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陽春三月,桃紅柳綠草長鶯飛,一片生機盎然。疫情過后的滿眼春光,是人世間最美麗的風景。此時此刻,我在南方的暖陽之下,熱切的向你致以春天的問候,朋友。說些什么好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語言歸于沉默。在過去的極不平凡的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造成的全球大瘟疫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Worldometers 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香港時間3月1日13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14689757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2543321例;變異病毒更具傳染性,歐洲多國在圣誕節前夕再次實行封城措施;世界經濟陷入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讓人悲哀的是,一年多過去了,這場人間浩劫至今仍然處于漫長的黑夜之中。與世界其他很多國家疫情大規模擴散的情況比較起來,人們公認中國已成世界最安全的國家。當慶幸劫后余生、風景這邊獨好的全體中國人民,驕傲的以勝利者的姿態俯瞰環球蕓蕓眾生之際,曾經是那么虛無和空泛的社會主義國家概念,就這么自然而然的從每個人的心靈涌出,在剎那間神圣的變得清晰起來。因為新冠疫情,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真切的認識到國家對于個人的重要意義。2020年新年春節,一場在最重要傳統節日期間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上到黨中央國務院下到街道社區居委會,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國家機器的每一個環節全體動員高效運轉,緊張有序忙而不亂。全國人民無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能真切感受到人民政權給予自己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衷心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熱愛國家,建設國家,奉獻國家。來自基層的民意共識,將匯聚成上下同欲、攻堅克難的磅礴偉力,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不斷的從勝利走向勝利。追根溯源,在這一切事物背后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個擁有9200萬黨員、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大國政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不僅鐫刻在中南海新華門的影壁上,經此戰疫后更是鐫刻在14億中國人民的心坎上。當執政黨在國家和人民、廟堂與江湖之間建立了一種彼此賦能的政治互信機制以后,就完全可以大概率看好這個國家的總體前途和個體命運。能夠親身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躬逢盛世分享國運轉換的發展機會,吾輩作為中國人又是何等的幸運。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提出,要讓全體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一個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對民族和人民擲地有聲的莊嚴承諾,聽來讓人倍感親切倍受鼓舞。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以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原則和目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公平正義為本質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每個公民平等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提供了根本前提和保證。漫長難熬的全球新冠疫情,對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都是一場同臺競爭的公開大考和壓力測試。在這場與新冠病毒和政治病毒的雙重斗爭中,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堪稱表現最佳干得漂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出彩了一把。對此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里給予了最高褒獎:“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工作者,從志愿者到工程建設者,從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無數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連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生動展示了偉大抗疫精神。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向所有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問!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我為偉大的祖國和人民而驕傲,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人是社會的產物,風清氣正的社會制度是培育英雄輩出的土壤。沒有誰生下來就是好人與壞人,后天成長的社會環境,決定了個體發展的分歧。懂得用制度理性約束人性的弱點,凝聚社會的群體共識,是一個成熟英明的大國執政黨的基本特征。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面對來勢洶洶的突發性新冠疫情,武漢和石家莊作為兩個重要的省會城市,果斷采取全面封城隔離防疫的成功實踐表明,這種具有中央集權特色的東方傳統政治文化,相對于西方過度追求個體和過程民主、自由的普世政治文化傳統,在有效防控毀滅性重大疫情的事實面前,生動鮮明的展現出以維護全體人民利益為導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價值觀優勢。