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周力:對2024年國際形勢的回顧與2025年的展望
點擊:6220  作者:周力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4-12-25 09:08:48

 

1.jpg

 

很快我們將迎來2025年的鐘聲。2024年的國際形勢可以說是冷戰結束后最為緊張的一年。整整一年,它都處于動蕩不定、變亂交織、和平遭到破壞和威脅、全球化多極化同反全球化單極化的矛盾加劇甚至激化這樣一種態勢。至少有十點比較突出的表現。

第一點,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沖突多點爆發。烏克蘭危機已經超過1000天,至今看不到停火談判的跡象。拜登政府及英德法等歐洲盟友鼓勵烏克蘭將其提供的中程導彈射向俄羅斯境內縱深地區。俄軍隨后在實戰條件下向烏克蘭發射了代號為“榛樹”的新型試驗型中程導彈,普京強調今后還將進行測試并批量生產。德法英意西波六國領導人和歐盟高級代表共同簽署柏林宣言,承諾將在軍事、經濟和安全方面為烏克蘭提供持續支持和特殊關照。俄烏戰爭由此進一步復雜化。巴以自2023年10月發生沖突以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共造成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等地至少1.3萬名巴勒斯坦兒童死亡。總死亡人數超過4.5萬人,還在不斷增加。這比10年來俄烏沖突雙方平民死亡人數多得多。還有以色列同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同美英聯軍以及以色列軍隊的激烈對抗。最近敘利亞戰火再起,敘反對派武裝和極端組織突發大規模襲擊,推翻了合法選舉產生的阿薩德政權。布林肯承認美國一直同被聯合國安理會認定為恐怖組織的敘利亞“沙姆解放組織”保持著接觸,并考慮單方面解除對這一組織的制裁。

同轟炸、流血、死亡、相互指責相關的各種信息,每一天都在世界上傳播著。人們不時聽到有關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到來的聲音。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多次呼吁相關方停火談判,多國參與勸和促談。但大家都看到了,無論是俄烏戰爭,還是巴以沖突,不僅絲毫不見減弱,而且還有升級的趨勢。因為戰爭的紅線一次次被突破。整個國際社會都看到,每當俄烏雙方提出可以考慮和談時,美國國會便通過對烏新一輪軍事援助,支撐澤連斯基繼續打下去。巴以沖突爆發后,安理會就八份決議草案付諸表決,只有兩份草案得以通過。在此過程中,美國共四次行使否決權。顯然,說美國一直是各場戰爭的助推器,是毫不夸張的。

第二點,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勢力十分活躍,暗殺行動不絕。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領導人哈尼亞今年7月在德黑蘭被暗殺,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乘車外出遭不明身份槍手襲擊,就連特朗普本人也未能幸免暗殺行動,且在三個月內發生三次。12月17日,俄軍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司令在莫斯科被炸身亡。不僅如此,俄羅斯、巴基斯坦都發生了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在德國、法國、奧地利和英國,則往往是獨狼式襲擊。9月19日在黎巴嫩發生的3000多個傳呼機和對講機瞬間同時爆炸,震驚世界。在人們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的電池中放置炸藥,將恐怖主義推向了一個新的高點。

所有這些,都一再說明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建立一個不可分割的國際安全架構,有多么重要和必要。應對全球安全挑戰的長久之道,在于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重視彼此合理安全關切,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第三點,全球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選舉,成為歷史上民眾參與選舉最多的一年,覆蓋全球近一半人口。選舉的結果,連任也好,換人也好,都將根據形勢發展和自身訴求對本國政策作出相應的調整,并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國際和地區局勢的發展。這就是一國選舉的國際意義。普京、馬杜羅(委內瑞拉)、拉馬福薩(南非)連任本國總統;印尼、墨西哥、越南、格魯吉亞、斯里蘭卡、新加坡、泰國、日本、英國還有美國等等迎來了新元首或新政府首腦;印度總理和孟加拉國總理留任,但后者隨后被推翻;歐洲議會選舉,馮德萊恩再次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
這次美國大選,兩黨競爭激烈到何種尖銳程度,全世界有目共睹。在美國歷史上,總統隔過一輪再次當選的事例不多,充分說明美國國內政治斗爭的尖銳性和復雜性。特朗普信誓旦旦重返總統職位,勢必會變本加厲地推行所謂“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那套政策主張,這對美國、對世界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進入12月,韓國、法國和德國還發生了要求本國領導人下臺的意外事件,導致這些國家政壇陷入混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涉嫌貪腐出庭作證,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以被告身份出庭作證的在任總理。巴黎和柏林一直被視為歐盟的權力軸心,但現在因法德兩國缺乏強有力的政府而無法作出重大政策決定,歐盟可能會面臨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困境。

