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到中國崛起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我認為還是中國人的缺乏自信。但是最近美國和日本發生的兩件事情,等于給一些崇拜西方的中國人送來醫治不自信的良藥。
一個是日產汽車、神戶制鋼所等日本企業的丑聞相繼曝光。
日產汽車公司9月29日承認讓不具備資格的員工進行車輛檢查。10月8日神戶制鋼所又被曝出篡改部分鋁、銅產品性能數據問題。由于神戶制鋼所在日本許多零部件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都位居第一,又是全球汽車、以及航空高鐵制造領域的主力供應商。所以,造假事件的波及范圍很大,波及到的客戶都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制造企業。據稱目前采用其問題產品的客戶數量多達200家企業左右,雖然神戶制鋼所還沒有公布客戶名單,但豐田汽車、本田公司等汽車公司以及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日立制作所還有美國的波音、通用等制造企業都使用了神戶制鋼所的問題材料。現在又發現神戶制鋼所在過去10年的部分數據就有篡改的問題,說明篡改數據是長期的、集體性的行為。
三菱汽車和鈴木汽車去年被曝篡改油耗數據。
日本的高田公司因為隱瞞安全氣囊質量缺陷而被美國媒體稱為“有史以來最惡劣汽車安全丑聞”。
不要以為日本企業只會進行性能數據的造假,據報道,日本的東芝公司,長年存在會計造假用以掩蓋核電業務巨額虧損的問題。前些年,日本的醫用設備和數碼相機制造商奧林巴斯承認,此前20年都在做假賬、掩蓋投資虧損。
這就是問題全部了?專家說:“個別企業會定期出現造假等丑聞。這只是冰山一角”。制造問題材料的日本鋼鐵企業,相信也不只是神戶制鋼所。早在17年前,中國的三峽大壩就遇到了日本的問題鋼材,和今天被曝光的神戶制鋼所的問題如出一轍。
時政綜合性半月刊《大地》的2000年第二十期中,作者黃宏章所寫的《特寫:三峽工程首例對日索賠紀實》一文披露,直接相連于左岸7-14號水輪發電機組的蝸殼部位的直徑12.4米的引水鋼管,因為被澆筑在混凝土壩身上,要求是永久性使用不修復。按三峽工程有關專家說的說法“這是承接三峽工程心臟的主動脈血管”,所以對板材質量的技術要求極高。出于當時對日本制造的信心,三峽工程業主運用國際招標,選了日本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的低合金碳素結構鋼板。檢測結果卻出人意料:試樣的沖擊韌性達不到合同要求,也與日方合格單提供的技術數據相差甚遠。日方卻以傲慢的口氣,回絕道:“不可能,不可能!我們是世界上一流的名牌企業,絕不會出現這樣的質量問題”。日方不但不正視自己產品的質量問題,反而一會指責中方抽樣不規范,一會說中國實驗室條件太簡陋,一會又怪檢測標準是不是不科學。因為日本供貨方的推諉態度,先后檢測幾次,都不肯承認質量存在問題,導致耗費了兩個半月的時間,用于鋼板檢驗、出證和談判,給工期造成很大壓力。
另一個事件是美國的“通俄門”事件劇情反轉,一直指責特朗普“通俄”的奧巴馬執政團隊被揭露涉嫌“通俄”。
FBI早就掌握了克林頓的慈善基金收受了俄羅斯核企業數百萬美元的資金的證據。而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利用職權,作出了有利于俄羅斯的決策。在證據面前,美國司法部遲遲沒有立即對希拉里采取行動,構成事實上的包庇,2010年10月,希拉里領導的美國國.務院和外國投資委員會批準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接管加拿大鈾壹公司,使俄羅斯控制了20%以上的美國鈾礦供應。俄羅斯控制鈾壹公司后,轉入克林頓基金會的資金高達235萬美元。
奧巴馬政府在2011年批準了Rosatom旗下的Tenex子公司與美國有濃縮公司合作,將商業用途的鈾出售給美國核電站。
美國相關部門早早掌握了美國政府官員收受賄賂的證據,FBI、美國能源部和法院提交的文件顯示,在外交委員會決策之前,FBI就有了實質性的證據,證明2009年開始,Tenex的公司高管就開始向美國官員行賄。調查和信息公開卻一直受到阻撓,有利于行賄人的決策卻沒有被阻止。原因之一是當時的美國司法部長埃里克·霍爾德本人,就是希拉里領導的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奧巴馬政府的“通俄門”牽連很廣,但是卻很少有人被追責。當時負責調查的是奧巴馬政府的總檢察長羅德·羅森斯坦,FBI局長助理安德魯·麥凱布,非但沒有因為包庇腐敗而受到制裁,現在繼續在特朗普政府里擔任重要職務。安德魯·麥凱布從當時的局長助理,現在被提拔為FBI代理局長,這屬于典型的帶病提拔啊。部分涉嫌奧巴馬“通俄門”的高級官員不但繼續逍遙法外,而且還成為調查特朗普“通俄”的反腐大員,2009年奧巴馬政府“通俄”開始時任FBI局長的羅伯特·穆勒,就在特朗普“通俄門”專項調查組擔任特別顧問。
