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一點,武漢市有關部門發布了3位新冠陽性病例的處置報告,有細心網友很快發現,這三人前幾天同時參加了一個名為“如新化妝品公司”組織的員工培訓。
因為這3個人的常住地址都在北京,有網友就發微博提醒,雖然北京已經十幾天沒有出現新確診了,但是否有必要也做個復查呢?
結果今天上午11點,北京就公布了新增4名新冠陽性病例,居住地包括海淀、西城、豐臺,也都是2月17日-20日期間在外省參加了某公司培訓班。
北京官方通報中雖沒有指名道姓說出“如新”這個名字,但據披露的具體流調信息,不管是媒體還是網友,都已經把它們放到了一起。
與此同時,微博上有越來越多網友站出來,說這家名為“如新”的直銷公司其實一直干得是傳銷的事兒。
這其中不乏有人現身說法,以自己媽媽上當受騙舉例:
這家公司在武漢培訓班的大合影,也在微博上被網友扒了出來。
我順著這些線索往下查,很快就發現了這家公司的“輝煌”過往:
不僅曾因為拿果汁給人治病導致過人死亡,還曾被《人民日報》連發3篇報道揭露用“傳銷”“洗腦”“豪車豪宅成功夢”等手段把人騙得傾家蕩產。
但神奇的是,這家美國公司不僅當時就回懟了《人民日報》,之后繼續丑聞不斷,直到今天都活得好好的——以至于不是因為產生聚集疫情,很多人都忘記了它的存在。
據如新公布的2021全年業績報告:
中國區是它的全球最大市場,2021年業績為5.6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
中國動態清零政策靠的是人民的積極配合,強有力的政府保障,以及千千萬辛苦的醫務工作者共同努力才維持住的,不是不可以產生疫情,但如果是因為涉嫌“傳銷”這種事情的話,民眾必然是無法接受的。
微博上已經有很多網友在質疑為什么不選擇線上開會,以及,人群這么密集的會是否違反了防疫政策?
據上游新聞記者電話咨詢,酒店負責人的給出的回應是超過50的人聚會需要向派出所報備。
而“央視新聞”報道中,如新培訓會共有66名學員參加,是否是按規定報備了本次集會,是一個未知數。
這場培訓會議的具體內容,也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如新這家美企來到中國后做了不少喪盡天良的事情,倒是確定無疑的。
2014年1月7日,人民日報社記者在北京朝陽區附近的一間工作室里,見到了如新的經銷商,這位經銷商熱情洋溢地邀請記者加入。
然而,當記者稍微流露出點意愿時,就被告知必須得先買500元的如新產品“開卡”,才能成為見習直銷商。
這里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以后拿不準對方是直銷還是傳銷時,這就是一個判斷標準。
《禁止傳銷條例》明確規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傳銷行為。
讓記者目瞪口呆的操作還在后面。
這個人介紹說,如新內部把直銷商分為了7個等級,根據產品銷售數量和發展下線人數不同,稱號從“見習”到“寰宇領袖”不等。
在保證自身營業額不低于每月1萬的情況下,每發展4位下線就自動晉升一級,發展16人以上就成為了“寰宇領袖”。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收下面6級的營業額提成了。
在我國一般認為大于3級就屬于傳銷了,如新是這個數字的整整兩倍。
屬實是離大譜了。
為了拉攏記者,對方頻繁提問“你想不想半年就掙100萬”,甚至還憑空捏造了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過“直銷是現在的趨勢,是國民擇業的最好機會,無數人定會在這個行業中成功”。
不僅如此,記者竟然還在對方口中聽到了人民日報曾對他們進行過“新聞報道”的消息。
