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北全面振興為依托 力推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程
(齊天毓秘書整理 辛憲章教授審定)
各位智庫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剛才看到并且轉發了戰略學者張文木先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深遠》,這篇文章是基于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8月16日至17日考察遼寧所作戰略導向的及時闡釋,從地緣關系、歷史教訓、現實價值等多個角度全面論證了東北振興的重大意義。張文木先生是陜西人,也是共和國同齡人,具有一定的戰略掃描能力。我們智庫的部分朋友,家住在東北、在東北念書、又在東北工作,因此有責任在這方面跟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戰略導向,力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程”,這是我今天要談的一個主題。
依托大連海洋大學建立國際海洋城市智庫,就是要立足大連加快建設國際海洋中心城市,這和國家重大戰略投放的取向是一致的,形成“南深圳-中上海-北大連”的中國東部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因此,我們就在國家這一重大戰略取向上看到了大連應該承擔的區域使命。大連作為東北之窗,作為東北龍頭城市,有責任拉動和力挺東北全面振興和全方位振興。為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2021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求以大連為核心做大區域經濟的硬核,來作為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區域引擎。有鑒于此,我們要深刻理解、認真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做出的戰略導向,力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程。
從地緣關系上來看,東北地區處于東北亞的核心地帶,是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建設的底盤區域。也就是說,中國要想推進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就必須以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依托,這樣才能夠帶動整個國家在新時代的戰略投放,才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戰略價值,使之承擔起國防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生態安全的國家使命。同時,也能夠刺激和拉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發展升級,實現東亞地區RCEP本身應有的重大區域價值。
正像當年毛主席在抗日戰爭以后進行戰略掃描,鎖定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那樣,我們今天看到東北作為國家戰略區域的重大價值。在解放戰爭大幕拉開前夕,毛主席及時做出戰略決策,號召和組織陜北、山東根據地的干部、知識分子和解放軍指戰員一共不到十萬人奔赴東北。其中,從山東來的主要是作戰部隊,從延安來的主要是干部和知識分子,再加上當年抗聯保留下來的一些基本骨干力量,組成了東北民主聯軍,后來又擴建成了東北人民解放軍。到遼沈戰役發動之際,又從實際需要出發組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到這個時候,已經由原來不足十萬人,發展到一百六十多萬人,擴大了十倍之多。為什么在只有兩年多的時間里就能夠出現如此的奇跡呢?這要從東北地區的歷史經緯說起。
東北地區是一個戰略要地,是一個有著厚重底蘊的重要地區。在中國近代的歷史上,東北是闖關東先人開荒斬草、開疆拓土出來的風水寶地。在這個過程中,闖關東先人從山東帶來了齊魯文化、帶來了孔孟學說、帶來了好漢氣概?;赝麣v史,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闖關東先人帶來的齊魯文化、孔孟學說、好漢氣概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找到闖關東先人能夠開荒斬草、開疆拓土從東北地區到達遠東地區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基本構成表現,是和“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傳來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基本原則高度契合的表現。
