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一
今天,談談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提出的一個公式:“特殊-一般-特殊”。
“兩個認識過程,一個是由特殊到一般,一個是由一般到特殊。人類的認識總是這樣循環往復地進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環,都可能使人類的認識提高一步,使人類的認識不斷地深化。”
這個公式,也是在談如何認知和把握住事物本質,也屬于認識論的范疇。
很多初學者有這樣一個習慣性的印象,即把《實踐論》單純理解為是認識論,把《矛盾論》單純理解為是辯證法。一般來說,這樣區分是可以的,但多少有一點“形而上學”。為什么呢?因為毛主席的著作是總體的、全面的。《實踐論》雖然主要是在講認識論,但里面包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矛盾論》雖然主要是在講辯證法,但里面也包含有大量關于認識論的論斷。概而言之,《實踐論》從唯物論的立場,總結了認識運動的總規律“實踐-認識-實踐”。《矛盾論》則從辯證法的角度,揭示了人類認識的矛盾運動規律“特殊-一般特殊”。
前者從“縱向”揭示了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及檢驗標準,后者則從“橫向”的角度揭示了認識的矛盾運動規律。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把“認識”比作森林中的一只動物的話,那么《實踐論》研究的是這只動物的演化史,包括它為什么會產生?屬于食草類還是食肉類?等等。而《矛盾論》研究的則是這只動物的運動規律,包括它是不是晝伏夜出,是不是會從森林向草地遷徙等,便于我們捕捉它。
在具體地談“特殊-一般-特殊”這一公式之前,我們再談幾句《矛盾論》。
《矛盾論》包含有三大基本觀點: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而對立統一規律則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論》是一個豐富、復雜的體系,我這里只談幾點感悟較深的。
一個,《矛盾論》批判了形而上學簡單地從事物外部去尋找事物發展變化原因的思路,闡明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指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比如,美國之所以出現衰落的趨勢,根本原因還是在美國國內,具體來說就是美國國內出現了嚴重的階級分化,貧富懸殊。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說到底是因為美國的勞動者當下創造的價值,已經不夠資本剝削了,必須把未來創造的價值,也透支給資本。而當透支未來也不能滿足資本榨取利潤的需要時,危機就爆發了。
美國統治集團現在試圖把自身衰落的原因甩鍋給中國,固然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但從思想方法的角度來看,也是因為他們陷入了形而上學的泥沼。

再比如,美國從2003年策動烏克蘭的“橙色革命”開始,食髓知味,利用顏色革命顛覆了很多國家的政權。但是,這些國家為什么會爆發顏色革命?說到底也是他們國家自己內部的問題沒有解決好,所以才給了美國上下其手的空間。如果這些國家內部團結、廉潔、貧富差距很小,CIA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憑空制造出一場“革命”來。

再一個,《矛盾論》關于否定之否定規律的論述,事實上也概括了一切事物發展演變的規律。
這些年研究電影發現,優秀的影片,其故事的推進,人物的成長,都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外國電影,無一例外。前兩天評論過的《第二個春天》,今年感動的無數觀眾的《守島人》等,都是如此。反之,那些讓大家感到平淡、別扭、很不舒服的電影,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物和情節的發展違反了否定之否定規律,比如去年的《金剛川》、今年的《懸崖之上》《中國醫生》等等,電影都要結束了,人物也沒有進步,情節也沒有深化,說著后面,忘了前面。
概括來說,《矛盾論》通過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繼承中國傳統的矛盾辯證法的優秀思想,形成了邏輯嚴密完整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理論體系。
這個公式,把人類的認識運動,分解為兩個相互聯系過程:這兩個過程循環往復,“而每一次的循環,都可能使人類的認識提高一步,使人類的認識不斷地深化。”第一個過程是歸納的過程,是人類從紛繁多樣的實踐中總結和概括經驗教訓,乃至上升為理論的過程;第二個過程是演繹的過程,是人們應用經驗和理論的過程,也是檢驗經驗和理論是不是正確的過程。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過程是密切交織在一起并且無窮無盡的,就個人而言,我們總是置身于其中的某一個環節,而每一個環節,無非是從上一個環節延伸而來的。這些年來,我們對“公知”這一物種的認識,一開始也從一個個具體的(特殊的)人物開始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發現,盡管形形色色的“公知”年齡、性別、專業各有不同,但卻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否定中國革命,否定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抓住這個“一般”特征之后,我們再用來鑒別一個個具體人物,就很容易識別誰是“公知”,誰是愛國者。當然,這個過程還僅僅是初步的,是“第一個回合”,隨著不斷的循環往復,我們對“公知”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刻。
曾經以為,毛主席離開我們已經很遠了。但重讀毛主席的著作,尤其是《實踐論》《矛盾論》,就會感到,毛主席從來不曾遠離,他就在我們中間,循循善誘,糾正著我們錯誤,為我們指點迷津和正確道路!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