直銷商說,《人民日報》曾一天刊發過四個整版給如新,同時還拿出了一張顯示《人民日報》頭版“報道”其技術的圖片,稱“我們公司的模式不會有問題,這些報道就是證明”。
但這次巧了,李鬼碰上李逵了。
記者一眼就看出了貓膩,回去一問果然是如新自己“PS”的。
原來他們是去人民日報廣告版面上買了個廣告,然后發完廣告自行把廣告和報頭拼接起來,做了個“山寨”頭版頭條。
被如新坑進來幫忙站臺的不僅有媒體,一些高校教授也躺槍。
在如新公司宣傳冊上,寫著其擁有的抗衰老科學顧問團中匯集了全球頂尖科研人士,有多位中國教授參與其中。
可記者聯系到名單里的上海復旦大學曹世龍教授時,對方卻說,“我已經退休了,一直沒給他們做過什么。”
香港理工大學郝喬治教授也聲稱,“雖然有顧問的頭銜,但從2011年起,一直沒參加過如新或顧問團的會議。過去3年間,與如新也沒有任何聯系。”
“但是我的名聲卻被用來推銷我曾經強烈反對的產品和運作方式。”
現在還掛在如新官網上,號稱王牌的ageLOC技術,當年以可“重設老化相關的基因”“回復年輕狀態”為噱頭。
宣稱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結果記者去檢索,發現沒有任何一篇論文出現過“重設基因”這個詞。
此外,記者在商務部直銷管理信息系統查詢發現,如新(中國)當時受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產品只有84種,直銷商處卻給出了104種,比商務部批準的多了20種。
自我吹噓,給自家產品“造神”只是第一階段。
見完這位經銷商4天后,記者受邀參加如新公司在北京郊區舉辦的一場“洗腦大會”。
那場大會從全國各地來了將近2萬人,現場燈光閃爍,音響雷動。
在精英表彰、現場訪談等環節中,被表彰的人依次走上講臺,大聲嘶吼并帶領著全場吶喊口號。臺下2萬人手持玩具手掌跟著鼓拍,氣氛狂熱。
場面跟前陣子記者臥底“文峰”年會那段視頻有一拼。
同時,知情人士還向記者介紹,如新公司幾乎每天都會有類似的聚會或培訓課程。
重點是向成員們宣揚公司事業理念,要求成員們落實任務,包括“每天看書”、“聽碟”、“定期參加系統聚會,每會必到”等。
當時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胡江公開評論,這種行為已經涉嫌了精神控制,俗稱“洗腦”。
《人民日報》用3篇文章報道了這一事件,輿論發酵后,如新公司卻只做出一個傲慢的回應:
“出現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含有不準確和夸張的內容,并不能反映如新在中國的業務活動。”
《人民日報》的文章確實不能完全反映如新的惡劣,很快就有一位直銷商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19年3月2日,被洗腦的34歲的如新業務員林麗(化名),在感冒高燒后,因相信喝如新果汁能“排毒”,拒絕就醫治療,最終因肺部嚴重感染引發器官衰竭,不幸離世。
據林麗老公蘇偉介紹,妻子自從跨進如新這個圈子后,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一向溫柔顧家,干如新后每天半夜才回家,連孩子去幼兒園都不送,只為了賣產品。”
但林麗在如新的兩年里,實際并沒有賺到錢,自己還買過20多萬元的產品。
蘇偉回憶說,林麗的兩個導師曾兩次面見蘇偉,想拉他一起做,他們宣稱85%的藥品都是無效的,你要是真愛你的家人,就該讓他們遠離醫療。
“我朋友的兒子,被診斷為肺癌,化療都不管用,吃我們的產品,半年好了。”
“打胰島素就是傷害胰島就是掩耳盜鈴,換器官都是徒勞,不如吃(如新)產品來的實在。”
“我們認為食品和藥品是幫助我們健康的,這是我們被騙的最久的謊言,其實它們都在損害我們的健康。”
蘇偉覺得太扯淡了,但三番五次勸妻子,被洗腦的對方卻根本聽不進去。
2019年2月,林麗生出滿身皮疹加發燒,蘇偉在外地出差,怎么勸她去醫院都不去,只是涂如新的蘆薈膏產品。
