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13日,我的那篇對照檢查,出人意料地被大眾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刊登出來,并且前面還加了一段長達560字的編者按。這讓我像是出了一身酣暢淋漓的大汗,渾身頓覺輕松了許多。”
22年前,大眾日報的一篇輿論監督報道,為何讓時任慶云縣委書記的王樹理至今難以忘懷?
1月3日的《大眾日報》三版,“我與大眾日報”欄目刊發《砭石除我疾》一文,講的就是王樹理的真切反映: 有面對輿論監督豁然的心態,“石之砭我兮,可以療我疾。何樂而不為?”; 有輿論監督后真抓實干的工作態度,“我們既不能埋怨記者,更不能遷怒于群眾。我們應當做的,就是以此為鑒戒,對各方面的工作來一次徹底的檢查,看看哪些做到了,哪些還有差距。”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王樹理給大眾日報寄來的對照檢查。《<訪貧札記>發人深思(附編者按)——一位縣委書記給本報的來信》。 《來信》中提到, “文章直面現實,既有對貧困地區貧困狀況和干部群眾苦干精神的客觀反映,又有對當前存在問題的真實報道和大聲疾呼,讀來震聾發聵。我作為一個貧困縣的主要負責人,讀了這組報道,心里很不平靜,既有對照先進的深刻反思,又有對自己肩負責任的重新認識,同時還聯想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寫出來算是對兩位青年記者的反饋吧。” 王樹理在《來信》中,以坦誠的心態談了對輿論監督報道的認識: “說心里話,我初讀這組報道,特別是初讀報道之二,腦子為之一炸:辛辛苦苦干了件大事,招來的卻是不肅靜。再讀這篇報道,卻感到記者說的都是事實,特別是那些特困戶反映的意見,平時我們聽不到啊!在這‘聽不到’當中,是否意味著某種隔膜呢?我反思這種現象發現:這些年,我們的干部隊伍中,滋長著一種聽好話的習慣:領導說話要正面的,見諸報端要正面的,聽到表揚臉堆笑,聽到批評蹦蹦跳,就是沒有膽量來說一說自己的不足與缺點。我自己這幾年聽表揚的話多了一些,而對于這種能促進工作的諍言聽到的不多。” 是什么樣的輿論監督報道,讓一位縣委書記苦苦思考后自己動手寫了這封來信?請看這篇出自當時兩位年輕記者贠瑞虎、張天衛之手的《苦水區苦在水上 “盼水媽”還在盼水》。 稿子寫到: “水庫建起來了,然而,由于引水配套設施沒有建起來,他們卻沒能和千年苦水告別。我們專程到水庫邊看了看,水深得一眼看不到底,偌大的水庫,死一般靜在那里。離水庫幾華里的關家村,吃甜水還要到遠處去買,就連與水庫近在咫尺的坡徐村,至今也沒能喝上水庫的甜水,依然每天到路邊的土窩子里舀咸水吃。” “到了嘴邊的甜水怎么就喝不上?在坡徐村了解的情況讓我們大吃一驚:不少群眾反映,修水庫時村里賣地得了幾十萬元,沒有用于引水,也不知道都派了什么用場,就稀里糊涂地沒了。一位老太太告訴我們:‘賣地修水庫,本想能吃上自來水,不料甜水沒喝上,卻落了饑荒。來這村幾十年,我都成老媽媽了,也不知盼水還要盼到什么年月?’” 回憶當時的采訪,時任大眾日報記者的張天衛記憶猶新。當時,扶貧工作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工作開展怎么樣?記者歷時幾周,跑遍4個縣,不打招呼,自己找點,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寫出了五篇“訪貧札記”。《苦水區苦在水上 “盼水媽”還在盼水》就是對慶云縣嚴務鄉的報道。 看到報道后,王樹理雖然感覺有點“委屈”,但還是認真反思,并立即展開工作: “這次報紙指出問題后,我們在不到20天的時間里,一是清理了庫區占地款的收支帳,二是在全縣推行了農村財務“雙代管”,三是檢查了全縣對農民負擔心同卡的發放情況,同時還做了諸如派出醫療隊對28個特困村進行醫務扶貧、幫助水庫周圍幾個村盡快解決吃水問題等工作。” “我們以此為突破口,在縣里狠抓干部作風整頓,許多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后來的幾任領導班子都狠抓干部作風建設不動搖,使我們這個曾經位列全省倒數第一的縣發生了根本變化。” 與此同時,王樹理給大眾日報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面對這封信,大眾日報編輯部高度重視,時任總編輯劉廣東拍板“上一版頭條”,并自己動手撰寫了560多字的編者按。 編者按寫道: “說他‘苦苦思考’,是因為他看到含有批評成分的新聞報道(或曰‘輿論監督’)后,心里很不平靜,甚至感到委屈。但他終于超越了自我,想通了。他舉一反三,在自省中加深了對黨的宗旨的理解,強烈意識到自己的政治責任和肩上擔子的分量……” 時至今日,王樹理依然唏噓, “同志們回憶起這一過程,都覺得和我們能虛心接受新聞媒體的監督有很大關系。我自己也認為,對各級干部進行輿論監督,能讓我們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應當把接受輿論監督作為一種加強自律的常態。” 去年以來,大眾日報等主流媒體圍繞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多次組織開展媒體監督,聚焦“一次辦好”改革集中開展系列監督報道,取得了較好效果。大眾日報推出的《17路記者暗訪17市政務中心》《3.3公里省道連接線“卡”在哪》《辦個戶口本,為何這么難》等輿論監督報道,以新聞報道推動實際工作,產生了較大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就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強調,為鼓舞大眾、團結大眾、服務大眾作出新的貢獻。這對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和新聞輿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省委書記劉家義表示,要進一步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勇于揭露各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激濁揚清,針砭時弊,以有效的輿論監督推動全省改革改出新氣象、落實抓出新成效。 可以預見,輿論監督推動實際工作大有可為。 (來源:新銳大眾)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