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的感染情況到底如何。
這個問題大家都很關心,武漢市政府也很關心。
5月14日,武漢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十日大會戰任務,要在10天之內,對全武漢的人做一次核酸檢測,徹底摸清武漢市的詳細情況。
到了今天,一部分檢測結果已經出來了,雖然不是全部,但足以讓我們看清楚武漢市感染情況的全貌。
整個武漢市人民的朋友圈,也被核酸檢測報告給刷屏了。
這次武漢市的核酸檢測,采用免費+自愿的原則,但武漢市人民的參與熱情,驚人的高。
目前,武漢市目前已經完成了90%人口的采集工作,按1100萬常住人口計算,已經完成了對1000萬人的樣本采集工作。
而且剩余的,政府還會再提供一輪補采工作服務。
這是標準的千萬人級別檢測,武漢市有能力完成這么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么?
要知道,美國號稱擁有地球最強檢測能力,2個半月,也就做了700萬份檢測而已,武漢是怎么完成千萬份檢測的,還是10天之內。
如果真有這么強的檢測能力,那為什么一開始不用?
因為這個病毒,是全新的東西,人類第一次接觸,對它完全沒有任何了解。
在剛發現病毒的前幾個月,人類幾乎對它一無所知,就連醫學專家,也不知道病毒的特性。
短短時間內發明出核酸檢測試劑已經很不錯了,先確保有東西用再說。。。
臨床病毒學家一直在尋找更高效的檢測辦法。
四月底,世界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了一篇文章,研究團隊先將2888份樣本單獨檢測,然后把它們混合成了292份“樣本池”。
結果發現292份樣本池的結果中,僅有1次結果為錯誤的。
這意味著,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混合樣本池的辦法,付出輕微損失靈敏度的代價,來大幅度提高檢測速度,用來大規模篩查無癥狀感染人員。
發布在柳葉刀上的研究論文表示,在保證靈敏度和準確性的前提下,最多可一次混合30份樣本。
互聯網企業的面試題里,曾經有這么一個有趣的問題。
1000個瓶子里,有一瓶含毒,其余均是無毒清水,現在你只有10次機會來檢測,請問如何找出那瓶含毒的清水?
這是一個二進制的算法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混樣檢測,每消耗一次機會,就可以排除掉一半清水的嫌疑。
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檢測辦法,前提是你必須要通過實驗確實混樣的規模上限,以防試劑靈敏度不足。
柳葉刀是英國的醫學期刊,但地球上第一個采納這個論文用以大規模檢測民眾的,不是英國,也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第一個率先行動的基層主體,是中國的武漢市政府。
在這次千萬檢測大會戰之前,武漢市政府邀請醫學專家提供了指導意見。
根據武漢市《全民核酸篩查混樣檢測標準論證會專家意見》內容顯示,專家團隊預計此次武漢全市將有800萬市民報名參與核酸檢測,日均預期檢測能力80萬份?,F有的檢測能力無法達到要求,所以需采用混樣檢測方式進行,建議混樣規模為5~10人份一組。
10個人的樣本混在一起,如果是陰性,那就全部通過,如果是陽性,那就全部逐個檢測。
這大幅度提升了武漢市的檢測能力,檢測數據出現爆發式躍升,讓全民普檢成為了可能。
如果4個月前柳葉刀發布了這篇論文,武漢市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少付出很多犧牲。
但人類的醫學專家,不可能未卜先知,更不可能提前去做病毒實驗。
4月底出爐實驗結果,已經很快了。
網上很多杠精質疑武漢市的檢測能力為什么得到了不正常的躍升,既然有這么強的檢測能力,為何以前不用?
因為科學研究需要時間,應用到實際更需要時間。
人類對病毒的研究越深入,控制它就越容易。
而中國在對病毒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靠最原始最笨拙的辦法,硬生生的控制住了病毒,付出了巨大代價。
這份戰果回頭看,真的實屬不易。
根據武漢市協和手足外科醫生陳江海提供的數據,武漢市在5月14日至22日之間,已經完成了542萬7937人的檢測,只發現了159例無癥狀感染者,其余均為陰性。
而隨著核酸檢測從高危人群對所有人群的覆蓋,我們也更清晰的看到了武漢市病毒感染的真正全貌。
實際情況,比大家想的,要好得多。
而根據武漢市衛健委提供的數據:
在4月1日至4月7日,武漢市總共進行了10.7萬次檢測,檢出無癥狀感染者223人,檢出率為每10萬人207人,為歷史巔峰總感染比例的6%,這個基數我們設為1.