奧巴馬“通俄門”告訴我們,美國不但存在著集團腐敗,塌方式腐敗,而且還存在著腐敗分子反腐敗的現象。
中國存在著嚴重的腐敗現象,但是我們敢于承認。而總有一些人用腐敗問題要求中國學習美國的體制,同時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美國沒有腐敗,時因為美國實行的是“民主”體制,多黨選舉可以有效的互相制約,及時發現和防范腐敗。
可是一些人總是被現實一再打臉。美國的腐敗不但廣泛存在,而且缺乏有效的解決腐敗的機制。美國倒是有一個神奇的辦法,通過把很多腐敗行為給合法化的辦法來表面上減少腐敗。比如,在中國官場上見不得光的買官賣官“潛規則”,在美國那是可以公開操作的“明規則”。
美國的捐款大金主可以得到美國總統的駐外大使職位作為回報,這在美國是公開的。數據顯示,近三成的美國駐外大使,都可以花錢買到。近幾屆總統的駐外大使名額贈給捐款金主的比例是:小布什30.02%,克林頓27.82%,老布什31.30%,卡特26.73%。而奧巴馬截至到2013年7月31日的此項數據已達35.2%,刷新紀錄。而且,不同國家的大使職位都是有價格的,克林頓時期的大使職位價格前三面是: 32.8萬(奧地利), 25.2萬(荷蘭),19.6萬(瑞士)。小布什則為:49萬(愛爾蘭),45萬(瑞士),36萬(瑞典)。而奧巴馬時期,就近期已提名的部分大使來說,前三名是:236萬(比利時),231萬(英國),156萬(德國)。其他多國的大使職位也都“價格不菲”,其中:加拿大(5萬至10萬美元)、伯利茲(10萬至20萬美元)、挪威(20萬至50萬美元)、捷克(20萬至50萬美元)、芬蘭(超過50萬美元),以及日本(超過50萬美元)。美國駐歐盟和東盟大使也都曾在 2008年為奧巴馬捐出至少50萬美元。這些人都是在資金上幫助奧巴馬選舉的人。
日本的制造業造假丑聞,把日本制造的神話給打碎了。奧巴馬“通俄門”的曝光,把美國體制的不腐敗神話給打破了。
這兩個神話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換句話說,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是被這些經不起推敲的異國神話給摧毀的。而這些神話,本身就不是現實中存在的客觀事實。
我們對來自日本的和美國的丑聞,并不是保佑幸災樂禍的態度和比爛的心態。中國有問題,我們一直承認,但是一些人也不要拿經不起推敲的外國神話來打擊我們進步的信心。我們承認跟外國的差距,不能建立在對外國加以神化的基礎上。
說到中國人的缺乏自信,有很多具體表現,有對中國制造的不自信,有對中國體制的不自信,還有對中國文化的不自信。中國人的缺乏自信,又跟對西方的崇拜相依而生,對西方的崇拜,也大致分為商品的崇拜、制度的崇拜和文化的崇拜。
對西方的商品的崇拜有很多,比如,瑞士的鐘表、法國的葡萄酒、意大利的時裝……,但根據西方國家的工業制造能力,這種崇拜主要集中于來自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商品。日本因為距離中國最近,而且日本在消費品領域的品牌一度星光閃爍,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對日本的制造業的崇拜,占了中國對西方的商品崇拜的重要比重。從八九十年代對日本家電和電子品牌,如東芝、索尼、日立、三洋等品牌的追捧,到前兩年中國游客對日本的馬桶蓋和電飯煲的瘋狂采購,都是這種商品崇拜的表現。
因為美國的實力最為強大,也最注重對顏色革命的投入,導致中國人對于西方的制度崇拜,主要集中于美國的制度。美國的多黨選舉、三權分立被津津樂道,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中國被頻頻談起。美國的制度,從政治到經濟,在中國很多人心理就代表著政治正確。歷史終結論的作者雖然都對歷史終結于美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這一結論產生動搖了,但是中國還有很多人在堅持。而且,這種美式崇拜在中國的文化精英中一度處于主流地位,這些主流文化精英又因為掌握著主流話語權,所以對美國的制度崇拜,又通過他們傳播給很多普通的人。
對西方的文化方面主要是對西歐從古希臘和羅馬的古代歐洲文化,和文藝復興開始之后的資本主義啟蒙運動而奠定的近代歐洲文化,從哲學到美學,從學術研究范式到學科體系構建。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后,領先于世界幾百年,利用其超越別人的實力,把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中國從長期領先到一個多世紀的全面落后,這也是事實,中國也不排斥對外來先進文化的學習,中國文化從來不是故步自封的。但是一些人,對西方文化的態度不是借鑒和學習,而是崇拜,崇拜到了虛無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程度,把自己的民族說的一無是處,這就是崇拜的情結了。
