合。既有祭奠親人的哀思,又有欣賞美景的歡樂。
感恩清明。 感恩先人,感恩先烈,感恩故鄉,感恩祖國,感恩大自然。傳承中華民族美德,順應自然發展規律,建設美好家園。
(2019年暮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