在4月8日至5月10日,武漢市總共進行了153.7萬次檢測,檢出無癥狀感染者638人,檢出率為每10萬人41.5人,為歷史巔峰總感染比例的1.2%,縮減為4月初基數的19.98%。
在5月11日至5月17日,武漢市總共進行了89.4萬次檢測,檢出無癥狀感染者69人,檢出率為每10萬人7.71人,為歷史巔峰總感染比例的0.15%,縮減為4月初基數的3.71%。
在5月18日至5月21日,武漢市總共進行了321.2萬次檢測,檢出無癥狀感染者92人,檢出率為每10萬人2.86人,為歷史巔峰總感染比例的0.08%,縮減為4月初基數的1.38%。
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武漢市的無癥狀感染者人群規模在飛速的縮小。
這里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首先,無癥狀感染者雖然有一定的傳染風險,但傳染能力非常的低,甚至可以說近似于零。。
之前我們無法找出無癥狀感染者,只能任由他們潛伏在人群,即便如此,依然沒有新增多少感染人數,甚至自愈的無癥狀感染者數量遠遠大于新增的無癥狀感染者。
然后,武漢市5月20日無癥狀感染者的檢出概率和4月1日相比,縮小了近99%。
我們可以據此判定出,在目前的防控水平下,依靠免疫力的自愈,每過50天人群中無癥狀感染者的數量,都會減少99%。
很多人覺得新冠病毒極其恐怖,觸之必死。
但根據目前的血清學調查,擁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數,大約是核酸檢測陽性人數的10倍。
全球各個國家的檢測數據,基本都一樣。
這表示10個被病毒感染的人,其中9個都會毫無癥狀,只有1個會發熱咳嗽去醫院求診,最終被檢測出核酸陽性。
而那9個人無癥狀的人,很多人只是感覺早上起來頭有點暈,個別人難受了幾天,然后就自愈了。
有人幾天就可以清除病毒,有人需要幾周才能清除病毒,有人需要四五十天才能徹底完成對病毒的清除。
但這些時間里,病毒一直被免疫系統死死的壓制,導致身體并不發病。
因為體內病毒含量低,所以這些人的感染能力也很低,近乎于沒有傳染力。
具備強烈傳染能力的,是那些發病的人。
那90%未發病的人,就是所謂的無癥狀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療的極少,絕大多數都自愈了。
他們擁有了對新冠病毒的抗體,但沒有發病,甚至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
只要徹底了解清楚了這個病毒,掌握了第一手的感染率數據,我們就會發現,新冠病毒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
雖然采用了混樣法,但這一波檢測的人實在太多,保守估計,這波普檢武漢市要花掉20個億。
但商業蕭條,給武漢市帶來的損失,哪怕一天都不止20個億。
這波大混檢,必然有個別漏檢,必然有個別假陰性,但這不重要。
因為大體的數據已經出來,武漢市的感染全貌已經非常清晰了。
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最好程度,還要好。
武漢市無癥狀感染者的數量正在急劇的減少中,每50天就會減少99%,而真正發病的陽性感染者,更是極度罕見。
殘存感染者的數量和病毒的傳播力,正在越來越弱,而且是急劇衰弱。
2個50天之后,那就是萬中無一了。
這波檢測之后,拿到了陰性的核酸結果,很多武漢市居民都喜極而泣,把自己的檢測結果立刻就發到了朋友圈。
刷屏了。
很多武漢人,做完了核酸檢測,才敢和家人團圓。
更多的武漢人,做完了核酸檢測,才開始和朋友約飯。
這些本來平平淡淡的幸福,對如今的武漢人來說,卻是那么的奢侈和珍貴。
但做完了核酸檢測后,武漢人又重新擁有了這份幸福。
武漢市,終于回歸到了正常的生活。
愿所有的中國人,再也不要經歷這樣的痛苦。
作者:一棵青木 來源:遠方青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