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近日看到一位學者解讀商鞅變法,他認為,商鞅只讓全國人做一件事----耕戰:平時是生產機器,戰時是戰爭機器,不順從便只有一條路:收監。這位學者的意思是:商鞅狠毒到何等地步!
這位學者進而還推而廣之,說歷史上哪有什么康乾盛世,5000年里統治者都壞得匪夷所思,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不知這位學者是故意危言聳聽,還是真的糊涂忘事。筆者看了其講座的視頻,覺得其觀點很有歷史虛無主義之嫌。古人當然不可能各方面都做得像今日這樣好,然苛責先人,畢竟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
就如有人講到當代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說,中國共產黨領導全民抗疫固然給全世界做出了表率,然而盤點中國歷史,中國歷代統治者,在重大災害面前,大多是天經地義地對國民承擔無限責任。這無疑是受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其與西方國家歷史和今日的表現都迥然不同。如果說歷史上各朝代帝王都慘無人道得匪夷所思,豈不是抹殺中國5000年文明史?
回到商鞅只允許國人做耕戰一件事這個話題上。人活著就做耕戰之事,舍此無他,商鞅的意思:人活著,就是創造供自己生活的產品,并保衛這種產品。或者說,人活著就是創造美好生活(“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并保衛這種生活,從而臻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說》)的和美之境。
商鞅這話核心要義其實沒錯,只是商鞅表達得比較極端,當有不極而言之,難以振聾發聵的考量吧。如果硬要說商鞅之語失之極端,然其與種族滅絕畢竟不同。因為正常的人,致力于耕戰,不是做不到,更不是不務正業。而種族滅絕,是無論你怎么做,他都要滅絕你,他根本上認為你就是劣等無用的人。
古人喜歡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其實光有耕讀詩書,根本無以傳家繼世久長。就如徽欽二帝熱心書畫,可遇鄰不淑,金人不解風情,致使艮樂園被燒(很多人不知道宋史中類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這一段)、靖康之恥。
所以,耕讀之外,必須加一味藥-----戰,否則便是“爛忠厚”沒用的人。必須將上述對聯豐富和發展為“忠厚勇傳家久,詩書兵繼世長”“耕讀戰傳家久,詩書兵繼世長”。歲月靜好生活,必須有帶刀護衛。
過去小學語文課本有講述四川省大邑縣地主劉文彩殘暴故事的《泥塑收租院》一文,其中賣孫子的爺爺對孫子說-----“不是爺爺心狠,實在是地主逼的啊!”這位爺爺的意思是:“不是我狠心賣你,是地主手段太毒。”也就是說,爺爺我只是無奈地轉移了這種狠毒,所謂“轉移支付”是也。商鞅是真正懂得達爾文進化論、懂得“叢林法則”的人。不是他殘酷,他只是清晰地轉達了天道之殘酷。
這位學者認為商鞅兇殘,還有一條理由是:商鞅不主張私人有產,只要求秦人一門心思致力于耕戰,平時努力耕種,戰時建立軍功。
商鞅的這一舉措是不是沒有人性呢?
不錯,孟子“有恒產者有恒心”的話,因為“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可如果一門心思不擇手段對私產進行保值增值,甚至不惜危害公產,任私產“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為利潤敢冒上絞刑架的危險”,“恒心”是有了,還不是一樣“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所以孟子的思想也應被豐富和發展,與時俱進。人是群居動物,只有將“恒產”之“產”定義為人類共同的解放和進步事業,而不是傳統的私產,才能將人的“恒心”從個人小算盤小九九上轉移過來,投身到為人民謀永福的無限的奉獻之中。只有當人們全部精力用于公產的保值增值時,大家的幸福才能最大化。
商鞅要求秦人一門心思致力于耕戰,以此將人們的專注點集中于國家民族的全局整體利益,何嘗不是一種前瞻睿智。這也正是秦國后來爆發出巨大合力,無敵于天下的原因之一吧。
放眼世界,如果每個國家都像美國只信奉“美國優先”那樣吃相難看,不惜以鄰為壑,渾不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意,只怕到最后誰也好不了。“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之語,或許將在人類吃過大虧后才會被定義為頂級智慧。
作者:陶余來 合肥市包河區總工會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