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據報道,海南突發疫情,有18萬外地游客滯留。一些省市派出包機,按閉環方式接回游客。這種“撤僑式”的防疫行為,贏得廣泛贊譽,產生很好的社會影響。
“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是我們國家的成功經驗,其中“早發現、早隔離”是最有效辦法。隨著核酸檢測的常態化,加強對重點人群的科學管控,特別是廣大群眾的防疫意識增強,各地出現的疫情苗頭,普遍能夠得到及時捕滅。這次海南出現疫情,外地游客必須管控,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造成大范圍疫情外溢。從防疫大局出發,一些省市勇于擔當,將滯留游客分別情況集中接回,按入境人員的防疫要求,嚴格閉環管理,回常住地監測隔離。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也是一個“多贏”的防疫舉措。我認為這一做法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是可減輕海南的抗疫壓力。按防疫要求把眾多游客管控好,當地政府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管理難度很大,還會發生各種矛盾。
二是會減輕滯留游客的負擔。對游客來說,長時間滯留他鄉,不僅經濟開支大,而且心理壓力更大,各類次生問題也會很多,處理不好難免出現意外。
三是會有利于疫情控制。限制游客返回,會防止疫情外溢,但感染人數不會減少,甚至會有更大的感染風險。閉環集中接回隔離,即便有陽性者,也是在控制范圍內,不會造成失控擴散。前不久,一位入境人員在外地完成10天隔離,返京后仍被查出陽性,因屬自由乘車返回,從而讓不少人成密接者,社會成本很大。這說明對重點人員閉環管理很重要。
四是會增強黨群關系。黨和政府及時接回滯留他鄉人員,一切費用個人自理也會非常感激,其社會影響不亞于從國外“撤僑”。
對此,建議有關部門能認真研究總結,堅持抗疫全國一棋,將此作為疫情管控辦法予以推廣。首先要嚴格科學劃分必須隔離人員,防止“一刀切”、“擴大化”。對無條件居家隔離而又必須隔離的人員,也可采用這種“疏散”辦法,閉環管理異地隔離。如果采取這種做法,就無需大規模臨時建造隔離點,也可減少前往支援的醫務人員。這也是體現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作者:張繼樂 朝陽區軍休18所軍休干部;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