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導語:漢字作為四大古老文字之一,其他三種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瑪雅文字)都消失在歷史進程中,而唯獨漢字卻傳承到了現在。究其原因漢字有著它自身的獨特之處,中國每一個漢字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透過漢字古人仿佛在告訴我們一些人生哲理。本文以漢字“贏,羸,嬴”為例,探究漢字背后的智慧。
“贏,羸,嬴”共同點和不同點:
三者讀音分別是:贏yíng,羸léi,嬴yíng。三個漢字在結構上都含有“亡 口 月 凡”,唯一不同的是贏(里面是貝);羸(里面是羊);嬴(里面是女)。三者由于在外形上極其相似,常常被誤解區別對待。準備幾句順口溜幫大家記憶:
贏yíng:獲利、利潤。
《說文解字》注:“贏,從貝贏聲,賈有馀利也。”由此看出,“贏”字的本質是獲利、利潤的含義。這關鍵要看里面的漢字“貝”,漢字中帶有“貝”的,大都與金錢有關,如:“負、貢、財、賬”等。而“贏”字的延伸含義都與一個“利”字有關(輸贏,贏家等)。
“贏”知識延伸:“貝”文化的生殖崇拜
貝殼作為原始貨幣對于人類社會的影響至深。知識普及一下:為什么古人最開始選擇貝殼作為原始的交易貨幣呢?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因素在里面:在早期母系社會中女性是占主導地位的主體,貝殼是作為生殖圖騰文化存在的。貝殼外形就像女陰,而且能開能合也能夾,貝殼中還有肉體,被作為生殖文化圖騰。所以“貝”被當作交易的工具,這也是一大因素。
漢字“贏”人生哲理分析:
“贏”字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亡、口、月、貝、凡,代表著獲得成功的必備五大要素。亡( 危機意識);口(人的良好表達力);月(懂得時間管理);凡(良好的心態),這五點也是成功人士要具備的5點基本要素。你看一個“贏”字也體現古人造字的良苦用心。
羸léi:瘦弱、疲困、 貧弱。
“羸”里面是一只羊,“羊”代表著溫順、柔弱,在動物中也是弱勢群體。有句話叫做“待宰的羔羊”,羊的命運自己不做主,掌握在別人的手里。《說文解字》中說:羸,瘦也。“羸”在漢語中更多的是以形容詞出現,如詞語:羸驂(瘦弱的馬);羸蹇(駑弱瘦瘠的驢);羸駟(瘦弱的馬)。有個成語《瘦童羸馬》 出自于《冬日道中》,本意形容體弱的兒童,瘦弱的馬匹,比喻力量單薄。
知識延伸:唐代以肥胖為美;明清以羸弱為美。
我們知道唐代以肥胖為美,這跟當時的社會屬性有關。唐朝社會認為女性體態美是額寬、臉圓、體胖,健康是當時人們欣賞的一種婦女之美的標準。那個時候大唐盛世,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對外開放,對內寬松,婦女的束縛也相對較少。
而明清女子的審美標準則發生了改變以羸弱為美。這一點我們從明清時期的侍女畫可以看出來,她們個個纖瘦愁悶憂怨,一副弱不禁風的姿態。看看《紅樓夢》中描寫林黛玉的橋段:“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如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看著就讓人泛起“愛惜美人”之欲望。
嬴yíng:姓氏(嬴政),古同“贏”也有增加之意。
看到“嬴”字會想起“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又稱“趙政、祖龍”。“嬴”中有個“女”,是個古老的姓氏,大部分姓氏中帶有“女”的姓氏歷史都非常的悠久。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都有一個女字,這跟早期古代母系社會女性占主導有關系。此外,當“嬴”用作動詞時通“贏”,有增加、增益的意思。
總結:大家看,漢字能夠完美地延續至今,甚至被其他國家所使用,里面肯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漢字的每個偏旁(部首)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漢字,這樣的搭配背后體現著我們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學好漢字,正確地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
來源:開心別院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