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州休斯頓的MD安德森癌癥中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癌癥治療研究中心。也是生物醫學方向全世界科研工作人員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同樣還是美國生物醫學研究機構中接受公共資助最多的研究中心。
多少癌癥病人家庭不惜翻越千山萬水甚至傾家蕩產,就為了能到此將生命的希望得以延續。該腫瘤中心也不負所望,每天這里都發生著妙手回春的奇跡。
這些曾經是大部分華人提到這里的第一反應,可惜,這個情況漸漸成為過去式。
《科學》雜志
過去1、2年來,對于華裔尤其是生物醫學方向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提到這里,首先想到的恐怕不再是其世界級的聲譽,而是,對種族標簽的懷疑、不安和擔憂。
原因是,德州被選為美國本屆政府的試點對象,加強對科研、經濟、貿易等方向的國際交流的控制和盤查。
在去年夏天,聯邦調查局(FBI)官員主持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休斯敦會議。會議中,FBI向德克薩斯州的學術界和醫療機構領導人(聽說沒請華人高管)發出警告,并呼吁他們與FBI分享任何可疑的行為和信息。那次會議,首次引起了公眾對美國當局調查學術層面涉外經濟間諜活動的廣泛關注。
位處德州的心臟地帶的該醫學中心,在這里工作的華人自然成為這兩年中美國關系加速惡化以來,率先被聚焦的對象。
來自休斯頓紀事報
根據《科學》雜志和”休斯頓時報“的報道,MD安德森癌癥中心因懷疑中國試圖竊取美國的科學研究信息,驅逐了三名科學家。這是自聯邦官員指示一些機構調查特定教授是否違反研究經費申請政策以來,首次公開披露的懲罰。
根據《科學》雜志的報道,去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向美國的生物醫學研究部門發出通知。僅對MD安德森的通知,從2018年8月份開始就有至少五次。接到指令后,MD安德森開始采取行動。
調查得到聯邦調查局(FBI)的直接協助,讓癌癥中心在30天內給出回應。”千人計劃“被NIH再度點名。結果發現,有五名教授級別的雇員被懷疑在工作中未及時報告來自國外的收入或者有與美國利益沖突的行為。
MD安德森中心的主席Peter Pisters博士對“休斯頓紀事報”說:“美國納稅人為本國生物醫學研究做了大量的貢獻和捐助,我們有責任對公眾的付出做出交代。這也是美國面臨的更大問題的一部分——試圖在不影響開放協作的環境同時,保護專有信息和商業利益。”
Pisters表示,癌癥中心在2018年獲得了1.48億美元的來自NIH的經費。NIH也有權根據安德森癌癥中心對經費使用明細的管理和走向,決定今后的撥款情況。
川普當局主導的華府,高度警惕中國和其他外國政府利用美國資助的研究為自己政府謀利的行為。這包括挪用美國的經費招募學生和訪問學者,從屬于保密性質的研究申請中竊取知識產權,并誘導科學家到他們的國家成立“影子實驗室”。
安德森癌癥中心確定了大概20個調查對象,Pisters表示,目前開除了三名教授。其中兩人在訴訟前辭職,另一人剛剛開始走相關程序。官方還在決定是否開除第四人,并且第五位尚在被調查中。
Pisters說這些人都是亞裔。而美國最權威的“科學”雜志已經證實,其中至少有三個是華裔教授。這是從NIH院長弗朗西斯科·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博士上個月發表相關聲明:《NIH高層回復華裔科學家組織對族裔標簽的信函》之后的首批行動。柯林斯當時通知了10000多家美國科研機構,之后NIH聯系安德森腫瘤中心,特定點名了幾個人。
根據《科學》雜志的報道,其中一個華裔科研人員的行為是,違反了同行審查(peer-review)研究經費審批中的信息保密原則,直接把需要保密的NIH經費審核申請書發給了國內的一名科學家。NIH還查到,其中一些科學工作者在中國有活躍且經費充足的科研項目。
對Pisters的采訪同時指出,早在2015年奧巴馬政府期間,FBI就已經首次向MD安德森癌癥中心傳遞了類似擔憂。但是,當時的行動主要是在政府機構之間內部進行,沒有像現在這樣發展到民間輿論皆知的程度。該癌癥中心于2017年12月起,允許FBI訪問其23名科研人員的計算機網絡賬戶。
美國相關當局的一些行為,同時引發了華裔社區的爭議和反對。總部位于紐約的由一群有影響力的華裔美國人組成的精英組織——百人會,其主席吳楊華(Frank H. Wu)表示:
“科學研究取決于思想的自由流動”,“我們美國的國家利益是建立在歡迎人,而不是基于按人群的母國搞種族標簽或者偏見。”
在過去的18個月中,僅僅在MD安德森,就有10位華裔高級研究員、管理人員退休,辭職或被行政休假。據稱一些人自愿離開,但也有分析認為當下對華裔科學家的種族標簽和惡化氣氛加速了他們的離去。這里面起碼有一位是中國多年求賢不可得的學術界王牌級人物,在權衡再三其他美國名校的機會之后,終于決定去中國任職。
對于一些華人科學家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美國政府和各研究機構的態度,在他們對未來選擇去留取舍上,將產生重要影響。相比之下,最近加州伯克利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相繼發聲(點擊查看前文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