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戶是根、服務是本,這兩者合起來就是公司的根本。互聯網能夠有效連接公司的客戶和服務,利用互聯網,自己掌握公司的根本。
自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互聯網+”風靡中國,各行各業都在思考自身的“互聯網+”,這是互聯網行業的盛宴,也是各行各業變革的風口和挑戰。作為財險行業從業者,筆者想談談財產保險公司的“互聯網+”。
財險公司“互聯網+”的核心是利用互聯網連接客戶與服務。“互聯網+”的核心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連網等,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人與場景、人與未來的連接。筆者認為財險公司最重要的是實現人與服務的連接,我們平時經常講,客戶是根、服務是本,這兩者合起來就是公司的根本。以往財險公司的客戶和服務主要依靠人來完成,比如銷售靠代理公司、營銷人員、車商,理賠服務依靠查勘員、公估公司,這些方式的成本比較高效率比較低。而互聯網能夠有效連接公司的客戶和服務,利用互聯網,財險公司可以掌握自己的根本。
財險公司應優先實施“+互聯網”策略,建立自己的互聯網生態。保險公司首先應該有自身的客戶、產品、服務、員工等基礎,不是從0開始。我們對多種事情進行選擇時,首先選擇邊際效益最大的事情,所以筆者認為大家應該是先做“+互聯網”,而不是一上來就是“互聯網+”。傳統的廣告加互聯網成了百度,傳統的集市加互聯網成了淘寶,如果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推出“交叉銷售+互聯網”、“經代+互聯網”、“理賠+互聯網”、“客戶+互聯網”等,產生的效益將是非常大的。
利用“互聯網+”創新發展,融入互聯網大生態。互聯網建立了一種新的生態,建立了另外一種圈子,大量的企業和個人在這個圈子里生活和交易,這為財產保險業帶來了大量新的需求,例如退費險、互聯網交易信用保證保險、互聯網交易產品責任險等。財產保險的資本實力和社會公信力較強,通過創新產品,能夠分散互聯網生態中的風險,提高互聯網生態的公信力。現在眾安保險和其他公司的電子商務就是在開發這些需求。在中國財產保險業發展的初期,很多公司流行“掃樓”行動,現在財險公司也可以“掃”互聯網平臺。每一個互聯網平臺都有財產保險需求,這將為財產保險做大行業增量帶來大量機會。
“互聯網+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將成為財險公司的風口,也將顛覆過往車險經營模式。商業車險的產品是非常標準化的,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車主的剛需,不需要花精力對每個人去推銷和解說條款。商業車險的中間費用普遍達到20%~30%,對一個標準化非常高和已經成為社會剛需的產品來說,這樣的中間費用反映了社會成本太高。互聯網的最大作用就是連接,去中間化,降低中間成本。所以,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將有望成為財產保險業“互聯網+”的推動器。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是最優的成本、最快的時效、最便捷的服務,而最優的成本需要商業車險費率改革來支持,商業車險費率改革逐步支持費率市場化,將鼓勵財產保險行業直接與客戶建立聯系,直接為客戶服務,為最好的客戶提供最優的價格。
精細化和差異化是中小公司實施“互聯網+”的必由之路。在中國財險市場上,大型公司和中小公司在規模、品牌、資本實力上差距比較大,而在產品、銷售、客戶服務上差距沒有這么大。也可以說在產品、銷售、客戶服務方面財險行業仍然是比較粗放的,大公司沒有絕對和不可超越的優勢,市場留給中小公司的機會仍然比較多。“互聯網+”的特點是將服務連接到每個個體,這些個體就像人體的細胞一樣千差萬別,因此,針對這些細胞進行精細化和差異化服務是中小公司的機會。
“互聯網+相互制”將成為財產保險創新的重大方向。互聯網就像一張大網將大家聯系起來,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源共享、服務共享,這與保險業的發源和本質非常契合。保險業就是擔當風險成本聚合和風險分散的角色。現在保監會鼓勵發展相互制保險,業內人士也在熱議找一批人成立相互保險公司,因為相互制資本需求低,可以通過相互制做資本家。但筆者認為應該結合互聯網和保險的本質,在現有保險公司的基礎上去創新一些相互制的產品,用最低的成本去分散風險,用相互制手段去降低道德風險。例如,為特定群體客戶建立一個賬戶,銷售推廣就由客戶口口相授,保費與他們群體的實際發生損失掛鉤。
(文/龔志潔 富德財險董事長,來源:《保險文化》雜志2015.06)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