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5OTgxNzQxNg==.html
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劉會進與會并致辭
宋方敏將軍介紹領導嘉賓
洪門愛國文化座談會在京舉行
11月28日上午,由全球洪門聯盟、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聯合舉辦的“中華情 忠義魂 洪門愛國文化座談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兩岸有關機構領導、專家學者和洪門抗日先輩后裔代表出席會議,大家圍繞“習馬會”后兩岸關系發展大局,弘揚中華洪門愛國文化傳統,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展開了熱烈討論。
會長主持會議袁雍
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袁雍會長對來自海內外的洪門領袖、知名人士和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們表示熱忱歡迎,并主持座談。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劉會進先生專程赴京參加會議,慷慨致辭。他說,中國洪門源遠流長,成員僑居世界各國,其地位超然、不為名利,目的在求伸張民族正義。忠義所至,則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對于忠義為國家為民者,群起奮斗擁護;對于禍國殃民者,則眾志成城,戮力共討之。孫中山先生1904年1月11日在美國檀香山加入洪門致公堂,洪門成立籌餉局義助其推翻滿清,創立民國。對日抗戰期間,洪門兄弟與中國人民一道,為了民族大義浴血抗戰。美國洪門致公堂洪門大佬司徒美堂帶領洪門投入抗戰行列,成立了“美國華僑抗戰救亡統一組織”、和“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發動華僑捐款支持抗戰,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史跡。1949年毛主席親自邀請司徒美堂登上天安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
劉會進先生表示: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具有里程碑意義,為兩岸關系發展開創了一個嶄新格局,作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全球洪門昆仲感到無限欣慰。相信任何希望兩岸和平和諧的人,也應樂見其成,任何歷史的前進步伐都不應該因為有人反對而停滯,更不會因為現實政治的種種障礙,或在媚外分離主義意識形態作崇下而退縮,最重要的是政治家要有歷史的視野,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高度的政治智慧。臺海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兩岸關系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兩岸關系若是要突破,就必須要超越目前維持現狀,而攜手共進走向未來。目前兩岸雖然存在制度上不同,但兩岸人民完全有信心走出歷史,面向光明未來。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可得天下。歷史賦予絕佳的時機,兩岸領導人不應錯過良好機遇。現在的中國已成為國際舞臺焦點和區域主軸之一,兩岸中國人團結一心昂首闊步在全世界歷史舞臺上,這光明盛世景象就是世界華人及全球洪門昆仲的最大愿望,同時也實現革命先行者洪門龍頭大哥孫中山先生所說的“和平、奮斗、救中國”,追求統一的富強中國。
在座談中,中國社科院歷史宗教專家習五一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孔慶東教授,上海復旦大學近代史專家劉平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文化學者摩羅,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王立華,中共隱蔽戰線老一輩領導者李克農之孫、領導科學專家李凱城,成都峨眉武術研究院院長樊斌等專家學者做了發言。大家從歷史文化的視角,闡述洪門愛國文化的歷史源流,指出:愛國主義始終是時代思潮的主題,它深厚的根基與強勁的勢能,超越了所有意識形態的差異,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凝結“中華情、忠義魂”的洪門愛國文化傳統,包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立生命和特殊價值。“四海唐城同血脈,百年痛史共烽煙”。無論兩岸統一大業,還是全球人類和平,都需要各界民間英豪,秉忠信,行仁道,攜手并肩,開創華夏文明的嶄新天地。我們相信、期待和祝愿洪門愛國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作出獨特的貢獻。
會上舉行了洪門抗日先輩后裔贈書儀式。當年,中國洪門五圣山第一任副總山主高振霄先生與五圣山第一任總山主向松坡將軍攜手在上海創辦中國洪門五圣山。抗戰中高振霄以辛亥革命元老、抗日策反委員會委員等特殊身份,積極協助中共開展抗日救國活動,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盟,并應用洪門組織保護了中共抗戰力量,先后營救了李先念、張執一、文強等國共高級將領及大批愛國忠貞志士。1945年春,高老先生因拒絕出任汪偽政權上海市長而遭日軍毒殺,慷慨赴死。出殯時中共上海地下黨轉送挽聯:“赤膽忠心守孤島,視死如歸,是辛亥功臣本色;只身赴會斗惡魔,懷生宛在,為中華民族爭光”。高振霄先生之孫、中國金融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高中自,高振霄先生之外孫、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總裁王琪珉介紹了祖父事跡,并向與會代表贈送了歷史新著《高振霄三部曲》。
與會嘉賓學者
座談結束前,由國臺辦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做了總結講話。王在希說,這次座談會開得很好,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也很精彩,尤其是劉會進總會長的致辭,充分體現了海外華僑華人崇高的愛國情懷,令人感佩。我在2002年訪問美國時,曾經有幸在紐約拜訪過洪門總部,受到了熱情接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洪門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愛國團體,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堅決支持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斗爭。多年來,洪門在全球各地的組織成員,采用各種方式從事推動祖國統一、反對“臺獨”分裂的斗爭,為兩岸關系實現和平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王在希指出: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這一成果是在兩岸依然存在諸多重大政治原則分歧的情況下實現的,來之不易。在經歷了66年的風風雨雨之后,兩岸領導人終于走到一起,握手言和,它標志著海峽兩岸長期以來的敵對狀態終于化解,象征著兩岸高層政治對話大門的開啟,在兩岸關系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習馬會”取得的一個突出成果,就是兩岸領導人再次明確重申了兩岸同屬一中、堅持九二共識、共同反對“臺獨”、繼續堅持走兩岸和平發展道路的原則立場,這樣就最大限度地對當前兩岸關系現狀,有了一個更加鮮明的一中定位和定性,形成一個基本框架。這樣,對未來臺灣新的領導人可以形成一種約束,對維護兩岸關系的基本穩定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的講話,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在臺灣島內,有將近80%的臺灣同胞對“習馬會”表示肯定。
王在希最后說,當前海峽兩岸關系正處在一個重要節點上,面臨著走什么道路的選擇。21世紀對于中國人民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紀,期盼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家攜起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此次專程從臺灣赴京參加會議的還有,全球洪門聯盟顧問洪曉冬、秘書長王曉東、理事楊少麟,中國洪門五圣山協會秘書長陳淑姈,中華洪門武術聯盟名譽理事長陳科利,中華海峽兩岸文經互利協會理事長林南君等。
與會嘉賓會后合影留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