也就是說,東北地區在解放戰爭中、在建立新中國和建設新中國過程中,之所以能夠起到這么大的作用,就是由中國共產黨人把這兩股思想力量的高度結合,即用毛澤東思想武裝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全體指戰員,才能夠拿下遼沈戰役,拉開解放戰爭的大幕。也正是靠著這種精神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又在遼沈戰役之后進關打下了平津戰役、參加了渡江戰役、支持了淮海戰役,拿下了海南島戰役,隨后又準備解放臺灣。就在這時,由于朝鮮戰爭爆發,第四野戰軍又響應號召回到東北,并且以此為骨干組成了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和武裝到牙齒的對手進行了一場殊死決戰,打下了我們國家的立國威風。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開國領袖,通過戰略掃描,當時對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是這樣認定的,是這樣導向的,是這樣推動的,也是這樣領導的,所以建立了新中國,建設了新中國。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沿著毛主席的戰略目光,不僅進一步認定了東北地區的戰略價值,而且還賦予了東北地區作為“共和國長子”應該繼續承擔的上述五大安全的國家使命。東北地區正在承擔的這五大安全的國家使命,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的高度概括和明確賦予,我們應該深刻理解,更要自覺踐行。張文木先生以更遠的歷史經驗,闡述了東北地區對于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我就不在這里更深入地講解了。因為他沒說到闖關東先人帶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山東解放區派來六萬多人作戰部隊這兩大歷史事件,所以我在這里有必要進一步闡發這兩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首先到錦州參觀遼沈戰役紀念館,并且做出了新的重要指示,其中具有廣泛的深意,就是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進程中提振遼沈戰役精神,要敢于打硬仗,要敢于對反動勢力進行決戰。隨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到沈陽做出了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導向,表達了對東北全面振興和全方位振興充滿信心也充滿期待,進一步振奮了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精神力量。值得思考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又進一步做出了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導向?關于這一重要問題,我已經從歷史文脈、地緣關系,特別是毛主席當年在解放戰爭前夕做出的戰略表率等方面進行了闡明,希望能夠與大家形成認同感,有利于攜手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導向力挺東北全面振興進程。
作為智庫、作為高校教授、高校青年學者包括研究生在內,首先就是要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導向提供理論支撐,為廣大干部群眾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導向提供咨詢服務,為黨的二十大以后實現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導向下好先手棋。因為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是走向成功的指南,所以我在2022年上半年以來就注重和大家進行互動,并且在過去研究積累的基礎上感念鄉愁,跟進國家戰略部署,推出了四大研究課題。這四大研究課題,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都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戰略導向緊密相關,希望能夠引起大家深入討論以利于牢固樹立系統觀念,統籌發展與安全,特別是統籌理論與輿論、文化與文明、內宣與外宣、網上與網下的精神力量,進而統籌國際與國內、事業與產業、國有與民營、陣地與市場的物質力量,力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推進。
重大課題之一:新時代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經略論
立足新時代,打量俄烏戰爭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我們要研究如何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為依托,把力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提到日程。對于這個重大課題,我們已經向即將召開的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需要注重解決的重大理論和重大戰略問題。中宣部和國家社科基金發了號召,我們就推薦這個課題。既然推薦了就要跟進,特別是在俄烏戰爭處于焦灼狀態的情勢下,需要力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與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實行戰略對接。我們要理解俄羅斯的苦衷,還要大膽參與推動南千島群島創建經濟特區的俄羅斯方案。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大力推進中俄兩國全面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推動產業戰略升級。
