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社會〔2019〕016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部門、機構:
現將《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自然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農業農村部
商務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廣電總局
體育總局
國家文物局
國家中醫藥局
中國殘聯
2019年1月23日
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
社會領域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補齊社會領域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增強非基本公共服務弱項,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既有利于加強社會政策兜底保障、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助于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積極培育發展國內市場,對于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社會領域公共服務投入不斷加大,設施條件不斷改善,但相對于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仍然存在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托幼、上學、就醫、養老等方面的服務質量和水平與群眾期待還有不小差距,這既是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表現,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也是潛在的巨大國內市場。為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教興國、健康中國、創新驅動等國家戰略,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入推進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正確處理基本與非基本、政府與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著力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增強非基本公共服務弱項、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網底,不斷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努力增進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二)基本原則。
——補齊短板,保障基本。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優先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補強弱項,擴大供給。政府在做好政策制定、規劃引領、環境營造、監管服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和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作用,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擴大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推動非基本公共服務市場化、多元化、優質化。
——創新機制,提升質量。破除體制障礙,創新提供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加強人才培養,加快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推進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統一,推動優質服務資源延伸下沉和提質擴容,促進公共服務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將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基礎上,既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又要合理引導社會預期,不吊高胃口,不過度承諾,確保公共服務水平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穩步提升。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公共服務供給結構更加合理,社會力量參與更加積極,實施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服務質量與水平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對保障民生、促進就業、擴大消費的作用不斷增強,基本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全覆蓋、質量全達標、標準全落實、保障應擔盡擔,實現非基本公共服務付費可享有、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安全有監管。其中,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8年;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養老床位中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旅游經濟穩步增長,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群眾身體素質穩步增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家政培訓標準化程度進一步提升,行業規范化建設進一步鞏固。
到2022年,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充足、資源布局不斷優化、體制機制日趨完備、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服務質量明顯提高,覆蓋全民、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就近就便、高效快捷、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務體驗不斷改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積極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格局不斷完善,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多樣化可選擇的公共服務資源更加豐富,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得到滿足,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二、行動任務
(一)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1.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和“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繼續加大對困難地區和薄弱學校支持力度,完善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基本辦學條件,落實對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按100人標準撥付公用經費。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為住宿學生配備宿舍、食堂、廁所、澡堂等基本生活設施,落實對寄宿制學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合理有序擴大縣鎮學校學位供給,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額。加強學校非衛生廁所改造。鞏固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穩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到2022年全面實現全國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約20%的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提升貧困地區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條件,確保每個縣(市、區)建好1-2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院),并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重點,改善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力爭到2020年,每千人口縣級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1.8張左右,能夠滿足縣域居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等需要。地方政府負責籌集資金,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特色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優勢。