在發燒的第一天,林麗發過一條朋友圈:“終于回到家了,抗了一天的發燒終于可以解決了,每次都是你幫忙,睡覺,明天復活”。配圖是如新的g3果汁。
這款g3果汁全名為g3活能飲品,當時在如新官網售價690元一箱,里面含10袋120毫升果汁,平均69元一小袋。
在“老師們”的口中,這是一款治百病甚至治癌癥的產品。
中間幾天蘇偉又勸過妻子幾次。但林麗依舊不聽,甚至伴隨著癥狀越來越嚴重,她開始加大服用產品的劑量。
“最嚴重的時候,她把膠囊里的粉末倒出來,伴著果汁一起喝掉。”
最后一天蘇偉跟妻子視頻的時候,發現對方“臉色變了”。他急忙打電話給自己弟弟,強行把林麗送去了醫院,但悲劇已經無可挽回。
看著還在上幼兒園的可憐兒子,蘇偉當時就突發心絞痛。
更離譜的事情還在后面,當蘇偉在律師的帶領下找到如新公司時,對方態度強硬地表示:
“導師、上線是她個人行為,但她的個人行為并不代表如新公司,我們在進一步核實這些問題。”
之后是在強大輿論攻勢下,如新才下架了這款產品,同時再次聯系蘇偉達成了私下和解。
林麗并不是受害的個案。
據《華夏時報》報道,北京胡女士曾有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史。2013年10月,她從如新北京分公司購買了一套某減肥產品和5瓶某膠囊,在購買產品時她特意詢問腎臟疾病是否能夠使用該減肥產品。
被告知,“沒有問題。”
但在服用產品后,胡女士卻癥狀加重,被診斷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局灶增生性IgA腎病伴惡性高血壓病腎損傷、慢性腎臟病急性加重、腎性高血壓等。
最終通過起訴,也只獲得了部分經濟賠償。
如新在進入中國前就已劣跡滿滿。1991年,美國有6個州的司法機關對如新展開調查,判定其夸大產品功效和經銷商利潤,被罰123萬美元。
1997年,FTC指控如新公司對其減肥、促進肌肉生長等產品不實宣傳,如新再次交出150萬美元罰款。
可遺憾的是,2019年林麗事件后,上海工商局加在一起才罰了如新38萬元。這是否也是現在如新還能一年從中國取得36億元“業績”,生意越做越好的原因之一呢?
今天下午我到如新官網上看了看,當我把果汁二字輸入搜索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款名為g3的果汁不僅依舊在賣,甚至還悄悄漲價了。
在百度“如新”貼吧中,我也看到現在依然有人投了幾十萬,在發帖指控如新“套路深”“夸大宣傳”“傳銷”的內容。
不知道還有多少沒被曝出來,幻想著“半年賺100萬”,最終被如新一步步把家底掏空的人?
被直銷坑了維權難是個普遍難題。
幾乎所有直銷商都曾被消費者不斷訴訟過,但是沒有一家被撤銷牌照。一旦出事,直銷商可以毫不費力地說:
很遺憾,這些人都不是我們的員工,跟我們毫無關系!
推銷員只是直銷公司的“會員”。他們沒有簽過勞動合同,連臨時工都不算。
不知道產生聚集疫情后,這家公司負責人會不會也站出來說是“會員”自發組織的,跟如新毫無關系?
最新報道顯示,武漢累計新增的14例陽性,有13例是如新的培訓班學員,1例是學員的家屬,全部跟這場聚集有關。
我不知道這群參加培訓的人是否看過林麗的故事,但因為這樣一家公司確診新冠,是不是有點太不值了呢?
這些人中有的可能不僅被欺騙,甚至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希望變了味的“直銷”有一天將不再是人民的夢魘。
參考資料:
《揭跨國公司如新的宣傳謊言》,發布于“人民日報”
《再揭“如新”騙局:涉嫌傳銷、洗腦》,發布于“人民日報”
《三揭“如新”騙局:在美國屢遭處罰》,發布于“人民日報”
《一名如新業務員離去的25天:家人最大的遺憾是讓她做如新》,發布于“健康時報”
作者:酷玩實驗室 來源:風聞社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