第四點,美國、北約和俄羅斯的軍備競賽以及他們相互間的核威懾都達到冷戰后最高點。一方面,軍火工廠24小時開工制造武器彈藥,原本與軍工股保持距離的投資資本也開始流入這一領域。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統計顯示,2023年全球軍費開支比上年增長9%,達22000億美元。來自各國的訂單讓軍工巨頭的收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美俄都放棄了原先承諾的對戰略核武器加以相互約束的協議。美國分別向日韓承諾將動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一切能力使兩國免受攻擊。普京批準了新版核學說,強調在俄主權或領土完整受到威脅(包括白俄羅斯)時可使用核武器。

20世紀80、90年代開始的世界裁軍進程,不知不覺又轉變為擴軍進程。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強調,增加北約部隊的人數和裝備,是他的首要任務;第二任務就是支持烏克蘭對俄作戰。普京在俄今春征兵15萬的基礎上,決定再完成秋季征兵13.3萬的任務。此外,雇傭軍堂而皇之地走下戰場大開殺戒。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頻頻亮相于戰場。我們還要看到,在人們廣泛討論的強化民用產品的產業鏈供應鏈之外,在世界市場上還活躍著軍火產品的產業鏈供應鏈。

第五點,全球經濟在緩慢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3.2%,但仍低于疫情前2013-2019年3.4%的年均增速。全球貿易將實現2.6%左右增長。與此同時,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保持高位,美國、印度、歐盟成為經貿摩擦的“重災區”。全球通脹率將至5.9%,發達經濟體通脹率下降領先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一個重要問題是新冠疫情導致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公共債務大幅增加,短期流動性問題十分嚴峻。美國國債至今年7月已高達35萬億美元。美國財政部今年10月的報告顯示,美國今年財政赤字將高達2574.5億美元。馬斯克作為特朗普新政府提高公共部門效率的負責人表示,美國正走向破產。

世界經濟陣營化、碎片化突出。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協調立場,著力分化“全球南方”國家,推動“小院高墻”走向“大院鐵幕”,嚴重沖擊全球貿易和投資,加劇發達國家和“南方國家”的發展鴻溝。拜登政府推出限制對華科技投資行政令,對我制造業和科技企業追加制裁。歐盟則發起對中國的反補貼調查,并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加征最高達45.3%的關稅。

第六點,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人類科學技術在21世紀上半葉將要達到的一個頂峰,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集中、優先的表現,將大大提高人類生產生活的效率,給人民美好生活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對人類生產生活起到破壞作用甚至是毀滅作用,如現在大家都看到的無人機,在戰場上展現出的殘酷性和殺傷力遠遠超出三年前人們的想象。美國陸軍已經投入“人工智能瞄準系統”,每小時可擊中1000個目標。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心情是復雜的。盡管許多國家多次提出要建立一個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又有道德倫理約束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機制,但還未真正提上議事日程,更不要說在治理機制建立后落實起來的難度和曲折。總之,人類在推動科技進步與遏制對科技進步的邪惡利用方面,任重而道遠。

第七點,發展中國家團結意識增強。更加重視通過集體行動來維護自身權益和擴大影響。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已經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也是當今世界倡導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兩個最主要的平臺。越來越多的南方國家希望加入這兩個組織,或者參加這兩個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和合作項目。其他如東盟、阿盟、非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有影響力的發展中國家地區組織,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也都表現出獨立自主、不愿選邊站隊的政治意向。他們對俄烏戰爭和巴以沖突中所持的立場和態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今年11月在巴西舉行的G20峰會最終發表的宣言中,特別強調“心情沉重地注意到世界各地的戰爭和沖突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苦難和負面影響”,“所有國家必須以符合《聯合國憲章》所有宗旨和原則的方式行事”,“建設沒有核武器、更為安全的世界,并為此履行責任”。