3.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床位不足或業務用房面積不達標的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力爭省、地市、縣三級都有一所政府舉辦、設施齊全的婦幼保健機構,強化省、地市、縣三級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救治能力和產前診斷篩查能力。支持兒科資源不足地區加強建設,統籌利用各種服務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婦幼保健機構擴展強化產科、兒科、中醫科等服務功能,力爭到2020年每千名兒童床位數增加到2.2張。
4.提高醫學應急救援和傳染病等防治能力。依托大型綜合性醫院擴展補充緊急醫學救援能力,配置醫學救援設施設備,建立國家綜合、航空、海(水)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構建全國分區域布局的海陸空立體化、專業化緊急醫學救援網絡,建立健全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改革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綜合性醫院傳染病、精神病診療能力和傳染病醫院建設,全面提升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疾病防治能力。完善血站服務體系,加強血站及血液篩查實驗室建設,保障血液安全供應。
5.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繼續加強公辦養老機構建設,落實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穩步提高護理型床位占比。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綜合評估制度,優先滿足失能老年人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和服務質量達標工程,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托底保障能力。鼓勵有條件的農村特困供養服務機構(農村敬老院),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逐步為農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償或無償的集中托養服務。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推動50%的鄉鎮建有1所農村養老服務機構。
6.加強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在人口50萬以上或孤兒200個以上的縣(市、區)建設兒童福利機構和設施,為各級兒童福利機構配套“養治教康”方面服務設施,推動形成功能完備、服務規范的兒童福利服務設施網絡。在各縣(市、區)新建或依托現有資源建設縣級未成年人保護設施,為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提供臨時監護照料。在精神衛生服務能力不足且尚無精神衛生福利設施的地市建設1所精神衛生福利設施,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集中養護服務。在火葬區尚無設施的縣(市、區)新建殯儀館或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對已達危房標準、設施設備陳舊的縣(市、區)殯儀館實施改擴建,對已達到強制報廢年限或不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縣(市、區)火化設備進行更新改造。
7.提升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水平。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地區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傾斜力度。實施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保障計劃,開展公共就業服務人員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健全均等化、專業化、智能化的服務體系。制定實施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設施、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規范等指導性標準,統一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視覺識別系統。加快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數字化轉型,打造集政策解讀推送、業務辦理咨詢于一體的線上智能服務、線下自助服務體系。
8.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動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和省級實施標準,以縣為單位實施。推動重點文化惠民工程資源整合和改革創新,加強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和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強化數字文化服務和流動文化服務,不斷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的覆蓋面和實施效果。繼續支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館、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促進高校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充分利用現有城鄉公共設施,統籌建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推進總分館制建設,加強對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統籌管理,實現城鄉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
9.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開放。繼續加強縣級公共體育場、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體育健身公園、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社會足球場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合理利用公園、體育中心、閑置廠房、校舍操場、社區空置場所等,拓展公共體育設施場所。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提升各類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服務水平,促進學校體育設施與公共體育設施的雙向開放。
10.健全完善殘疾人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城鄉貧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基本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給予補貼,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推進康復大學籌建。發展重度貧困殘疾人托養照料服務,加快制定殘疾人托養、康復服務國家標準,加強對孤殘兒童福利和流浪乞討殘疾人救助服務的支持力度,加大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幫扶力度,對一戶多殘、以老養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予以幫扶。采取普通學校就讀、特教學校就讀、兒童福利機構特教班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落實“一人一案”,解決未入學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問題。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推動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結合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大重度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力度。
(二)補強非基本公共服務弱項,著力增強人民群眾公共服務供給。
11.增加托育服務有效供給。制定行業準入標準、管理規范和監管標準,明確嬰幼兒照護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從業要求、設施設備、技術流程等規范標準。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在城市建成一批示范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在農村和貧困地區進一步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利用社區中心、閑置校舍等存量資源建立嬰幼兒看護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提供日間照料服務。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托育服務機構,鼓勵家庭育兒知識傳播、社區共享平臺等托育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探索發展,發展多元化托育服務體系。積極開展保育知識、技能等培訓,推動高職院校設置相關專業,開展家庭科學育兒培訓指導。加強對兒童生長發育、兒童營養、兒童心理、兒童運動等方面的綜合干預,充分開發兒童潛能,促進兒童早期發展。