普京總統在2022年6月召開的圣彼得堡世界經濟論壇上指出,世界經濟的重心已經轉向東方,中國的崛起是任何勢力都不可阻擋的。他緊接著又表態說,俄方愿意拿出自己的各種經濟資源,互動開發兩國市場,支持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并且表示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也能夠受益。據我們所知,普京總統在各種論壇上,從來沒有從歷史經緯的角度發表過這么長的演說,翻譯成中文大約兩萬五六千字,用俄文講的時間也是放開的。關于和俄羅斯怎樣展開全面合作,我們已經委托郭韋江承擔調研任務。為此,我與他互動完善了研究與寫作目錄,期待這方面成果能夠盡快面世。
在以東北全面振興為依托推動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我們還要與中東歐國家加強務實合作,與中東歐國家實現務實合作。至于為什么要定位為務實合作,主要原因是這個地區歷史背景特殊,現實狀況復雜。關于歷史背景特殊,具體表現在中東歐國家原來大多數都是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南斯拉夫、還有捷克斯洛伐克等等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分離出來的一些共和國,再加上原來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共同組成了現在中東歐的特殊區域。這就是中東歐國家特殊的歷史背景,他們歷史上在這個地區嘗試過社會主義制度,雖然現在看來是失敗了,但是我們覺得這都是暫時的,歷史的前進總是曲折的、迂回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正像俄羅斯著名思想家、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的話:不管是民主革命還是社會主義革命,道路都不會是像涅瓦大街那樣一望到邊的筆直到頭。毛澤東同志更是直接地告訴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要有著這樣的信念:堅信前途光明,何懼道路曲折。因此,今天中國要與中東歐國家進行務實合作。中國奉行社會主義制度和國際主義原則,我們要有宏闊的視野和寬闊的胸懷,相信共產主義在未來一定能夠實現,全人類都會一起走進大同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處于反復狀態的社會主義曾經嘗試過,現在在一些國家失敗了,而且出現了某些態度不老實、立場不穩定的現象,我們覺得能夠以務實合作的誠意感化他們,爭取達到使他們“回頭是岸”的最終目的。為此,我們已經委托李海東來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承擔這個寫作任務。
在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推進中,還要與歐盟國家,主要是西歐發達國家互利合作。因為歐洲西部大多數是發達國家,我們要在比較劃算的基礎上和他們進行合作。在這方面,雙方要市場化推進經貿合作關系。而在俄烏戰爭目前處于膠著狀態下,歐洲中西部發達國家是有求于中國的。因此,我們應當采取的是“引而不發躍如也”的姿態。做出這樣的姿態,除了應有的合作利益外,中方還希望這樣做有利于揭穿美國拱火、北約東擴挑起俄烏戰爭、打壓和犧牲歐盟國家的陰謀詭計,進而引導與歐盟國家的合作走上正軌,起碼要恢復原貌,進而再跨上一個新臺階。為此,中歐班列正在形象地承擔著這一使命。而在這個過程中,東北人要以奮斗的姿態,承擔起應有的國家使命和國際責任,繼續發揮共和國長子的精神,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程,做出應有的更大的貢獻。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已經委托鄭劉洋來承擔中國與歐盟發達國家互利合作的研究與寫作任務。
重大課題之二:新時代中俄經貿合作的產業升級構想與區域推進方略
為了全面加強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關系,在做第一大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又生長出了一個新的重大課題,這就是“新時代中俄經貿合作的產業升級構想與區域推進方略”。只有與俄羅斯加強全面合作關系,特別是要不斷提升雙方經貿合作水平,才能為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奠定牢固的物質基礎。
有鑒于此,我們在這一重大課題中,首先是加強了新時代中俄經貿合作關系戰略增強版打造問題論析,強調中俄兩國關系進入新時代必須全面打造戰略增強版。其原因:一是由于美國蓄意實施戰略圍堵,迫使中國重點推進東北方向“一帶一路”;二是俄羅斯地緣政治壓力增大,需要加強與中國“一帶一路”進行戰略對接;三是中俄兩國加快戰略對接,有利于促成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戰略均衡格局。這樣看來,新時代中俄關系戰略增強版需要奠定經貿合作基礎。主要理由是:中俄兩國加快提升經貿合作額度,能夠為雙方關系高水平發展奠定基礎;中俄兩國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可以為共同打通北極航線攜手開辟道路;中俄兩國加大力度務實推進海洋合作,需要加緊籌劃世界海洋城市聯盟。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做實地方合作項目,以求打造新時代中俄關系戰略增強版。具體地說,就是雙方加強東北振興與遠東開發戰略合作,必須注重解決面臨的現實問題;雙方加強地方合作要有新作為新舉措,共同進一步辦好大連商品交易會;雙方邊境區域合作項目大有潛力可挖,助力實現經貿合作戰略升級目標。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力挺推進中俄兩國關系戰略增強版的重點合作領域。其中,中俄兩國經貿合作要注重把穩定能源開發領域作為壓艙石;雙方要把科技合作開發作為經貿關系推進發動機加足馬力;兩國要攜手搭建文化交流平臺促進雙方全面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特別重要的是,雙方企業家應當力挺中俄在自然資源領域的合作開發前景。