雖然新冠疫情對人類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但是這個巨大的災難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一場寶貴的全民覺醒運動,既使得政府重視彌補公共衛生建設投資短板,也使得人民對于擁護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自信。從物質到精神,這次中國新冠戰疫的全面勝利,將和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一樣,成為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而在浩瀚的太平洋彼岸,標榜人權自由民主的旗幟之下,新聞記者的目光所及之處,是新冠疫情的蔓延、黑人族群的抗議、底層百姓的絕望、壓制科學的愚昧、變異病毒的恐慌、沖擊國會的騷亂、國民經濟的深度衰退。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月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9245995例,累計死亡病例525806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50511例,新增死亡病例1267例。統計數字是冰冷的,個體生命是鮮活的。簡直難以理解,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竟然是經濟最發達、科技最先進、綜合實力最強大的超級大國的美利堅合眾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實在是找不到其它原因,只能從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層面查找原因。重物不重人,將經濟發展重要性置于人民生命重要性之上,這樣的政權和政黨必然被人民所拋棄,這是不需要具備高深知識就能明白的簡單道理。集體性悲觀厭世情緒將像導致潰壩的白蟻侵襲美國民眾的心智,從根基上摧毀“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政治愿景。在毀滅一切的全球新冠疫情面前,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以社會制度為核心的東西方文化的興起衰落,是不以任何西方政客的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特別是在80后、90后的年輕人心中,西方制度早已跌下神壇,西方模式包括其意識形態和制度安排,風光不再“魔力”殆盡,這對于中國人民從容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具有深遠意義。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際大趨勢、大變局由開始形成,到成為新常態,往往需要十到幾十年的時間。今日我們所面對的變局異常復雜,包括國際秩序的大調整、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抬頭、民粹思潮升溫、大國之間博弈加劇、科技競爭激烈;而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訊、醫療生物科技等發展,全面沖擊我們熟悉的一切,重塑人類的未來。一場持久不散的新冠疫情,更是增加了大變局的變量。認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興衰更替的國運轉換其實早就有跡可循。911事件后美國先后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兩場愚蠢的戰爭成為美國的沉重經濟負擔,美國大批民眾充滿了對美國精英階層的怨恨;接著是2008年新自由主義危機帶來的金融海嘯,美國百姓的財產蒙受巨大損失。但美國國會通過救助法案,挽救造成這場危機的罪魁禍首的華爾街,身處中間層和底層的美國人卻是債務纏身,很多人失去工作、房子和退休儲蓄,他們對美國精英階層的憤怒情緒進一步加劇;再下來是特朗普這樣的極端主義人物被底層人民推上了政治舞臺。擅自對外發動貿易戰、應對新冠疫情的無能、恣意操弄民粹主義,又使美國許多深層次問題更加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美國政治更加極化、種族矛盾更加嚴重、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撰文承認,“新冠病毒沒能成為中國的切爾諾貝利,卻成為了西方的滑鐵盧”。以歐美國家國力之強大,面對新冠疫情尚且顯得束手無策。唯獨中國政府在面對武漢疫情的嚴峻考驗之初,就在極短時間出臺完善有效的應對方案,加以強大的組織執行力和舉國上下的民眾支持,成功控制疫情擴散化解危機。“在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中,中國出現了高瞻遠矚的領導人,實屬國人之福”(前香港特首董建華近期演講語錄)。唯物主義史觀認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根據國際產業分工情況分析,本次中國成功防疫最大的經濟福報或將是,疫情加速促進中國先進制造業龍頭成為全球產業龍頭,并順勢帶動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人民幣信用邁上一個大臺階。中國未來很可能出現日本80-90年代的情況,處于工業化成熟后期,在成為第一大出口國后,一批中資跨國龍頭企業借勢崛起。相比于科技品和消費品,中國的這一批龍頭跨國企業更可能出現在中游制造業,原因在于規模化的生產成本優勢構建了核心競爭力,中國制造業從“廉價代工”升級為“高性價比”,是海外客戶難以拒絕的全球最佳合作伙伴。過去三年由于中美貿易戰的政治原因,在政府的務實高效推動下,中國制造業龍頭企業的技術提升非常明顯,和海外同行相比,缺的已經不是實力,只是一個入場機會,新冠疫情恰好給了中國制造業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對于很多認證周期長的非準品來說,以往因為已經有海外成熟的供應商,即使中國產品質優價廉,也很難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但是在疫情期間,由于海外同行的大量停產,原本一直對中國制造相對封閉的國際中高端產業體系,被動采購中國產品,甚至還要根據中國產品的特性來匹配調整其工藝流程。那么,后續即便海外制造業同行恢復正常生產,客戶重新采購其產品,不但要付出再次切換供應鏈的磨合成本,還要承受遠比中國制造更高的生產價格。資本是理性的,沒有必要做代價更高的商業選擇,本輪產業轉移、龍頭企業出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市場占比將會有系統性的整體提升。相信在不遠的將來,A股市場的投資者就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國先進制造業趨勢性回暖以后,所帶來的細分行業龍頭股的業績和股價的雙重變化。