12.擴大城鄉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大公辦優質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充分利用各類資源發展公辦園,規范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通過購買服務、財政獎補等多種方式支持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進一步完善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標準和扶持政策,通過購買服務、減免租金、綜合獎補、教師交流培訓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園發展。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80%以上的在園幼兒享受到普惠性學前教育,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規模達到20萬人以上,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全國原則上達到50%。積極支持多渠道投入學前教育。保障幼兒園教師地位待遇,落實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確保普惠性幼兒園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得到資助。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每個鄉鎮原則上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園,鼓勵以定向培養方式為貧困地區農村培養幼兒教師。
13.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運營高水平全科診所,建立專業協作團隊為居民提供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支持社會力量深入專科醫療等細分服務領域,在眼科、骨科、口腔、婦產、兒科、腫瘤、精神、醫療美容等專科以及中醫、康復、護理、體檢等領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品牌服務機構。鼓勵有實力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瞄準醫學前沿,組建優勢學科團隊,提供以先進醫療技術為特色的醫療服務。督促各地落實社會辦醫療機構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精簡優化審批流程。
14.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到2022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大于90%,居家社區養老緊急救援系統普遍建立,“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推動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支持境內外資本投資舉辦養老機構,落實同等優惠政策。深化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登記制度改革,允許養老機構依法依規設立多個服務網點,實現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鼓勵民間資本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造后用于養老服務。開展城企協同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行動計劃。
15.加強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包括預防、保健、治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的綜合性、連續性的服務體系。以老年人健康為中心,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加強合作。推廣老年人健康體檢,到2022年,基本實現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全覆蓋。加強康復醫院、護理院和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老年醫療服務需求強烈的地區,可依據現有醫療機構,以多種形式加強老年專業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積極開展老年人醫療、康復、護理、家庭病床等服務,提高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16.推進家政培訓和就業服務。持續開展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行動。實施農民工學歷和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巾幗家政服務專項培訓工程,推進家政培訓提升行動,搭建家政服務員和用工企業對接平臺,開展訂單、定向培訓,提升家政服務能力。全面推進“百城萬村”家政扶貧,引導中西部地區貧困縣與中心城市勞務對接,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建立健全家政服務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建設包含家政服務員基本信息、從業經歷和服務技能等內容的家政服務員檔案數據庫和家政企業數據庫。
17.推廣城鄉社區助餐服務。把社區助餐納入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著力解決空巢老人居家、社區養老的餐飲問題。建立健全社區助餐服務標準體系,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切實保障質量安全,豐富個性化產品,根據青年家庭、空巢老人家庭的飲食需要,推出定制化家政餐飲服務。提升餐飲企業社區助餐服務水平,鼓勵餐飲企業通過電話送餐、互聯網送餐等方式拓展服務范圍,將服務下沉到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便利。
18.加強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加強大運河文化帶、革命文物等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打造優質、特色服務品牌。編制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選取并重點支持一批傳統工藝項目。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重點工程和基地建設,到2020年建設100個左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推進“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系統完整保存文物信息,推進資源開放共享。實施鄉村文化繁榮興盛重大工程,支持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利用設施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
19.完善重點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實施“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行動計劃,切實改善當地道路、步行道、停車場、供水供電、垃圾污水處理、消防安防、應急救援、游客信息等服務設施。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景區連接道路、停車場、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完善集散咨詢服務體系、自駕游服務體系,規范旅游引導標識系統。
20.加快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和互聯互通。推動完成全國有線網絡整合,形成全國一張網。建立全國有線網絡統一運營體系,統籌開展全國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建設國家級廣電云數據中心,加大骨干網技術改造,完善接入網建設,完成雙向化、寬帶化、智能化改造,積極發展高清電視、超高清電視、互動電視等新業務,拓展綜合信息服務和智能化應用等新業態,建設新型家庭信息中心,滿足用戶對于跨屏、跨域、跨網、跨終端的收視和信息需求。
21.加快發展體育健身休閑運動和競賽表演業。以舉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加強冰雪人才培養,提升群眾普及水平。加強足球、冰雪、水上、航空、山地戶外等健身休閑運動場地設施建設,支持城市舉辦馬拉松、自行車等大型群眾性體育賽事。加快制定賽事審批取消后的服務管理辦法,明確體育培訓、賽事開展的基本條件、標準、規則、程序和各環節責任部門,推動大型賽事活動多部門聯合“一站式”服務。
(三)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
