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EDG奪冠刷屏了,全網震動。
也就幾天后,一群年輕人奪得EDA冠軍的消息,卻被淹沒在狂歡之中。
圖|在11月4日結束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國際會議上,華中科技大學呂志鵬教授團隊奪得了全球冠軍,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4歲。
同樣是冠軍,一邊是滿屏的“EDG牛逼”,一邊卻無人問津。
這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情。
什么是EDA?
是“芯片之母”,不是有這么一句話么:“誰掌握了EDA,誰就有了芯片領域的主導權。”
美國正是利用自己的芯片霸權,緊緊地掐住中國的脖子。
這群少年不服氣,硬生生掰開一道口子。
而他們,本應該受到更多的喝彩。
這群少年就像是身后華中科技大學的縮影。
年輕、低調、神秘、艱辛。
藏在喻家山腳下默默耕耘,卻敢于在風口浪尖亮出寶劍。
連愛因斯坦都費解:
這是個什么大學?
1
低調之地
在江湖有這么一種說法,叫藏劍于鋒,說的就是華科吧。
華科有多低調呢?
武漢明明有兩個985高校。可一旦出了湖北省,武大依舊是那個武大,但華科卻沒有一點985的牌面。
頂著650分的高分才能上的大學,還要和親戚解釋,自己讀的不是三本。
可就是這樣的大學,在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第七,2020世界大學CS榜第八名,軟科排名位列第八。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中美貿易戰里與美國硬剛的兩大巨頭。海康威視三個創始人是華科的,華為兩個輪值CEO,也是華科的。
難怪坊間戲稱:“這是川普與武漢喻家山的一次戰爭。”
這里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是武漢唯一一家國家實驗室。
一個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幾乎撐起了武漢大半個光電子產業,從這里出來的年輕人,打造了中國光谷。
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造中心,攻克了不知多少“卡脖子”技術難題。
18位兩院院士,13位學者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35個學科上榜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即便是工科院校被人詬病的人文社科,在這里也絲毫不遜于人。
新聞傳播學是華科的驕傲,被評為A類學科,同時經濟學、法學、公共管理、哲學都是大佬云集、人才輩出。
1994年開辦的人文講座,邀請各界大佬傳授絕學,現在已經辦到了兩千多期。在最火爆的時候,學生連走廊臺階都擠不進去。
但她從來不說,只是默默做事。
就像同濟醫學院(注:這可是華科的)出來的吳孟超先生一樣。
圖 | 吳孟超院士
直到96歲,依然在為病人做手術。
醫院為了他的名譽和身體,盡量少給他安排手術。
他會像孩子一樣鬧意見,手術的數量太少了。
“其實我動作快,一會就好了,一個禮拜兩三臺有什么關系。”
即便已經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他也不愿做廟堂中的神,而要奔忙在手術臺上,他已經握過16000多名肝膽患者的手。
他說:“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術臺上。”
同濟醫學院一直是華科的王牌學院。
新冠疫情期間,醫學院附屬的協和醫院與同濟醫院,累計收治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接近5000人。
3.4萬醫護人員奔赴一線,堅守在15000張病患床旁邊。
但是這些,華科就是不說。
她總是在你不經意間,默默成了武林大咖,默默下山鋤強扶弱。
圖 | 源于微博--華中科技大學 ,王興聘攝©
2
森林大學
這樣低調的學校,就像小說里少年升級打怪的修煉之地。
大氣,隱逸,高手云集。
這里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大。
占地7000多畝,比武大校園大三分之一。
圖 | 源于bilibili -- 小白不菜 ©
什么概念呢?
你坐了五站地鐵,只是從華科西邊跑到了華科東邊。
因此武漢地鐵二號線就成了華科的最牛校車。
漫漫上學路,正好練就發達的腿部肌肉,和高超的小電驢駕駛技巧。
圖 1| 源于微博--華中科技大學,劉倩攝 ©
圖 2| 源于微博--華中科技大學,任可攝 ©
即便這里很大,校園里也不會有空曠的感覺。
修煉之地,那必是山水相和,叢林掩映。
這里種植了八十多萬棵樹,綠化覆蓋率達到了72%,有“森林大學”的美稱。
夏天的武漢是個火爐?在這里根本不用虛。
高大的樹林會遮擋刺眼的陽光,漏下斑駁的影子,你可以捧上一兩本武林秘籍——比如《微積分》,好好鉆研。
三月玉蘭花開,九月丹桂甜香,一年四季都望不到頭的法國梧桐。
吸一口空氣,功力簡直倍增。
與這些美景相比,華科的建筑就老實多了。
就拿東湖對面的武大來說,建筑中西合璧,古色古香,那叫一個美。
再看華科,所有的樓房都是四四方方的。
教學樓、宿舍、食堂,全都是按東南西北和一二三四排列命名,不張揚,不花哨。
主干道也是橫平豎直,規規整整,沒有多少彎彎繞繞。
簡直就是強迫癥的福音。
這里的建筑,就和工科生的性格一樣,兩個字,務實。
