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1975年1月13日,周總理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莊嚴宣布,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既無內債,又無外債,且物價穩定。
怎么做到的?這要從貨幣發行方式說起。
貨幣發行的根基是經濟的供求關系。研究經濟就是研究供求關系,看看改開后的需求端有哪些:
當下,各級政府負債沉重,忙著借新債還舊債,央行減息以減少存量債成本。背債家庭的工資收入難以覆蓋其利息支出,商品生產的有效需求靠出口來支撐。
很多人談經濟問題都沒談到點子上。今天的困局源自經濟結構不合理、源自其增長模式不可持續。
因為占GDP50%的兩個產業:鐵公基加房地產走到了盡頭,而這50%是經濟總需求的擎天柱。
換句話來說,中國的經濟奇跡,固定資產投資功不可沒,鐵公基、房地產是高速增長的需求端。從電力電網,到變電技術進步,從鋼筋水泥,到家紡、家電、家具,曾經有賺錢效應的產業,哪個不是房地產和鐵公基供應鏈的一部分?需求端萎縮才是今天經濟困境的本源。
需求萎縮,找工作難
需求萎縮,返鄉,逆城市化
需求萎縮,城市化基建資產過剩
需求萎縮,人口減少
人口減少,教育、醫療產業過剩
。。。
可喜的是,管理層終于認識到,唯有刺激需求才能啟動經濟增長,可悲的是,刺激需求的方式是為消費者提供低息消費貸。社媒對此政策一片嘲諷。
解決經濟問題很像中醫治病,治病要尋找病源,找到了病源,治病并不難。
全球正在迎接二次大戰以來的繁榮周期終結,而繁榮期積累的大量的債務,則到了還債的時候。
川普所做的一切就是努力減少政府開支,試圖挽救美國免于破產。中國這廂則忙著避免地方債暴雷,方法也很簡單:貓蓋屎唄。很多博主說,報道房地產的視頻發不出來,甚至停播審查。
說到底,今天的經濟困境是需求端收縮導致的債務問題,國家、企業、個人的債務不堪重負。
解決債務問題,不能靠發更多的債來解決,增債不是“化債",而是龐氏騙局經營法。
如何化債?
化債等于減少債務負擔,理論上有三條路徑:
毋庸置疑,全球的經濟模式正是用龐氏騙局的方式在運轉。這套運行方式還派生出一套經濟理論。
是什么經濟理論支持了以妄為常?
本文僅僅解釋一個基本概念:衡量政府債務規模的經濟指標。
衡量政府債務規模,通常用政府債務規模與GDP之比來衡量。
公式:
政府債務規模/GDP(用分子分母來表示為)
這個公式的底層邏輯,政府的償債能力和GDP之間的關系,深入思考一下:
為什么一個過不了簡單數學發問的經濟學公式可以大行其道?
因為這個公式不是衡量政府的償債能力,而是判斷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
用市場語言來說,金融賭徒們當然知道政府債務是無力償還的,觀察政府債務與GDP之比,目的是判斷政府債務還能堅持多久、哪天崩潰。
我深愛《易經》,易經的靈魂用三個字:正 時 度 可以概括,資本主義的經濟和金融不追尋正道,金融賭徒們才不管是不是可持續,他們僅僅關注在崩塌之前快速逃之夭夭。說到根本,金融不是研究經濟金融可持續的,而是研究市場還能狂飆多久的。
換句話來說,市場不關心經濟運行方式的可持續,關心的是崩塌的時間點,崩塌之前自己能跑的最快就好。這就是金融市場的底層邏輯。
李嘉誠算是高位出手資產的大師級人物,如今想出手港口資產,卻陷入了地緣博弈的漩渦。要守住財富,守道很重要 ,否則遲早會被逆轉的趨勢所懲罰。
回到金融和貨幣問題,在貨幣市場上,國債是最高級抵押品,當國債崩了,貨幣市場也崩了。這就是貨幣運行的底層邏輯。
最近,我試圖用最少的文字,用每一講解釋一個經濟學名詞或經濟指標,目的是揭示西方經濟理論的荒謬。中華文化是求道之旅,我們不學西方那一套。
重構貨幣發行體系才能實現經濟再增長
貨幣發行方式是經濟的基礎,改變貨幣發行方式,經濟才有出路。
我們是幸運的,可以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取經。要知道,革命能取得成功,首先是經濟治理的成功。
主席最懂經濟的本質,經濟學權威們反而缺少經濟常識。老一輩革命家從實踐出發,構建了貨幣發行的底層邏輯。
這套貨幣發行機制有兩個必要條件:
那么如何實現化債?
既無內債也無外債是我們的追求目標。
歷史證明了,從解放區到前三十年,其貨幣運行的底層邏輯,是符合常識的、可持續的。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條件下,借助數字化平臺+AI技術,重構貨幣發行體系。
關于如何重構貨幣發行體系,我稱之為人民金融。之前已經做了很多講座,大家可以搜之前的視頻。
難點是,在經濟和金融的世界,懂的人不說實話,拿著擴音器的人又不懂經濟,天天腦洞大開,望著星空胡說八道??上驳氖谴偨y和馬斯克天天說大實話,而實話實說是金融吸血鬼的殺手。
比如說,美財長說股市下跌是理性排毒。這叫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股債匯三個市場走單邊下跌行情,美元就崩了。美國亡了,毒也不用排了。
普及金融常識很重要,推動金融改革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金融騙子和建制派最怕真相大白天下。感謝川普,川普的大實話讓普及經濟金融常識的環境好了很多。
走出經濟困局,首先要:
唯有貨幣發行重構,中國經濟才能實現再增長,化債才有出路,全球化才有未來。別無選擇。
馬霞
2025年3月24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常勝:烏克蘭的出路在于改朝換代、政權更替,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和債務
2025-03-04溫鐵軍:我國在80年代遭遇到經濟波動陷入了債務困境,世界銀行以極其優惠的貸款條件要求中國按照它的指導意見推進制度改革。
2023-11-0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