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這兩天,有人要我聊聊美國加息的事。
說實話,這件事你越是去琢磨細節,就絕覺得詭異。
因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態度,變化得實在是太快了。
還記得2020年時,這哥們是怎么玩的嗎?當時他說會無限量QE,所以他得了個“鴿王”的美譽。
之后美國通脹不斷上升時,他又怎么說的?
他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兩人,異口同聲,說美國通脹是暫時的。耶倫更是信誓旦旦,說到了2022年6月,通貨膨脹就自動降下來。
弄得全世界都覺得:美國短時之內,不會退出量化寬松。
而且,按照歷史經驗,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步調是比較慢的,往往會“一步三回頭”。
比如說上一輪貨幣轉向,美國2013年就開始放風,一直放到2015年,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加息。后來加息,也很緩慢,一直到2018年才完成整個過程。
否則的話,也不會有“加息周期”這種說法。
但最近這次的表態,實在太令人覺得意外了。
鮑威爾瞬間變成了“白眉鷹王”,而且“鷹”得實在出乎意料,在利率決議后的發布會上,不但暗示3月份將開始加息,還居然說不排除在每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都加息的可能性。
這就太狠了。
一是緩沖時間短,之前都是長達一兩年,讓市場有充分預期,美國才開始加息,這次倒好,連頭帶尾,就給了5個月時間。
二是暗示的加息頻率太快。
要是真按照他說的,每次每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都加息,那光2022年,就得加息7次。
雖說確實有機構這么判斷過,認為今年真可能加息7次。
但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這已經不怎么像管理經濟,反倒像是來個開心大冒險,贏了就贏了,要是輸了呢,那就徹底涼透了。
和美聯儲之前的風格,根本是南轅北轍。
事出古怪必有詐。
鮑威爾這番表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美國經濟確實到了重病必用猛藥來治的地步了,甚至可以說得更極端一點,他們是準備“死馬當活馬醫”了;
第二、另一種,他們在繼續撒謊。
去年他們不斷鼓吹通貨膨脹是暫時的,就是在撒謊。
這幾年美聯儲一直在撒謊,甚至可以這么說:他們已經撒謊成性,早就完全不可相信了。
但不管那種可能,它必然有個“定海神針”:利益。
美國人只會選擇對它最有利的那種可能。
這就是鐵律。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事情的判斷,就不會陷入迷茫,就不會被美國人的不管是謊話,還是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所迷惑。
我們先從一個最基本點聊起:為啥一聽說美國加息,全世界都擔心?
原因很簡單:資本都是逐利的,天然就會往利率高的地方流動。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美國一加息,美元就會回流。
美元一回流,世界上很多國家就尷尬了:美元是世界貨幣啊,它回流后,會導致本國外匯儲備耗盡,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
這么打個比方吧。
有很多塊莊稼田,通過水渠,和一個大湖連著。
湖水水面很高,水源源不斷地,通過水渠流入莊稼田。因為常年水源充足,莊稼不需要發育很龐大的根系,就能滿足生長需求。
有的莊稼,為了讓枝條和葉子更好地生長,甚至索性連根都不長了。
大湖就是美國,莊稼田就是世界各國。
突然間,大湖水位下降了。
作為這些莊稼田的管理者,你會怎么辦?
基本就只有兩招:
第一招是揮動鐵鍬,把水渠堵上,讓已經流進來的水,不要流出去;
第二招就是想辦法,把湖里的水抽到田里來。
第一種招數,叫外匯管制。
辦法簡單粗暴,也很有效,但有個問題。我前面講過,資本都是逐利的,它最希望的環境就是約束越少越好,哪里有利益,就趕緊奔哪里去。
在現實操作中,只要農田的主人手里拿了把鐵鍬,很多資本就得停下來,掂量掂量:進這塊田的好處,是不是足夠多?
有些覺得好處夠多,還是會選擇進。
有些呢,就不見得了。
為了吸引資本進來,為了發展本國的經濟,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國家,不會選擇手里拿把鐵鍬。
而且,大湖的主人也比較霸道,他規定死了,如果哪個國家敢不扔掉手里的鐵鍬,那我就關上閘門,不讓一滴水流進你家田里!