本文談的西方,不是指地理意義的西方。比如,日本雖然在地理上屬于東方,但是日本長期實行托亞入歐的政策,在價值觀和制度方面已經全面西化。日本成為西方國家的學生,中國人對日本制造業的崇拜,也是對西方的崇拜的組成部分。
我們承認自己曾經落后過一段時間,承認自己現在還沒有回到歷史上的領先地位,我們也承認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但不等于我們要把西方一個階段的領先上升為崇拜情緒。承認別人的先進,并不是要妄自菲薄到自我否定的程度,這就是非理性的態度了。
這種崇拜心理一度到了否定自己歷史、否定自己民族的程度了,并且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那就危險了。
一個人要沒有自信,很難在事業上成功。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人不自信,會被別人引導到簡單的模仿模式,就容易在別人的誤導之下走錯路,國家也如是。
對中國的不自信跟對西方的崇拜是同一個問題的兩面。因為對自己不自信而對別人產生崇拜心理。因為崇拜了別人,而失去了自信。
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階段是最缺少自信的,一個是從鴉片戰爭失敗給英國,到甲午戰爭又敗給日本,讓中國人的自信受到重創。開始覺得中國是技不如人,所以開始學習西方的科技,學習西方建立現代工業,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中國的文化和體制還是好的,只是中國需要在技術和工業方面補課。到了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國敗給了自己的昔日小弟,中國對自己文化和體制的自信也沒有了,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文化。中國另一個缺少自信的階段是改革開放之后,很多人看到了中國跟西方在表面上的巨大差距,開始懷疑自己的國家的體制到民族的文化。這種不自信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根治。
中國這些年,在工業規模方面已經實現了反超,工業在2016年的總產值是美日德三個工業制造強國的總和,基礎設施方面也正在進行趕超,中國贏得了“基建狂魔”的美名。在科技創新上也在快速縮小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中國的產業升級已經進入到發達國家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的工業領域,雖然在集成電路等產業鏈的一些關鍵環節還比較薄弱,但中國的整體產業鏈正在由下而上,實現一個部門、一個行業、一個體系的逆襲。這些硬實力的發展,是中國人恢復自信的物質基礎。
日本制造業早就神奇而衰了,現在叫的上來的日本品牌還有多少?除了日本的汽車品牌,二十年前那些如雷貫耳的日本家電品牌還有多少在中國有市場?中日之間的力量對比變化從世界五百強的名單就可以看出來。中國上榜公司數量連續第十四年增長,2017年達到了115家。其中中國大陸(含香港在內,不包括臺灣地區)為109家企業,僅次于美國的132家,而日本有51家。現在日本的優勢產業過多的集中在汽車和相關配套業,汽車和配套業的利潤占一半以上,日本在電子、造船、鋼鐵等昔日的優勢產業衰落明顯,顯示日本的工業制造能力從平衡走向不平衡。日本的半導體行業雖然還有一定實力,在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方面還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在芯片設計和制造方面已經衰落的很嚴重。日本在通信和互聯網等方面更是乏善可陳。
我們今天談美國的和日本的問題,我們只是想站著平視西方,而不是跟一些人那樣習慣于跪著仰望西方,只看到西方的優點和暫時性領先,卻看不到西方的缺點,認為中國永遠要落后于西方。我們只是想針對那些只允許說西方優點而不允許說西方缺點的人,在此做一些更為客觀的分析。跟我們對自己的審視一樣,既看到他們的優勢,也要看到他們的劣勢,更要看到我們趕超的努力和成果。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中國還是要堅持自己的路,至于那些要終結歷史的“普世”之路,讓烏克蘭這些國家繼續走吧,烏克蘭就是公知治國的“典范”。
(來源: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