東九教學樓,曾是全亞洲最大教學樓,能容納2萬人同時上課。
西十二教學樓,現在的亞洲第三大教學樓,甭管你在這里讀書多少年,都有可能迷路。
圖 | 源于知乎--一只小苯環w©
每天,你都能看到無數華科人進出這兩大教學樓。
穿著運動鞋,背著雙肩包,手上提著保溫杯。
微積分,是他們早起的動力。
牛頓、萊布尼茲、傅里葉、拉格朗日,是他們夢里的情人。
交一份學費,上兩個人的課,寫三個人的作業,坐四個人的實驗。
屠龍少年,從森林出發。
圖 | 源于微博--華中科技大學©
3
屠龍少年
因此,低調的華科只相信兩個字:修煉。
沒有誰能夠王霸之氣一抖,就能學會絕世武功。
在這里,掛科率30%,每學期需要修學分30分左右。
由于老師的嚴格要求,這里的加權特別難刷。
一門課,從大二一直考到大四,甚至畢業了還要回來考。
學的不好,可是真的會本科變成專科的。
任你百般求情,任你平時和老師再熟,任你家長親自出面,這里的老師也從不放一馬。
每當你掛掉一門課,就會收到華科的貼心安慰:
“你能做的,豈止如此。”
所以學生們在圖書館刷,在24小時的便利店刷,在紫菘學生活動中心刷,坐著刷,走著刷,躺著也刷。
到了大學就輕松了?不,上了大學你也得刷題。
這可能就是那種家長會放心的大學吧。
直到畢業了,熬出來的學子們望著學校的紀念碑,感慨一聲:“大學四年頂個球。”
別看這些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帆布鞋的年輕人表面木訥,內里早已經歷了烈火的淬煉。
大學四年的沉淀,他們早已不是那個稚嫩的自我了。
互聯網江湖一直有著“華科系”的傳說。
微信、臉萌、faceu、PPTV、羅輯思維……這些都誕生于華科人手中。
華為四分之一的高管來自這里。以至于華為曾高調宣布:“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
在這里畢業,你往往會獲得十次以上的面試機會,收割一個又一個大廠的offer,最后“艱難”選擇其中一個。
根據QS2020全球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華科位于中國大陸上榜高校第七名,在雇主與學生關系這一指標中,排名世界第一。平均本科生簽約月薪達到了9448.85元。
所以華科男一度成為婚姻市場里的香餑餑。
當然少年的武藝不僅可以用來創業,還可以用來屠龍。
比如,80后王碩威。
22歲剛畢業,他就被選拔進入神秘的701所。25歲就打造航母,攻克世界級難題,32歲成為航母總師,直到2018年,大家才知道他的故事。
作為大國重器科研人,他的曝光率很低,網絡上甚至搜不到他們的姓名。
他是一個低調到塵埃里的人,如歸隱森林般鉆研科學,偶爾綻放出煙火,也只是微微一笑,接著埋頭苦干。
正如千千萬萬奮戰在航天、醫療、物理領域的華科人。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人生太過單調。沒有風花雪月,沒有浪漫主義。
但踏實自有踏實的可愛。
在他們眼中:卸掉祖國脖子上的枷鎖,才是真正的浪漫主義。
4
溫柔之鄉
當然,少年征服巨龍的路途自然少不了糧草的補給。
這就不得不對華科的食堂表示尊重了。
這里的食堂真的太太太太太多了。
有人說34個,有人說38個,也有人說41個,至今沒有一個官方說法。但無論是哪個數字,都足夠嚇人了。
年輕氣盛的學子總是喜歡立下“吃遍華科”的flag,直到畢業之后,才發現目標遙遙無期。
人氣王是百景園。八毛錢一根的油條,一塊五的熱干面,均價五塊的葷菜,讓你夢回十年前的物價。
西一食堂種類豐富,美食最為集中,二樓的炒菜非常貼心在窗口標上江浙風味、川湘風味、湖北風味的字樣,讓你幾步之間就吃遍大江南北。
即使在“后媽養的”的東區,個個也是性價比之王,絕不讓你的錢包過分干癟。
最主要的是,阿姨們特別熱情,手絕不會抖。
這么好吃又實在的食堂,論文答謝的時候不得把它們加上嗎?
這就是華科,學風嚴謹,呆板木訥,對待學生卻意外的溫柔。
新聞傳播學院校友曹林曾在演講時說過這么一個故事:
“我想起當年辦校園報刊《大學新聞》,又是批評教授,又是批評一些校園管理規定,引發爭議,甚至帶來一些麻煩。
幾個教授頂著壓力保護著學生,把可能被‘大帽子’嚇得戰戰兢兢的學生緊緊地護在身后。
我還記得吳院長在學院大會上力挺學生時說,我們教授們應該反思,是不是學生所批判的那種水貨教授、只會抄材料編教材誤人子弟的教授?”
我們在社會上如履薄冰,生怕說錯一句話,犯錯一件事。
在校園里,我們便不用這么怕了。
圖 | 源于微博--華中科技大學,邵嘉逸攝©
大學嘛,就像一個知道你幾斤幾兩、你在他面前裝不了、說錯話沒事、說錯話還會給你鼓掌的朋友。
寬容年輕,寬容個性,寬容年輕人的沖動和激情,那里面包含著無限的溫柔。
一篇刷屏的博士論文致謝說: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苦,才把這份論文送到你的面前。
我們中哪個不是這樣?我們多數都不是天選之子,而是靠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大城市扎下了根。
我們踏實努力,默默讀書,才成為那個屠龍少年。
圖 | 源于微博--華中科技大學,單抒文攝©
當我們走出外面,認識了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思考,看遍了世界,于是也更愛這個讓我們魂牽夢縈的森林大學。
母校待我如此溫柔,我待母校應如是。
根叔不是說了嗎?
母校是什么?
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
文章來源于國館 ,作者希古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