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摘要:在世人眼中,加拿大就是美國的一個附屬國,可見孟晚舟的事根本就不是法律問題,而是國際政治問題,美國把打擊華為作為遏制中國崛起、維護其霸權的關鍵戰役,孟晚舟是人質,加拿大是槍手。從美商務部升級“實體清單”,再到孟晚舟被判符合“雙重標準”,種種跡象表明,我國一些重要企業、機構今后的發展之路必將受到美國的嚴重打壓。
溫哥華當地時間5月27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公布了判決結果,認定孟晚舟涉訴的行為在美國與加拿大都是犯罪,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對其引渡案將繼續審理。
對此判決結果,華為公司表示失望,稱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公正判決和自由。
美國司法部長William Barr曾表示,美國打擊華為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國在5G技術上的領先,對美國構成挑戰。
在世人眼中,加拿大就是美國的一個附屬國,可見孟晚舟的事根本就不是法律問題,而是國際政治問題,美國把打擊華為作為遏制中國崛起、維護其霸權的關鍵戰役,孟晚舟是人質,加拿大是槍手。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包括公安部法醫研究所、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奇虎360、云從科技、哈爾濱工業大學、東方網力等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這些機構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所使用美國的商品和技術,存在被用于軍事項目的重大風險。
從美商務部升級“實體清單”,再到孟晚舟被判符合“雙重標準”,種種跡象表明,我國一些重要企業、機構今后的發展之路必將受到美國的嚴重打壓。
即便突圍 仍身陷險境危機四伏
5月21日,我國剛剛前腳宣布本次人大會將審議港版國安法,5月22日,美國后腳就公布了新的“實體清單”,可謂“早有預謀”!這種把商業活動和科技研發政治化的做法,蠻橫無理,即便有企業能夠扛住最初階段的壓力,面對其舉國力量的打壓,仍然命懸一線。
拿華為公司為例,自去年5月15日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后,公司的各項業務均受到很大負面影響,尤其是谷歌GMS服務斷供,使其海外市場大幅縮水,2019年海外整體營收減少了100多億美元。
后來華為通過砍掉公司46%的部門,集中優勢力量投入主產品線、加大芯片備貨量、加強國內市場等策略,硬生生的扛了下來,而且活的更有質量。
這一年里,華為啟動了備胎計劃,海思芯片一夜之間轉正;鴻蒙操作系統的研發加速推進;HMS和APPGallery搭載P40和榮耀旗艦機驚艷出世。
今年3月華為年報顯示,其2019年營業收入8588.33億元,同比增長19.1%,凈利潤627億元人民幣。
前段時間,日本著名的財經媒體日經新聞和專業科技實驗室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做了個實驗,它們將華為在去年11月投入市場的一部“Mate30”5G版拆開,通過一系列的鑒定,發現相比4G版本,5G版本來自美國的零部件已從11.2%下降到1.5%,而國產零部件占比從25.3%提高到41.8%,幾乎完全脫離美國零件。
華為在遭到禁令卡脖子、丟失部分海外市場的狀態下,還能繞開美國實現盈利,可謂舉世震驚。然而突出重圍的華為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就發現自己又陷入更為致命的境地。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的工業與安全局發布消息,為應對“華為破壞實體清單的一系列做法”,將采取新一輪打擊動作,最新修改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獲準通過。
《規則》中明確要求,全球只要使用了美國軟件和設備的半導體企業,在為華為生產芯片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同時命令臺積電,立即對華為斷供。
故意選擇同樣的時間點(都是5月15日),針對同一家企業,出臺更嚴厲的禁令,這已經不是“卡脖子”,而是直接擺出“抹脖子”的架勢了。
美國的這招實在狠辣:你華為不是厲害,可以做出幾乎不使用美國零件的手機么?不是可以做出自己的操作平臺么?不是憑借本土市場還能實現盈利么?那我就來個更絕的,把“芯”給你斷了!