為此,首先要考察兩國資源的互補性。為什么要從資源互補性切入,因為俄羅斯是資源大國,所以既要防止美西方政客的挑撥離間,也要防止部分俄羅斯人的擔心和顧慮。過去有些俄羅斯人擔心中國發展好了,是不是要把俄羅斯當作原料產地。美西方國家政客早在這方面進行直接挑撥,說什么放縱中國發展將會使俄羅斯成為一個能源殖民地。為了回避這個問題,我們就是要提倡雙方的資源互補關系。一般說來,俄羅斯富集的資源,我們中國也有。雖然各種資源在數量上不是相等的,有的資源不如俄羅斯多,但是中國有成熟的開發經驗,更有廣大的產品市場,從而形成雙方的互補性關系,各個領域基本上都是這樣。農業、林草業、養殖業、漁業、能源業、礦產業、旅游業、科技創新產業等方面合作開發,均具有互補性的合作開發價值。
從眼前與長遠的結合上來看,中俄兩國農業資源互補性與雙方農業市場合作開發前景展望這一領域的專題研究成果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首先需要對俄羅斯農業資源稟賦與糧食生產水平加以認證,切實做出俄羅斯土地質與量及分布評析,放眼進行俄羅斯農業生產發展歷程回溯,具體展開俄羅斯糧食產量供應能力測算,進而對中俄兩國農業資源開發互補性形成共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準確做出中俄兩國農業優勢互補與市場開發價值判斷。通過農業領域合作開發,對于雙方都大有好處:有利于彌補中國耕地面積的不足問題;有利于兩國農產品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有利于調劑兩國農業勞動力合理配置;有利于兩國農業生產資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克服全球糧食和食品市場危機。為了達到上述戰略目標,還要看到中俄兩國農業合作現存問題,并且以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做好開發對策創意:一是要注重解決信任問題,切實加強兩國農業合作;二是要注重解決關鍵問題,全面推動職能部門交流,包括機械、種子、水利、化肥、農藥等具體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三是要注重解決利益問題,預先做好分配協議安排;四是要注重解決檢疫問題,協調強化海關監督服務;五是要注重解決人才問題,努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六是要注重解決加工問題,大力開發食品國際市場。只有這樣來推動農業合作開發,我們才會展望到新時代中俄兩國加強農業合作市場前景,即能夠促進與俄羅斯農業產業合作,提高兩國農業生產水平;能夠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擴大兩國區域合作空間;能夠推動與俄羅斯生產要素合作,加快兩國農業科技進步;能夠加快與俄羅斯國際市場合作,共同克服全球糧食危機。
應當指出,進入新時代的中俄兩國經貿合作關系,不僅要在資源互補性與合作開發上下功夫,而且還要在雙方區域經濟合作開發方面拓展新的路徑。在這方面,必須注重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區域戰略推進,注重中俄邊境區域合作實現東北方向“一帶一路”的跨國戰略推進,注重中俄加強海洋合作實現新時代東北方向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戰略推進。除此之外,還要高度關注新時代中俄兩國合作開發南千島群島經濟特區的務實戰略推進。應當看到,中俄兩國合作開發南千島群島經濟特區具有深厚的時代背景,既有共同的國際背景,又有各自的國內背景;既有特定的區域背景,也有明晰的歷史背景。盡管美西方國家會在這方面設置重重障礙,面臨的困難也會不少,但中俄兩國合作開發南千島群島經濟特區的綜合優勢支撐不容否認:既有資源優勢奠基,又有地緣優勢助力;既有互補優勢保障,又有科技優勢動力,還有優惠的政策優勢對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綜合優勢的支撐下,中俄兩國合作開發南千島群島經濟特區一定能夠實現其應有的戰略價值:有利于合力開發農業項目共同應對糧食危機,有利于合力發掘能源潛力滿足市場供應需求,有利于合力開發礦產資源奠定經貿合作基礎,有利于合力建設海上樞紐疏通商品運輸通道,有利于合力加強軍事協作促成區域安全環境。為了達到上述戰略價值,我們有責任為中俄兩國合作開發南千島群島經濟特區做出推進對策創意:注重借鑒先進經驗,提高特區項目建設質量;注重加大政策扶持,拓寬招商引資工作渠道;注重展現區域稟賦,大力發展海島旅游事業;注重引進先進技術,促進光纜鐵路建設到位;注重合理使用外匯,捆綁項目擴大開發規模;注重發揮品牌效應,主動樹立合作開發形象。
這樣看來,在當前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們推出新時代中俄經貿合作的產業升級構想與區域推進方略這一重大課題,其重大戰略價值和現實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理所當然要把它完成好,盡快做出研究成果來,以便為實現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的戰略升級目標提供理論支撐與咨詢服務。
重大課題之三:新時代基于區域海洋牧場整合打造國家藍色糧倉
著眼于東北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互動發展,立足于大連和深圳南北互動進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農業觀、大食品觀的戰略導向,特別是提出向海洋要食品、要蛋白質,改善人民群眾的食品結構,所以我們又做出了“新時代基于區域海洋牧場整合打造國家藍色糧倉”的課題計劃。