第八點,大國關系還在深刻演變,對抗與維持并舉,各方面矛盾增多。這幾年來,美國執政當局對中國的打壓未見絲毫減輕。俄美關系的惡化為歷史上前所未有,雙方只差面對面開戰。美國多次叫囂,當今世界必須按照“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運行,即按照美國定下的規矩辦事。中俄同時都表示,世界必須行駛在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宗旨和原則的軌道上,單極世界不可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違背世界潮流。雙方在處理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原則上、路徑上,幾無回旋余地。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執政當局對中俄采取的敵對性戰略已經定型,不會因其政權更迭而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同拜登在利馬會晤時,總結了過去四年中美關系的七條經驗和啟示,其中第四條強調美國不能挑戰中方紅線、底線。“臺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是中方的四條紅線,不容挑戰;這些是中美關系最重要的防護欄和安全網。”這也是對特朗普未來執政美國的明確要求。

但就在兩國元首會晤之后,我們都看到,拜登政府臺灣和貿易問題上繼續踐踏中國紅線、底線。它再一次表明,美方的話不可信,它永遠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

在美國不斷打壓中國的情況下,我們都看到,中歐關系包括中英關系也出現了復雜局面。原先定位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已經被歐盟改變為是“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的關系,后來干脆就用“制度性對手”這一定位來具體落實對華合作的各個方面。不管你如何解釋,歐盟近年來可說是各種小動作不斷,后又提出對華合作要“去風險”,總之是配合美國遏制、打壓中國的戰略十分到位。歐盟理事會近日宣布對中國實體實施“全面制裁”,包括旅行禁令、資產凍結等等,將中歐關系的發展版圖上又撕掉一塊。

俄歐關系、俄英關系更是難上加難。歐盟剛又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第15輪制裁,重點削弱俄的軍事和工業能力,并把矛頭對準俄出口油氣的收入。如果說,目前的歐盟對華關系同美國對華關系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那么歐盟對俄關系同美國對俄關系幾乎就是一塊板子的兩面,大小尺寸和厚度完全一致。

第九點,美國霸權主義依然橫行世界。美國《華盛頓郵報》梳理多方數據后證實,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施加制裁最多的國家,截至今年4月,美國政府有效制裁總量達15373項,拜登則在兩年內出臺6000多項制裁。依據世界銀行的分析,全球超過60%的低收入國家和地區都在遭受美國政府施加的某種制裁。美國政府將受制裁目標隔絕于全球金融體系之外,不僅可能摧毀一國工業、清空個人財產、打破一國政治平衡,還帶動了華盛頓數十億美元的合規和游說產業,同時催生大量黑市交易,滋生走私犯罪網絡。

我們看到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辛今年6月有個講話強烈譴責了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他說,美國政府和國會正在為他們在巴以沖突犯下的令人發指的罪行“起立鼓掌”。請問你們美國提倡的人性在哪里,你們的正義價值在哪里?你們不斷向我們講授民主的價值和人權的重要性,但你們在處理巴以沖突的方式上是否存在明顯的矛盾?而今天發生巴以沖突的根源,其實是始于殖民化,始于1984年的殖民政策,始于不愿意接受當時的聯合國決議。

第十點,在世界的各種亂象中,亞太地區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態勢。這里沒有發生戰爭,也未出現大的動蕩局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今年亞太經濟增長有望達到4.2%,遠高于全球經濟的2.9%。中國是亞太地區合作的動力源和推進器,是13個APEC經濟體中的最大貿易伙伴,對亞太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4.2%,帶動地區貨物貿易增長37.6%,服務貿易增長44.6%。但也要看到,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調整以及金融波動的影響,亞太地區的經濟風險在增加。個別國家推行所謂“印太戰略”、搞排他性“小圈子”,給亞太合作帶來一定沖擊。好在亞太地區多數國家都意識到,堅持開放與合作,是亞太未來發展的硬道理。世界形勢越是復雜嚴峻,亞太各經濟體越應聚焦共同利益,支持自由貿易投資,反對保護主義,共同建設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

依據以上所說十點,展望2025年國際形勢,可以預見其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將顯著上升,各種突發事件可能接踵而至。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面對世界動蕩沖突,面對分裂對抗風險,面對脫鉤斷鏈行徑,面對單邊霸凌逆流,面對意識形態分歧,都將經受又一次對所持理想信念堅守的考驗。我們寧愿把困難和問題想得多一些,把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方案制訂得多一些。堅信改革和開放是硬道理,堅信團結就是力量,堅信政治解決沖突是正道,堅信公平與正義是人心所向。不管形勢如何演變,我們都要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完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世界現代化。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切實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作者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環球網”,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