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況
據央視客戶端消息,美國政府正考慮對從英國、西班牙、德國和法國進口的31億美元商品征收關稅,為與歐洲展開新一輪貿易對抗鋪平道路。美國貿易代表處當地時間6月23日晚間發布的一份公告,這份清單中包括了飛機、酸奶、冷凍火腿、橄欖、啤酒、杜松子酒以及許多其他產品。公告稱,為期一個月的公眾意見征詢期將于7月26日結束,屆時可能會征收關稅。
二.原因分析 1.政治角度。一是新冠疫情在美國持續蔓延,再迭加某州警察跪殺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導致美國騷亂暴力事件持續升級,使得美國復工復產難度加大,國內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內部矛盾不斷激化,美國繼續挑起與歐洲的貿易爭端有利于轉移國內矛盾;二是通過與歐洲貿易爭端,進一步保護美國飛機、農業等企業利益,這也是特朗普票倉所在,使得特朗普在國內可以獲得更多支持,為再次競選總統奠定基礎;三是美國之前與中國貿易之爭,由于中國的堅決回擊,兼之中國是14億人口的超級大市場,使得美國沒有得到預期成效,反而損傷了某些大企業家的利益,引起美國某些大企業家集團的不滿,需要開辟另外渠道(與歐洲貿易爭端是方式之一)彌補損失并贏得他們的支持;四是加征歐洲部分商品關稅舉措也是對歐洲擬征美國亞馬遜、谷歌、臉書、蘋果等若干高科技公司“數字服務稅”的一種報復措施,通過“旋轉報復”方式威懾歐洲不要與美國競爭,甘當美國追隨者,維護美國全球霸權地位。 2.經濟角度。加征歐洲部分商品關稅,可以進一步提升美國同類商品的競爭力,保護美國企業家利益,在經濟危機時期尤其顯得重要,如航空產業由于新冠疫情原因,對其正常經營狀況影響非常大,需要加大扶持力度;食品涉及農場主利益,受中美貿易戰和疫情雙重影響損失大。 三.態勢發展分析 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只是經濟全球化發展使得各國大資本家的利益相對趨于平衡,形成各自相對穩定的全球市場份額,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使得全球人員與物資流動急劇減少,極大縮減了全球市場需求,嚴重影響了跨國公司的利益,尤其對交通運輸業與服務業的影響很大。但是,新冠疫情蔓延是有客觀規律可循的,預計1-2年時間疫情將會過去,世界就會迎來全球經濟復蘇,所以,只要挺過這1-2年的經濟寒冬,必將迎來未來又一次大發展。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是一把雙刃劍,有弊有利,對于美國大資本家集團而言也是重構全球市場的良好時機,借此機會,進一步廉價整合兼并重組產業鏈的其他企業,發展壯大企業集團,等待第二次騰飛。 這1-2年內,對企業而言生存是第一要義,對政黨而言維護國內穩定、執政黨地位穩固是第一要義,新冠疫情蔓延使得經濟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這對于極大依賴全球化市場的美國跨國公司而言損失慘重,美國為了維護國內企業利益、維護執政黨地位、維護國內社會穩定,不得不舉國家之力甚至背信棄義為美國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其進一步減少承擔國際業務以及采取的一系列逆全球化舉動符合新冠疫情蔓延情況下的全球與美國政治經濟形勢,符合美國利益、美國資本利益至上的原則,其系列舉措的核心要義是保持美國企業市場份額,盡可能減少因新冠疫情蔓延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使得美國企業在確保存活的基礎上實現發展,促進美國經濟復蘇、實現社會穩定、穩固執政黨地位。 鑒于此,在今后一段較長的時間內,美國會與歐洲、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開展有意或無意的、持續或間斷的、系統或零星的貿易爭端,個別區域可能會爆發局部戰爭,因為這符合美國利益至上的原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特殊時期、特殊原因、特殊形勢下,當美國整體利益受到威脅或損害時,美國政府將會無所不用其極,揮舞其綜合優勢大棒,不惜犧牲盟友利益而保護維護美國利益,所以,美歐貿易爭端不會短期結束,不會只局限于飛機、食品領域,而是長期的、持續的行動,是不斷擴展、不斷升級的行動,直至全球經濟復蘇、世界經濟格局重新劃分形成新的平衡為止。(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涌泉日評(200625)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