大連不僅是中國北方最為重要的海洋城市,而且還下轄一個著名的島縣——長??h。因此,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是要促進長海縣域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建制島(即凡是在村級以上、鄉鎮以上,以島嶼為存在的建制,均可以稱之為建制島),特別是14個縣級建制島、1個省級建制島(海南)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也要推進遼東海域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國家藍色糧倉示范基地做出貢獻。
回望歷史,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海洋局就組織專業力量做了一件大事,即從經濟和軍事的角度對全國海岸帶進行了詳細考察。遼寧師范大學當時有個海洋經濟研究所,也參加了這項重大活動。在這次國家級的海岸帶考察之后,國家有關職能部門作出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國家規劃的11大海洋經濟區,遼寧就占2個:一個是遼東海洋經濟區,一個是遼河三角洲海洋經濟區,其他沿海11省市區只占9個。這樣看來遼寧無愧于海洋大省,它橫跨黃、渤二海,而且在這個規劃以后打破了行政的樊籬,以海洋資源所賦予功能來開發建設,正在承擔著新時代“共和國長子”的光榮使命,帶頭把11大海洋功能經濟區建成11大海洋糧倉,進而構成國家藍色糧倉。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思考,對推進國家將要做出的重大戰略安排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合起來看,遼寧省域內的兩大海洋功能經濟區,放在一起可以稱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再從功能延伸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可以認定為遼東海域大灣區,能夠在這個范圍內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遼東海域大灣區向山東方向延伸,可以覆蓋長山列島;河北方向延伸,可以覆蓋到秦皇島和北戴河。這樣看來,遼東海域大灣區自然具有戰略功能,我們只不過是在理念上進行創新性的解釋,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至于要怎么發展,我們委托畢美琴研究《遼東大灣區海域創建國家級立體海洋牧場的戰略整合構想》。畢美琴是遼寧人,也是軍人出身,軍校畢業,熱愛家鄉,很愿意接受這個任務,我們也相信她能夠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
我在這里舉例上述兩個研究專題,是想說明遼寧省和大連市應當如何跟進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導向,才能夠為創建國際海洋中心城市奠基,才能夠為創建海洋強省而繼續展現出“共和國長子”風采,才能夠有資格與廣東省互動發展,才能夠有資格與深圳市互動發展,才能夠有資格帶動東北腹地與粵港澳大灣區互動發展,才能夠有資格促成北大連-中上海-南深圳的沿海城市經濟帶,進而一起組成東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陣容,并且能夠對全國高質量發展做出示范。
我們看到,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大連已經邁出了新的奮斗步伐。遼寧省海洋經濟研究會在換屆后,正在尋求大有作為。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的有關同志也在積極協調關系,已經形成了推進這方面事業的工作框架。與此同時,我們還在主動推進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和深圳海洋大學籌建工作的有效銜接。對此,我們在這方面既抱有信心,也充滿期待。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展開的研究課題,好像只和東北有關系,但并不是做的地方事兒,我們做的是國家大事,我們做的是世界大事。因為做好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推進,能夠更好地加強與俄羅斯全面合作,促進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協調與歐盟國家互利合作,共同打造成亞歐利益共同體為保障,共同打造亞歐安全共同體為保障,共同打造亞歐健康共同體為示范,共同打造亞歐命運共同體為目標,進而為全球新一輪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平衡奠定基礎,為撫平北約東擴、美國拱火俄烏戰爭對“一帶一路”沿線留下的傷痕創造條件,也能夠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由此可見,這既是國家大事,也是世界大事。這樣的定位,并不是自戴高帽,而是要為國家重大戰略投放“下好先手棋”。
重大課題之四:新時代長島高質量發展戰略取向——為全國建制島開發建設提供示范
考慮到闖關東先人和當年從山東來的六萬多山東軍區解放軍布撒的紅色基因從長山列島走過,所以還要做“新時代長島高質量發展戰略取向”研究課題,也是要為全國建制島開發建設提供示范。長島這個地方,原來是一個縣級建制的長島縣,明確正在建設國家海洋生態文明試驗示范區。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就是感念鄉愁,感念闖關東先人開荒占草、開疆拓土做出的歷史貢獻,作為后人要安慰他們在天之靈,也要告慰犧牲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革命先烈。