22.提升教育服務內涵質量。建設“互聯網+教育”支撐服務平臺,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各類學生。提高學前教育保教質量,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優化教材和課程體系,完善質量監測制度,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型城市遴選和企業試點,吸引企業等社會力量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帶動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大東部高水平大學對中西部地區高校的支持力度,繼續支持中西部地區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本科學校。
23.均衡發展優質醫療資源。圍繞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腫瘤、心腦血管等重點疾病,在全國建立若干高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和一批區域醫療中心,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集聚醫教研產等各種創新要素,開展癌癥等重大疾病科技攻關,在醫學科研成果臨床轉化、攻克疑難復雜疾病、建立人才培養模式等領域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優質醫療資源通過組建專科聯盟、建設分支機構、遠程醫療協作、“互聯網+醫療健康”等多種方式,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逐步滿足群眾就近享有高水平醫療服務需求。
24.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推進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患病期治療、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支持適合老年人的智能化產品、健康管理設備、健康養老移動應用軟件(APP)等設計開發,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到2020年全面實施全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工作。
25.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在商場、寫字樓等各類場所嵌入文化消費內容。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機構實行錯時開放。引入社會化機制,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更多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定期開展全國性公共文化產品采購大會,實現供需對接。統籌整合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加強公共文化大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處理,建設文化云平臺,推動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智慧博物館等公共數字文化建設項目,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及可移動文物數字保護展示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及數字展示。
26.加快智慧廣電發展。加快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中的應用,打造功能更加強大的主流媒體融合傳播網、數字文化傳播網、基礎戰略資源網,為用戶提供融合新聞資訊、視聽節目、社會服務、醫療健康、數字娛樂、教育培訓、智能家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廣電數字生活服務,實現廣播電視人人通、移動通、終端通。
27.推進多種旅游業態發展。推動鄉村旅游提質擴容,完善鄉村旅游服務標準,做好典型案例梳理,召開現場會推廣鄉村旅游發展經驗。探索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模式,完善城市商業區旅游服務功能,建設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美麗休閑鄉村,推動建設自駕車房車旅游營地,推廣精品自駕游線路。實施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三期總體建設方案,增強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教育功能和脫貧富民功能。推動中醫藥健康旅游,建設一批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和示范基地。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對本領域公共服務工作的支持力度,細化制定配套制度和政策,加強對地方的監督和指導,推動各領域重點任務、保障措施有效落實。各級人民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質量效率,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并及時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進展情況。
(二)推進項目建設。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瞄準重點領域投資缺口,制定涵蓋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實施的專項行動計劃,細化社會領域公共服務短板和弱項需求測算,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分近期、中期、長期進行項目儲備并確保滾動接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各地要切實落實現有各項產業用地政策,經相應行業主管部門認定,投資主體依法依規使用舊廠房、倉庫等存量房屋提供公共服務的,可享受在五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
(三)擴大資金投入。
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合理安排經費并及時下達資金,確保中央財政性資金優先支持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建設。鼓勵地方政府依法合規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建設、運營和服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綜合利用債券、保險、信貸、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為社會領域公共服務項目融資提供支持。
(四)強化實施監管。
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對儲備項目的協調調度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推動在建項目順利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早日建成發揮效益,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各地在建設過程中,要根據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嚴格項目條件審核,合理安排項目建設,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防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五)加大人才培養。
完善人才服務體制機制,結合實際推進實施工資待遇、技術等級評價、職稱評定等激勵政策。健全公共服務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制度,定期組織職業培訓和業務輪訓,提高公共服務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科研院所作用,促進專業服務和管理人才培養,引導公共服務和管理人才向中西部地區和基層流動。探索公辦與非公辦公共服務機構在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對非公辦機構的人才培養、培訓和進修等給予支持。
(六)實施考核評價。
將公共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服務對象誠信情況納入信用記錄,并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同步在“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公示,加強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方落實本領域任務的監督檢查,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基本公共服務達標考核和城市公共服務水平評價,委托第三方開展社會滿意度調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重大問題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
2019-02-27關于印發《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9-02-2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