這么一來,大部分國家就算本心是想要拿把鐵鍬的,左右上下權衡考慮后,還是決定不拿鐵鍬,而是開放本國的資本和金融市場。
大湖有水時,它們自然是過得滋潤的。
但萬一大湖管理者決定降低水位,這些國家會非常抓瞎,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把湖里的水抽到田里來。
也就是跟著美國一起,同步加息。
這種同步加息,對一個國家來說,危害性挺大。
比如說,有的國家正在大發展過程中,這段時間非常需要投資、需要錢,國家本應該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結果國家跟著美國人去加息,貨幣政策緊縮了,很多已經鋪開的工程可能變“爛尾”,很多欣欣向榮的行業,可能徹底垮掉。
國家經濟會倒退很多年。
但這還算好的。
還有的國家,就像我上面說的那種索性連根都不長的莊稼,當美元流入時,看上去一片繁榮,如果扒開看看,就會發現這個國家到處都是泡沫。
從以往經驗來看,美國的加息,是沒底的。
這兩種國家,不管是什么性質的,到最后,往往都會堅持不住,都會外匯儲備不斷地減少,美元大幅流出,人民對本國貨幣失去信心,極端時甚至有人拼命去搶購美元,飲鴆止渴,進一步推高美元價格。
至于結局,也都差不多:到了最后階段,都會出現股市、匯市、債市“三殺”的情況。
而且一國的危機,會很快蔓延到另一國。
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最初發生在泰國,很快就沖擊到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然后再沖到韓國、日本。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在最危急時刻,為了拯救國家的經濟,有200多萬韓國人走上街頭,排隊捐獻黃金、美元和值錢的實物,總金額高達10億美元。
亞洲金融危機時,韓國人捐獻黃金
當然,就算韓國人掏盡黃金,其實也沒擋住金融危機。
整個亞洲金融危機,真正迎來轉機,其實還是靠了中國。當時國際炒家瘋狂阻擊香港,尤其那位現在大名鼎鼎,搞顏色革命的索羅斯,結果在關鍵時刻,中央政府出手,讓索羅斯鎩羽而歸。
之后香港情況穩定下來,之后其它國家也逐步穩定下來。
也正因為如此,國際炒家只薅到了一半的羊毛,而不是意想中的全部,索羅斯甚至在香港還虧了錢,所以他才會對中國那么仇恨。
他控制下的不管是NGO,還是各種媒體,之后不斷地造中國的謠,干各種針對中國的事。一方面固然是在他眼中,中國體量極大,能咬到一塊肉,勝于干翻很多小國;另一方面呢,當年阻擊他襲擊香港,也確實是結下了梁子。
明白了這些,就知道美國加息,對中國會產生什么影響了。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美國加息,會導致資本外流。
只要能頂得住資本外流的壓力,就什么問題都沒有。
在這方面,中國有極大的優勢。
首先,中國恰恰就是個手里拿著鐵鍬,國外資本還愿意涌入的地方。
2020年,中國涌入的FDI就達到1734.8億美元,全球第一。
原因也很好理解:中國的市場規模太大了,資本實在經受不住誘惑。
但進來了,想要在合法的情況下,如同在一些小國那樣,突然間大規模地蜂擁而出,恐怕很難做到。
其它辦法呢?現在正在未雨綢繆,筑牢防線。
不妨看這條新聞:
所以,這是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另外,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還有著世界排名第一的外匯儲備。最近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一組數據,截止2021年12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了32502億美元,是6年來的新高。
我前面說過,想要通過加息來薅一個國家的羊毛,必經的一條途徑就是耗盡它的外匯儲備。
這里不妨吹個牛:這件事,地球上沒一個國家能做得到。
所以中國的城墻,是足夠厚的。
說到這里,可能有朋友要問了:那么為啥美國人一說要加息,我們的股市就變綠呢?
這也很正常。
大家不妨去想想,上一次美國加息是什么時候?
2015年,當時發生了什么?
如果老股民,一定對當年熔斷、動不動就來個千股跌停,一開盤就直接把價格打在跌停價,一整天都賣不出去,天天指望國家隊救市,印象極其深刻。
更別說,2008年時,也有過這么一次。
所以有部分人、部分資本,肯定會產生慣性式的思維。金融市場這東西,本來就是很容易產生放大效應的,只要一點點人慌了,就會顯得很大。
所以,依照常規的加息套路,想要來對付中國,那是沒用的。
那么就只能走非常規的套路了。
這又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輸入通脹。
這方面中國是有弱點的,尤其在兩方面,一個是能源,像石油、天然氣啦什么的,另一個方面就是糧食,雖說主糧是夠的,但副食呢,比如說大豆,就不見得了。
所以2022年,還是要關心能源價格,還有大豆、玉米之類的價格。
這兩方面的價格,又是聯在一起的。
我之前就說過:整個世界,除了中國還在用煤炭制造尿素外,其他國家用的,基本都是天然氣。前段時間,歐洲、美國甚至東亞一些地方出現了能源荒,尤其是天然氣荒,新聞都說是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問題,這個理由很牽強。
因為真正受疫情影響的,應該是服務業,尤其是那種只有通過人和人之間交流或者比較密切接觸,才能產生利潤的行業,比如說旅游業、餐飲業、影視業這種。但油田、天然氣田,對人和人之間的接觸,要求好像不是太高吧?