在東北地區的人口結構中,大約有2/3是當年闖關東先人的后裔子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人民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給我們留下的紅色基因還有待發掘與發揚。在抗日戰爭勝利后,毛主席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進行了戰略掃描,認定了東北地區在全國的重要戰略地位。于是黨中央便從陜北派出1萬多名干部和知識分子,又從山東解放區調來6萬多人的作戰部隊,共同組成了東北民主聯軍。由于東北人有2/3是闖關東先人的后代,所以調來的6萬多山東軍區作戰部隊更容易進行宣導,很快就收到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征兵擴編效果。到遼沈戰役發動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已經發展到170多萬人。在遼沈戰役勝利以后,這170多萬人中,只有60萬人左右留在東北鞏固和建設革命根據地,大多數官兵都響應毛主席的號召進關作戰,他們為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研究資料表明,從山東解放區調出的6萬多作戰部隊,到東北后成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骨干力量。他們之中有三分之二犧牲在東北戰場、平津戰場以及渡江戰役和海南島戰役,之后在準備解放臺灣之際,又響應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抗美援朝。總共加起來,從山東軍區調出的6萬多官兵兄弟,大約有4萬人左右犧牲在東北戰場和解放全中國其他戰場以及抗美援朝戰場上,這些烈士沒有享受到一天的新中國幸福生活。今天,我們要吃水不忘挖井人,知道今天的道路是怎么走過來的,明確今天的幸福是怎么得來的。因此,我們不僅要感念闖關東先人沿著長山列島跨海來到東北開荒斬草,把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把東北建成了國家的戰略要地,更要特別感念山東解放區官兵坐著木帆船到大連沿岸,又急行軍跑步到東北腹地,為建立新中國付出的重大犧牲和做出的卓越貢獻。為了告慰闖關東先人的在天之靈,為了告慰革命先烈和前輩的在天之靈,我們一定要做好《新時代長島高質量發展戰略取向——為全國建制島開發建設提供示范》這一重大課題,及時做出關于長島全域創建全國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戰略推進構想,踐行長島全域創建現代化立體型海洋牧場的戰略推進構想,完成關于長島全域創建國家海洋公園的戰略推進構想,推進關于長島創建國家全面經略海洋后方基地的聯動發展構想,落實關于新時代長島海域社會安全建設的戰略推進構想,示范關于長島大力實施海上屯田戰略的務實推進構想,推進關于長島創樹海洋生態文明新時代形象的戰略構想,力挺關于整合長山列島資源創建和美海島的戰略推進構想,把握關于陸海統籌下的長山列島區域開發戰略取向,加快以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工程技術為支撐開拓渤海海峽跨海大通道,追求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共同融入中華文脈的新時代效應,進而實現關于全方位開發闖關東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推進構想,注重在知與行統一上為把長島延伸到東北腹地建設成為海洋藍色經濟帶、列島綠色景觀帶、沿線紅色旅游帶提供理論支撐和咨詢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為什么去參觀遼沈戰役紀念館,請大家考慮考慮。遼沈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大多數都是闖關東先人的后裔和山東解放區派來的官兵。是他們的英勇壯舉,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幕,并且為此立下的不朽功勛,我們應該始終加以感念,用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時代業績,發揮出共和國長子精神來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這是第三個我要講的主要問題,并且回答我們靠什么力量來實現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目標體系。在這里,當然不只是研究,還要付諸行動。我們正在籌備成立闖關東基金,號召當年闖關東先人的后裔忠孝子孫自覺地參加進來,并且在中國海洋事業發展基金的大框架下進行運作。為此,我們正在做努力考察的重大海洋項目,需要加快啟動和落實。
為了跟進習近平總書記做出的戰略導向,依托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力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程,我們必須振奮精神。前兩天,阿普子詩同志介紹了溫鐵軍作為立體學者的學術貢獻。于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70歲的溫鐵軍先生,他為什么能像17歲當年上山下鄉那樣的步伐,走南闖北創大業呢?還有正義斗士司馬南先生,他也是共和國同齡人,每天都在為人民吶喊,雖然遭到資本勢力圍攻而無所畏懼。這是一種什么精神?我們可以把它概括成為“知青精神”,并且以此來鼓勵我們在學術領域中創新發展,在開發領域中項目推進。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向溫鐵軍先生、司馬南先生學習。當然,我在這方面也有同感。因此,在阿普同志給溫鐵軍先生寫贊美詩的時候也提到了我,能把我和溫鐵軍先生聯系起來,我感到挺光榮的,我們確實都是共和國同齡人,而且都在當年上山下鄉鍛煉了身心健康。