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如期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面展示了一年來全國人民頑強奮斗取得的令世界矚目、可載入史冊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催人奮進。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大關。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0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7%。經濟恢復走在世界前列,在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二季度增速由負轉正,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走出了一條令世界驚嘆的V型曲線,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力量。工信部3月1日發布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3.5萬億增加到31.3萬億,連續11年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對世界制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三成。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不遇,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多重沖擊前所未有。面對重大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了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顯著成績,展現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抗沖擊能力。近期,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的一篇近萬字的內訓稿引發市場關注。在這篇名為《守正出奇 實事求是》的企業內訓稿中,李書福談到了世界格局的變化、雙循環決策的重要性、人類夢想的發展、汽車產業的變革、科技創新的未來、商業文明的認可等等,闡述了他對世界、行業以及企業在汽車產業百年變革之期的個人理解。其中對于構建雙循環經濟的政策解讀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中國改革開放的這幾十年而言,西方發達經濟體確實沒有持續當年的優越性,人們生活水平也沒有明顯提高,相當一部分人日子過得不容易。經濟總量沒有相應提升,制造業轉移非常嚴重,發展后勁面臨挑戰。說實話,這一輪全球化對西方經濟體而言,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中國的效果超越了預期。(由于各種利益博弈和意識形態因素的存在),中國企業融入西方世界的難度不斷加大,以低成本產品出口發達國家為主體的外向型經濟面臨空前挑戰,中國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為了保證中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做強做大國內經濟是一個重要選項,與此同時,繼續保持與西方發達經濟體的友好互動,繼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實現部分產能轉移,擴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份額,這是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又一個重要引擎。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英明之處在于,盡最大可能地減少對外部市場依賴,盡最大可能地促進貿易平衡,盡最大可能地為世界各國企業提供中國商機,客觀上為全球經濟再平衡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市場重心的調整實現各國利益再平衡,消除各方心理障礙,推動可持續的經濟內外循環不斷發展,降低戰略沖突緊張程度,為世界和平事業做出貢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少關心股票價格的日常波動,多傾聽來自一線實業家的聲音,應將可以幫助投資者找到穿越市場迷霧的方向。沒有哪一個投資人是因為做空自己的祖國而成功的。即使面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公共衛生災難和前任總統特朗普執政帶來的民粹主義后果,巴菲特依然在其最新的《2021年致股東公開信》中,深情而理性的表達了堅持做多美國的投資信念:“在其短暫的232年中,還沒有其他像美國這樣可以釋放人類潛能的孵化器。盡管出現了嚴重的中斷,但我國的經濟發展卻令人嘆為觀止。除此之外,我們保留著成為“更完美聯盟”的憲政愿望。在這方面的進展緩慢,不平衡且經常令人沮喪。但是,我們已經向前邁進,并將繼續前進。我們堅定的結論:絕不與美國作對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中國成立71年的綜合發展成就,并不亞于美國成立232年的發展成就,身處當下中美國運轉換的歷史關頭,投資者需要樹立清醒的政治覺悟,自覺用政治經濟學思維考慮問題。如果還有一種力量能夠讓我們自豪的滿懷信心而不是軟弱的淚流滿面,那么這種力量的深厚源泉只能來自于個人背后的國家和民族。就像海和浪花一樣,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失去了國家平臺賦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合法身份,捫心自問我們又能是誰呢?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敘利亞難民的悲慘命運難道還不夠教訓深刻嗎?放眼世界,我們深信市場經濟的理念已經在這個國家扎根,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展現了推動改革的勇氣和決心,我們深信經過改革轉型和疫情洗禮之后的中國經濟前景將更加光明,全球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基于上述政治覺悟,自覺將個體發展規劃結合國家發展形勢,堅持秉承正向價值觀,守正出奇實事求是,積極投身時代潮流順勢而為,與國家共命運與社會同進步,個人前途自然也是光明的。天地日新,恰是追夢好時節。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新年已至,惟愿山河錦繡,國泰民安!惟愿和順致祥、幸福美滿!——相信這是我們萬眾一心的共同期許。(作者系為深圳某陽光私募機構基金經理;來源:昆侖策網【原創】)【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