輸氣管道
所以這件事就很怪。
而且,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對能源問題。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嘴上喊得很響,實際做得很少,比如說動不動就喊話,要能源生產國加大產量。其實美國如果覺得這件事很重要,它手頭有的是牌,比如說它可以威脅制裁啦,或者對海灣地區的國家做點什么,但美國非常奇怪,它僅限于喊喊,卻什么有實質性意義的事都不做。
感覺它似乎想要制造一個聯動:能源荒導致化肥荒,化肥荒再導致糧食荒。
這種輸入性的通脹,是我們要提防的。
第二種,就是很多人懷疑的,制造動蕩,把當地的美元趕回去。
我這段時間,已經講了不少美國和俄羅斯在烏克蘭對峙的事。
這件事情的發生,有多重原因。
但在客觀上,確實起到了推動世界能源價格上漲,外加歐元指數下跌的效果,近期美元指數上漲,很大程度上就是歐元貶值所推動的。
這方面日元所起的作用,近期幾乎為零。
這聊得比較多,就不詳細展開了。
還有一個地方,也在發生沖突,雖說規模比較小,卻也引起了世界能源價格的大規模變動。
大家都知道,在阿拉伯半島有個國家叫也門,這些年一直在發生內戰。前些年有部電影,講怎么撤僑的,名字叫《紅海行動》,那個戰亂國家的原型其實就是也門。
中東地圖(注意也門的位置,以及也門和阿聯酋之間的距離)
也門有一支武裝,名字叫胡塞武裝,它也是非常奇怪。
這里稍微講一下,也不展開。
按照美國人的說法,它應該是伊朗人支持的,算伊朗的小兄弟。
但在實際操作中,它的表現總是叫人充滿疑惑,首先這支武裝其實由一群拖鞋黨組成,面對的又是海灣各王爺國的聯軍,王爺國的軍隊雖說有些操蛋,但至少武器是不錯。
但胡塞武裝不知怎么回事,總能得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武器,和王爺國打得有來有往。
胡塞武裝是一支標準的拖鞋黨
美國人說是伊朗給的,但它們隔得挺遠,紅海又是那么窄窄一條,美國軍艦又三天兩頭在那里穿梭,伊朗人怎么這么神通廣大,能把武器送到,這就很神奇了。
胡塞武裝搞的重大行動,時機選擇也非常怪異,總是恰到好處。
比如說,美國要搞伊朗時,它就會導彈襲擊美國海軍軍艦,當然是打不沉的了;比如說沙特有點讓美國人覺得不爽,不用多久,胡塞武裝肯定會擊落沙特一架飛機或者炸了它某個地方。
最近它就隔了上千公里,用導彈打了阿聯酋好幾次,專打石油設施,弄得國際油價在跳。
所以,這事疑點也非常多。
如果光這些事,對中國來說,問題不大。如果美國加息的同時,又在中國周邊制造事端,那就會比較麻煩,有可能引起資本較大規模地外流。
現在只怕烏克蘭是虛晃一槍,最后美國金融戰的最終指向,還是中國。
當然,以上的分析都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美國在極限狀態下,孤注一擲,在貨幣金融領域對中國進行超常規的打擊。
這種孤注一擲,對美國來說,屬于棋行險招,很容易招致反噬。
比如說,假如正如鮑威爾所稱,今年要加息7次,美股必定倒霉,說不定會崩掉;美元能不能保住,也很難說;更何況,還有一個美債的事。
如果因為美聯儲激進的加息,導致美國自己出現股、匯、債三殺,那美國霸權也就到頭了。
所以美國敢不敢行此大險,用幾乎接近自殺的方式,來換取一點勝利的可能,目前沒有答案,也還得繼續觀察。
2022年,整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
目前只有一點是確定的:中國目前手里的牌,比美國多。如果真如上面所分析的那些極端情況一樣,美國行險招,贏面也不大,輸到脫褲子的可能性反而要大得多。
這些事,現在沒有答案,只能邊走邊看。
作者:S叔 來源:史客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多家美國航空公司聯名上書,為何唯獨美國5G會干擾航空高度計?
2022-01-27中國或將要為持有美債向美國倒貼利息,美媒:或將清零美債,羅杰斯:付出代價
2022-01-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