在文革時期,我們都還是個初中生,響應號召在1968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后來又都有機會上了大學。以溫鐵軍先生為例,他下鄉后又有機會抽到工廠當工人,總共加起來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從1968年到1978年才回到北京,又經過自己的奮斗考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值得一提的是,溫鐵軍先生在知青年代當過生產隊長。生產隊長可不一般,一個生產隊的男女勞動力動員起來有上百人,他是打頭的人。生產隊長還不像大隊書記那樣,他得領著社員干活兒。生產隊所有的活兒,他都得能干,而且還要干得好、干得快,才能撐得起生產隊長的重擔。由此可以看出,溫鐵軍先生在農村也是非常扎實努力的,他肯定是領導社員們風里播種,雨里鏟,蟲口奪糧,各個生產環節都很緊張。因此,造就了延續至今的“知青精神”。
(一)關于知青精神底盤
“知青精神”的底盤,就在于下到生產隊那段時間,知青們要深刻了解農村,緊接著是深刻同情農民,并且與農牧民一起戰天斗地,流血流汗。流血是指知識青年下鄉以后,比如說1968年下鄉,正好到秋季的時候要收割莊稼,主要是割豆子、割谷子或者稻子,特別割豆子,那個豆莢兒把手扎得流血,流血以后又化膿。我就有這一痛苦經歷,豆莢扎到手上不知什么原因就感染了。在秋收勞動的時候,總是要一只手拿鐮刀,一只手抓莊稼,導致手都被磨破了,特別是抓鐮刀把兒的那只手磨破了就要流血,隨后還要化膿,得到鍛煉后就能挺住了。
秋收完了之后一個冬天也挺累,因為冬天也不是農閑時節,社員們得積肥,要掄大鎬刨糞。大鎬不是現在這種兩頭尖洋鎬,而是非常大的,沒有一定的力氣和技巧,就沒有能力刨大鎬。刨削下來那種大的凍塊,都像磨盤那么大,所以知識青年握著大鎬把的雙手也會磨破,秋天磨破的創傷還沒有好,又被冬天大鎬磨破了。到了春天,生產隊社員特別是知識青年又要經受考驗,首先用不長的小鎬子,有胳膊這么長的把兒,下地就要刨苞米茬子和高粱茬子。小鎬子的把兒,把手又磨破了,這一年雙手幾乎都是在流血和化膿,使得知識青年面臨嚴峻考驗。
在這種嚴峻考驗面前,大多數沒有抱怨自己經歷的艱苦奮斗。當然,直到今天也沒有人抱怨這些事,而是形成了一種美好的回憶。因為知識青年們身處毛澤東時代,大家心中是革命風雷激蕩,每個人都是胸有朝陽,再加上年輕血氣方剛等因素,使我們沒有時間抱怨,也沒有那樣的情緒支配自己,所以在艱苦奮斗中共同形成了知識青年的精神底盤。
(二)關于知青精神中樞
知青精神中樞是什么?就是在農村和上學后學習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了中國史和世界史,從精神世界筑牢了自己的世界觀。加入共產黨的時候,知青年代的人宣誓時大多數是熱淚盈眶,決心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生。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然要奮斗終生,70歲就像17歲那樣,還東西奔走,南北互動,我們都是這樣。作為共和國同齡人,我們在今年上半年就在調研的基礎上推出四大課題,倒不是說為了表彰自己,而主要是說現在的精神中樞就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已經形成了工作的精神中樞。
在這四大課題中,不僅有的已經推薦上報為黨的二十大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和戰略問題,而且還先后向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進行了全面匯報。申報的流程也不需要保密,我們做的是光明的、為人類的、能夠感動人的正義事業,所以也得到了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國家海權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也得到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有關司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不僅做了微信文字表達,而且還專門通電話對這個事情進行安排和促進。這四大課題,現在還處在準備研究計劃階段,但是肯定能夠繼續進行下去。如果需要依托所在高校上報立項,有關職能部門領導表示愿意給予協調落實,因為中央有關職能部門推進工作需要這樣的課題成果。
(三)關于知青精神弘揚
我剛才講了知青年代的精神底盤、精神中樞,而現在要把知青精神加以弘揚,就是要把這四大課題盡快做出成果來,以便為黨和國家新一輪的戰略投放下好先手棋,提供理論支撐和咨詢服務。我也希望有關同志一定要放開眼光、敞開胸懷來認識這個問題,能夠形成高度的認同感,促進形成廣泛的接受度,克服狹隘性,站在擔當國家使命、擔當世界責任的高度來對待這個事情。我也相信所有參加課題研究的同志能夠進一步振奮精神,能夠在新時代發揚知青精神。我們相信,知青精神有底盤、有中樞,在新時代加以弘揚也是有結果的。
如今,知青年代的同志普遍是70歲左右的年齡了,有的在退休后又進入學術界擔任領銜職務。我知道,溫鐵軍同志大學畢業以后參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某一研究機構工作。由于他總是固守知青年代的精神底盤,后來又要求調到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至今一直沒有放棄研究三農問題,已經成為三農問題的高端專家。他在公務員崗位上退休后又應聘到中國人民大學去當了一個院長,繼續研究和解決三農問題。不僅如此,他還在福建農林大學擔任了關于鄉村振興一個研究院的院長,而且具有實職,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們國家已經進入老齡社會,別說是70歲,60歲就退休了。那么,60歲退休還能干點什么?應當提倡弘揚知青精神,繼續兌現入黨誓言,創造條件讓他們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讓他們去兌現自己的當年承諾。尤其作為研究機構和宣傳部門中的理論干部,還有高校的一些專家教授,他們有學術功底不能在家總坐著頤養天年,所以黨和國家應當出臺政策支持保有知青精神的退休人員能夠繼續工作。我希望自己也能夠工作下去,促成廣東和遼寧、深圳和大連、大連海洋大學和深圳海洋大學之間的合作關系和互動發展。這就是知青精神使然,我要為此而采取應有的具體行動步驟。
