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美、英、澳的AUKUS三國結盟,雖然法國和歐盟認為在盟友之間造成“信任危機”,但這一舉措畢竟是針對中國這一共同的挑戰對手。美、英、澳真正令歐洲盟友不滿的,在于事先沒有通報和磋商,令盟友措手不及、尷尬和下不了臺。
歐洲媒體承認,這是歐盟咎由自取,因為德、法兩國和中國談判“歐中投資協議”時,明知美國會反對,也沒有通報美國或與美國磋商,這一協議公諸于眾時,也曾經讓美國感到尷尬和不滿。
現如今美國和歐盟之間的矛盾終于公開化了。歐洲媒體也承認,歐盟想在美、中對抗的大環境中,既支持美國的政治理念,表示要和美國靠攏,又希望保住和中國的經濟利益,這種“左右逢源”的企圖,最后必定會碰釘子。
如果說美國和歐洲之間出現“信任危機”,這種危機其實早就存在,在特朗普任總統期間,就已經公開化了。
德國和俄國談判輸油管道一事,早已引起了美國的不滿,在美國眼里,歐洲一方面需要美國的支持,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制裁俄國;另一方面又在輸油管道問題上向對方輸送利益,使烏克蘭受損,是典型的“兩面派”行為。而法國更是歷來就喜歡“獨樹一幟”,和美國唱對臺戲。
此外,德國等歐盟國家,經濟上富裕了,卻遲遲不肯兌現“國防費用達到GDP的2%”的承諾,同樣令美國不滿。
美國信任澳洲,認為澳洲是美國“最親密戰友”,也不是偶然的,美國認為澳洲挑戰中國的態度最為堅決,似乎寧可損失經濟利益也不肯低頭。在美國把戰略重心移往印太地區的今天,美國寧可得罪歐洲,也要保住澳洲,而澳洲之倒向美國,也使美國的太平洋前沿陣地推進了一大步。
美國媒體指出,今后歐盟國家,尤其是法國,可能力圖在防務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以便在外交政策上更加獨立自主,但這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美國也正想減輕在歐洲方面的負擔,緩和與俄國的矛盾,從而把力量和資源集中到亞太地區來。
美國和法國之間的這場風波,在美國的安撫下也必定會很快平靜下來。據說法國大使將在下星期內返回華盛頓,但是這場風波所造成的后續影響,可能是深遠的。
(作者:ksliu,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授權獨家發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