生產手機需要芯片,而用于芯片設計的高端EDA軟件,基本上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國公司壟斷。如果美國真的發動單邊制裁,那么華為將面臨斷供高端芯片的嚴峻局面。
在美國的強勢耍流氓之下,臺積電宣布將赴美投資120億美元建廠,生產世界最先進的5納米芯片,英國首相約翰遜計劃到2023年前將華為公司對英國5G網絡基礎設施發展的參與減少到0。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2020年(華為)爭取活下去,爭取明年還能發年報。”
窮圖匕見 被打壓的中國高新技術
這次被列入“實體清單”的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計算機、通信、芯片、人工智能、軍工、互聯網安全、精密儀器制造領域等。
而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已經從2018年開始,陸續將中興通訊、華為、中科曙光、??低?、科大訊飛等列入“實體清單”。
現在看來,只要是涉足高科技領域的中國企業,都已成為特朗普政府試圖絞殺的目標,美國會通過各種手段遏制和打壓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
在美國的計劃里,中國可以做農業,做機械產品,做網購平臺,但就是不許碰高科技的東西。
因為只有把中國鎖死在中低端加工領域,他們才能在“褥科技羊毛”的同時,反手用高科技隨時對中國進行遏制,限制中國的發展。
美國如此拼命打壓華為,也等于震懾其他國家的高科技企業:“想繼續生存,就要乖乖聽話,否則先看看你們手里的技術,是不是真能完全繞開我們。”
今天美國能對中國下手,明天就可能對其他國家如此,可即便全世界都知道美國這種手段不講理,但誰都沒有好辦法。
這讓有理哥想起了3句老話。
1.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2. 落后就要挨打
3. 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相比一戰、二戰的戰爭年代,現在大國與大國之間的較量,輕易不會真刀真槍,更常見的是科技戰、貿易戰,這種“戰爭”模式,人才儲備是關鍵,唯有培養屬于自己國家的高科技人才,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趕超。
然而在高科技人才方面,美國也已將遏制的魔爪伸向中國的高校。
這次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就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自此,從2019年4月以來,美國先后分三批“拉黑”了我國13所高校。
讓我們看看這些高校的情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國防科大。
這5所學校與我國的國防事業聯系得比較密切,學校很多科研項目都是為國防事業做準備的,前4所學校更是被譽為“國防七子”,原來是隸屬于國防科工委,現在隸屬于工信部。
其他的如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該中心的中國天河2號超級計算機獲TOP500四連冠。
而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湯耀平,今年1月在談到學校被美國商務部“封殺”一事時說,學校的有些研究接近世界的領先水平。
此外還有南昌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簡單一句話,這13所高校都有美國所忌憚的理由。
被列入“實體清單”后,這些高校與美國高校原有的合作、學術交流等勢必會受到影響,至于在校期間就嶄露頭角的高科技人才,十有八九會被列入美國的“重點關注名單”,留學、科研合作等統統沒門。
美國阿肯色州議員湯姆科頓曾坦言:我們將審視發給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特別是研究生階段、高科技領域。中國留學生可以來美國學習莎士比亞,但別來美國學習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
最早被列入“清單”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接近20年時間??梢?,美國打擊我國科技發展,絕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早有準備。
面對如此情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我國高校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時間表。
針鋒相對 建起中國維護科技安全“芯”的長城
美國對我國科技企業/機構的新一輪打擊,力度空前,尤其對華為影響巨大?,F在社會上的許多聲音,都傾向以“制裁”若干美國企業進行反制作為回擊,但如果不明確反制的原則,僅以采取幾個具體措施來應對,還是很難獲得這場科技戰的主動權。在此,有理哥呼吁:
一是在應對上要從單個企業層面上升到國家層面。
現在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和科技戰本來就是美國壓制中國總體戰略的重要部分,但想做到特朗普所說的與中國“全面脫鉤”根本做不到,因為中國工業的總體規模和市場份額太大,美國高技術企業也十分依賴中國的市場。
于是,美國選擇對中國高技術領軍企業進行“精確打擊”,表面不和我們開戰,實則動用國家的力量對付單個企業,形成了降維打擊。
這一次,如果我們不以國家力量介入,華為首當其沖可能無法繼續扛住美國的打擊。如果華為被“打垮”,一方面可能讓中國喪失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權利,另一方面會給其他受制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輻射影響世界其他國家與美國“站到一起”,合伙打壓中國企業。
所以這次,中國要以“國家對國家”的方式抗衡,不能任由美國繼續以“國家對企業”的方式橫行。具體來說,就是要以“核武器”對“核武器”,比如對美國企業的制裁,對美國禁運某些戰略物資等。
有些事情,表面震懾是沒有用的。這個虧不能吃,也吃不起,該出手時就出手。
二是把相關問題與中美貿易談判掛鉤。
還是以華為舉例,過去兩年的中美博弈,我們沒有把華為事件與貿易談判直接掛鉤,美國也宣稱制裁華為與貿易談判無關,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們實際是將科技戰、貿易戰、政治戰、輿論戰結合起來的,最終目的就是打壓中國崛起,死守高科技領域。
特朗普這個人,翻臉比翻書還快,說貿易戰和打壓華為沒關系,誰信?
因此,不管他們承認與否,我們都應該把“實體清單”問題與中美貿易談判掛鉤,盡可能的去爭取自己的利益,起碼要在華為的事情上逼對方做出讓步。
雖然貿易摩擦甚至對抗會對雙方都造成傷害, 但我們絕不能讓對方單方面“占便宜”,“實體清單”的問題不解決,貿易談判就不必再談下去。
如果美國執意“脫鉤”那就要保證它是產業鏈的整體脫鉤,絕不能讓美國既能打擊個別中國企業,又能在中國市場賺錢,腳踩兩只船。
三是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建起“芯”的長城!
如果以國家力量介入“實體清單”問題,就必須政府出面,保證中國的高科技企業能夠統一行動。
以中國的半導體工業為例,雖然在整體上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但它也具有一個罕見的特點,就是在半導體工業的所有環節上都有中國企業的存在。
此前,忌憚于美國的“實體清單”,我國一些企業主動對華為“斷供”,原因就是擔心遭到美國的制裁。如果放任不管,那么正在形成的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就會面臨“崩潰”。
從國家層面講,只要存在這個產業鏈,即使中美“脫鉤”,雖然暫時會落后若干年,但中國仍然擁有發展半導體的基礎和機會;相反,如果讓美國各個擊破中國企業, 甚至能直接決定個別中國企業的行為,中國半導體工業后續發展會更加舉步維艱。
因此,在半導體產業鏈方面,我國應整合全盤資源,加大對重點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力爭在技術方面上突破西方的壁壘。我們欣喜的看到,內地芯片制造龍頭中芯國際5月15日曾發布公告: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同意分別向附屬公司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7.5億美元。按照當下匯率計算,注資分別折合人民幣106億元、53億元。
相信,這僅僅才是個開始......
通過此次美國“實體清單”升級事件,政府還應盡快對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機構做出全面評估,從華為這個“點”,放眼美國欲重點打擊的企業、機構這個“面”上,制定反制計劃,加速針對性布局,為下一步應對極端形勢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我國要充分吸收此事的經驗教訓,在教育、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各個領域加大對美西方的反制力度,通過推動機制改革、健全法律自身保護機制,有效制衡來自西方國家的單邊制裁。
誠然,和美國打科技戰,我們在形勢上短期內處于劣勢,但劣勢并不代表沒有反擊的余地,有些事情終究不是靠躲可以過去的。唯有看清形勢,把握好分寸,打造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教育、科技、軍事等諸多領域于一身的大“芯”臟,才有可能真正沖破西方霸權主義的封鎖和桎梏。
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加油,中國!
文章來源于有理兒有面 ,作者有里兒有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