為此,我們早已創建了3個網群,而且都聘任了學術秘書,她們分別是李娜、趙丹和劉琪琪,后來齊天毓也做了一些有價值的工作。這4位學術秘書都有積極的進取精神,她們的工作令人滿意。她們把每次主旨報告都能分層次地列出標題,再進一步加以梳理,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進行定稿,努力在《昆侖策》網站上獲得發表機會。
與此同時,為了啟動四大課題的研究與寫作進程,我們也相應地聘任了學術秘書,并且組成了有利于完成任務的學術團隊(既有教授、副教授,還有研究生):第一大課題《新時代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經略論》,研究生團隊成員有:郭韋江、郭思宇、賈佳慧、肖博華、李海東、鄭劉洋、李娜、趙丹,郭韋江為學術秘書;第二大課題《新時代中俄經貿合作:產業升級構想與區域推進方略》,研究生團隊成員有:李海東、沈如萍、翟晶、牟俊樺、郭韋江、李琳琳、肖博華、高富掬、劉琪琪、李娜、鄭劉洋、趙丹,李海東為學術秘書;第三大課題《新時代基于區域海洋牧場整合打造國家藍色糧倉》,研究生團隊成員有:畢美琴、李海東、宮玉玲、董新顏、汪玉竹、宋昀玲、郭思宇、肖博華、李娜、翟晶、沈如萍、馬文媛、齊天毓、高富掬、廖麗清、趙丹、賈佳慧、劉琪琪、鄭劉洋、李琳琳,畢美琴為學術秘書;第四大課題《新時代長島高質量發展戰略取向——為全國建制島開發建設提供示范》,研究生團隊成員有:沈如萍、盧月、牟俊樺、李琳琳、劉悅、高富掬、劉悅、劉琪琪、畢美琴、肖博華(其中還有高洪義教授承擔兩章寫作任務),學術秘書為沈如萍。
各位研究生團隊成員特別是學術秘書,你們每個人都可以對我的主旨報告加以整理:一是要把口語化的說法變成書面文字,二是要把講出來的意思進行發揮,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所以也要把你的名字署上,然后爭取在《昆侖策》網站上發表。值得一提的是,昆侖策研究院是國家高端智庫,有一些老干部、老將軍、老專家和部分中年學者組成,他們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的一些重大問題出謀劃策,我也是被聘請的高級研究員,很榮幸和他們為伍。我認為講這些課題,不是為哪個人和團體說話,而是為黨和人民、為國家和中華民族而建言獻策,所以希望把這些主旨報告整理出來,陸續在《昆侖策》網站上發表出來,以求擴大影響力,以求提高認同感,因此,請你們都重視起來。還有一些專家、干部在互動中發表的評論,也應當整理出來附后。《昆侖策》網站講究時效,正能量豐沛,鼓勵不拘一格,不像有些刊物那樣追求“陽春白雪”而實際上是“和者蓋寡”那樣的東西,所以請你們抓緊時間完成任務。
我在《昆侖策》網站上,遇到了很多知心朋友。大家作為共和國同齡人,都在奉行“獻身革命最風流”的人生準則,也正在使知青精神發揚光大。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現在正是人生的收獲季節,應當在國家進入老齡社會之際有所作為,繼續發揮出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樣做,可以稱謂“體認自然”。何謂“體任自然”?說來有一個典故:在東漢末年,可以說是“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軍閥混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呼喚那些“胸有大志,腹有良謀”的英雄們起來“救黎民于水火,挽社稷于既倒”。于是,像曹操、袁紹這樣的豪杰都在會盟討伐董卓之后各霸一方,并且都希望能夠一統天下。在官渡對陣的時候,曹操力量比較弱小,而且在朝堂的影響力也不如袁紹。因為袁紹家族是四世三公,而曹操的出身不夠光彩,影響力更不行,所以他的情緒比較消極。這時,曹操手下有個謀士叫郭嘉,說曹操雖然處在劣勢,但“公有十勝,紹有十敗”,據此可以翻轉形勢。其中這十勝中最為重要的是說曹操“體認自然”,能夠以天下為己任;而袁紹是“繁禮多儀”,樹不起“華夏一統”的大旗。拿今天的話來說,你要敢“鐵肩擔道義”,想做的事就要明火執仗,敢于用正義之舉開辟道路。而袁紹則是想做事還虛頭巴腦,還不實實在在,所以這樣就不容易取信于英雄豪杰。
在今天,要做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有為之士,就是要體任自然,把志同道合的朋友團結在自己身邊,共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繼續奮斗。就像溫鐵軍、司馬南、陳先義等共和國同齡人那樣,早上起床時撫摸一下自己的胸膛,如果發現自己的初心仍在,那就在退休以后再出發,去踐行入黨時許下的諾言,打起“為人民服務”的鮮紅旗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
【附】阿普子詩的評論:
聽完了李老師的主旨報告,我對知青精神有所領悟。我雖然也是農村出身,但是對于鄉村生活的體驗和反思,遠沒有您和溫老師的深刻全面,真是“歲月從不敗美人”呀!你們對理想與信念的堅守,來自于知青精神底盤、知青精神中樞和知青精神弘揚,所以才能夠讓您們的前進步伐更加堅定有力,讓您們對大是大非的研判更加深邃悲憫。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愿意響應號召,跟隨李老師主動擔當責任,主動踐行習主席的戰略導向,為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心力,為中國東北方向“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斗!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