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網友們津津樂道的"獵豹"其實位于速度滑冰的比賽館——"冰絲帶"中國國家速滑館中。當晚舉行比賽的是首都體育館,其中并沒有設置獵豹。

中國隊短道速滑奪金,全網掀起“感謝獵豹”熱潮。圖自網友表情包
7日進行的北京冬奧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率先沖過終點的匈牙利選手因犯規判罰被取消資格,中國選手任子威和李文龍分獲冠亞軍。全網沸騰之時,眾多網友發起“謝謝‘獵豹’”活動。大家以為是這臺名為“獵豹”的4K高速攝像機完整拍下比賽全程,才揪出了對手在高速行進中難以被發現的“小動作”,讓中國隊得以憑借強勁實力和踏實干凈的競技精神摘金。
但實際上,當晚舉行比賽的首都體育館中設置的并不是“獵豹”攝像機系統,而是40臺4K攝像機陣列和3臺8KVR相機。而這兩者都只起到電視直播鏡頭的作用,其拍攝下的影像內容并不用于裁決。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日報道,央視總臺技術局轉播二部特種設備科負責人趙偉澄清稱,“獵豹”等只是電視直播特種設備,短道速滑比賽中采用獨立的仲裁攝像系統,昨晚短道速滑的兩個判罰也基于該視頻系統。“讓我來看看誰敢犯規!”昨晚,隨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決出勝負,眾多網友都紛紛感謝起了一個名為“獵豹”的超高速4K軌道攝像機系統。因為就在眾人糾結究竟匈牙利選手劉少林是否犯規的當口,有多個不同角度的鏡頭明確顯示其在終點時出現攔臂等犯規行為。直播中,現場裁判在觀看視頻后做出裁決,判劉少林犯規取消資格,干干凈凈比賽的中國隊捧回金牌。網友們將這份功勞記在了“獵豹”的頭上,以為是它拍下的現場畫面被用于裁判裁決。網友口中的“獵豹”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歷時5年研發出來的一款特種攝像設備,專門用于冬奧會速度滑冰賽事的轉播工作。據央視網報道,該系統由陀螺儀軌道車和360米長的U型軌道組成,擁有“獵豹”般的速度。在冬奧會速滑比賽中,運動員速度可達到每秒15至18米,約等于時速50公里,而頂尖運動員速度可達時速70公里。而獵豹設計技術標準能達到每秒25米,約等于時速90公里,能做到全程緊跟賽場選手們。同時因其4K高清捕捉技術,連選手們的微表情都能清晰捕捉。
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根據直播需要,實現加速、減速和超越等動作,從而更加靈活和隨意地捕捉速滑比賽中的各種場面。2021年3月在“相約北京”的測試賽上,獵豹首次亮相就驚艷無比,它緊跟在400米跑道上風馳電掣般飛奔的運動員們,一舉一動均逃不出它的眼睛。但實際上,網友們津津樂道的"獵豹"其實位于速度滑冰的比賽館——"冰絲帶"中國國家速滑館中。當晚舉行比賽的是首都體育館,其中并沒有設置獵豹。而在首都體育館中,其中布設的是40臺4K攝像機陣列和3臺8KVR相機,這些鏡頭拍攝下的畫面會被用于“冰雪項目交互式多維度觀賽體驗技術與系統”。比賽開始后,這些4K攝像機將同步開始工作。由于有軟件控制,多臺攝像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拍攝參數同步、極速對焦,精準捕捉運動員動作細節等功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指哪看哪”。高清攝像機拍攝的視頻素材首先被傳送到圖像處理引擎中,經過芯片處理后,形成多維度視頻數據,繼而充分利用5G網絡“低延遲、高吞吐”的能力,傳輸到電視/PC/手機等用戶終端。如此一來,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子彈時間”式環繞鏡頭,還可以自由選擇觀賞角度、進行放大縮小,儼然成為自己的“導播”。但無論是獵豹還是攝像機陣列,這兩者都只起到電視直播鏡頭的作用,其拍攝下的影像內容并不用于裁決。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日報道,央視總臺技術局轉播二部特種設備科負責人趙偉澄清稱,短道速滑比賽中采用獨立的仲裁攝像系統,與“獵豹”這類電視直播特種設備不同。他介紹道,仲裁攝像系統大多包括多機位視頻記錄和慢動作重放系統,通過固定攝像機精準拍攝,記錄每個運動員或者每一圈比賽信息,能夠以慢動作模式細致分析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昨晚短道速滑的兩個判罰也正是基于該視頻裁判系統。
(來源:觀察者網,轉編自“科工力量”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