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中國碗里的飯,卻要砸了我們的鍋。
虛偽的國際大牌,被中國人慣壞了!
一
又一個被中國人慣壞的大牌,親手把自己送上了審判臺!
被稱為“羽絨服界愛馬仕”的加拿大鵝,又翻車了,這次實屬自己作死。
前不久剛因“普通鴨絨冒充高端鵝絨”的虛假宣傳被上海罰款45萬,被世人看到加拿大鴨的屁股后,加鵝顯然還是記吃不記打。
就是這樣一件售價高達11400元的“加拿大鵝”羽絨服,被消費者發現商標繡錯、縫線粗糙,甚至還能聞到刺鼻異味等嚴重質量問題后,還敢擺出一副概不退貨的高傲姿態。
面對消費者的屢次交涉,加鵝專賣店卻扔出了一份“中國地區退換貨條款”,上面分明寫著“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貨品均不得退貨”,而這個霸王條款是在購買衣服的時候需要強制簽署的,否則就不能拿走衣服!
好家伙,區區一個加拿大鵝,就敢僭越中國消費者保護法和商品三包條例,擺明不把中國法律放在眼里,這還了得?
央視怒斥:質量差還拒不退貨,小心最后只剩一地“鵝”毛!
加鵝當時就腿軟了,火速發布認慫聲明,修改退換貨政策: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產品可以退貨退款,還識相的加了一條,“產品交付后若出現質量問題,符合保修條款的享有終身材料和工藝保修服務”。
可惜還是有點晚了,就在今天12月1日下午,上海消保委直接約談加鵝運營方,對方還在裝聾作啞,上海明令要求加鵝12月2日中午前提交正式說明,并明示中國大陸以外的退換貨條款是否與中國一致。
既然加鵝自己不懂得體面,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不說,還妄想搞“法外之地”,我們就幫它體面!
二
加鵝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在中國耍大牌、玩雙標的外國品牌。
1、上一個這么玩的,是兩周前法國LV旗下的迪奧,聯手一個中國攝影師刻意丑化中國人形象,還美其名曰“藝術”,同其在中國以外展現出的姿態判若兩人,分明就是辱華。
丑聞被曝光后,網友掀起了一邊倒式的抵制聲浪,結果是迪奧和攝影師道歉后,電商平臺產品照賣,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2、玩的更狠的,是瑞典的HM,因為甘愿充當美國栽贓污蔑中國新疆棉花的馬前卒,HM一夜之間被京東、淘寶等中國電商全部下架,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美團、大眾點評等中國主流APP屏蔽了有關HM的全部信息,迄今仍被徹底封殺,在互聯網最為發達的中國,HM直接被消失。
不僅如此,HM線下門店接連被商場退租,一個個店面被中國消費者抵制的門可羅雀,接連關門停業,連上海的旗艦店都沒能保住。
3、還有與HM同一撥的狗隊友阿迪和耐克,他們比HM做的更絕,卻在一波抵制聲音過后得以繼續在中國撈錢,電商平臺也沒有封殺,經歷短暫的銷量低谷,老板擺出一副認慫姿態,很快就迎來了中國消費者的重新追捧。
發售的限量版鞋服,再一次被瞬間搶空。
阿迪達斯甚至還成功簽約了一名新疆籃球運動員作代言人,諷刺意味十足。
4、3年前,同樣因為辱華被封殺的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納”(DG),沒有步入HM的下場,它從懸崖邊爬了回來,開始迎來了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反彈。
近幾年來,在中國賺走大把鈔票,反手卻干出砸中國鍋的國外大牌,稱得上是數不勝數,但似乎除了韓國樂天外,鮮有國際大牌被真正教做人的案例發生。
是真的抵制不動,還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善心被利用,抑或是其他原因,都難有一個定論。
三
但可以肯定的是,前有法國迪奧,后有加拿大鵝,這些所謂的國際大牌,都是被中國人給慣壞了!
即便是在去年,多數人的經濟條件都受到疫情影響,在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的LV奢侈品門店,還能不時傳來國人排隊搶購的新聞。
而且不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大牌降價了,正相反是漲價了,動輒幾千塊的上漲,反而激發了不少人買漲不買跌的心態。
同樣的一幕,在加鵝身上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哪怕加鵝還不算最高端的羽絨服,卻不妨礙它在中國大賺特賺,一件普通羽絨服賣到上萬不說,它還保持每年10-17%的漲價幅度,擊中了部分國人“更貴的才是高端的”虛榮心,漲價照樣不愁賣。
如今中國已經成了加鵝全球最大市場,13家門店數已超過加拿大,高居全球之首,在這些門店外面,排隊幾個小時搶購的消費者比比皆是。
正如很多人將擁有一件LV當做身價倍增的利器一樣,不少國人像買白菜一樣將上萬的加鵝買到斷貨,將擁有一件加鵝當做了榮耀。
今年11月初,加鵝更是選擇中國,作為自己進軍鞋履市場的首發地,一雙賣到上萬的鞋子,被瞬間搶空。
更離譜的是,一個連防疫功能都不具備的普通口罩,都敢要價600,最高1000,居然也被瘋搶到斷貨。
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下單的人買的壓根不是口罩,而是上面的加鵝logo!
這也是為何,售賣加鵝logo的電商賣家,生意比賣山寨加鵝羽絨服更火爆的根源所在。
所以,即便是來自福建莆田山寨阿迪耐克的品質,已經做到了足以秒殺正品的程度,卻依然無法掩蓋國人對國外大牌的瘋狂崇拜。
縱使不愿意承認,中國人傻、錢多、好騙的底蘊,早已被深諳營銷套路的國際大牌們吃定了。
四
外國月亮更圓的時代,理應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
放眼當下,除了芯片等極少數高科技領域外,這些一再對中國吃里扒外的國際大牌產品,中國都不缺,甚至還能在質量上更勝一籌。
但我們的國貨,就是由于品牌不夠響亮,在國際上還叫不上名字,就無法成為一大批人的首要選擇。
一部蘋果手機,多年都沒有創新更談不上設計,卻能在降了幾百塊后,就能在銷量上吊打所有國產,更是在時隔6年后,拿到中國市場月度銷量第一的寶座,小米都得甘拜下風,“華為跌倒,蘋果吃飽”絕非戲言。
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國產品牌,動不動就跟風國外大牌,賺夠了短期利益,卻可能付出了犧牲品牌生命力的代價。
當年,韓國樂天辱華后,其老板就狂妄的表示:只要我們打折,中國人還是會沖進我們的店里。
今天,加鵝、LV、迪奧們不打折,還不斷漲價,卻照樣有無數中國人寧可在冰天雪地排幾個小時的隊,也要買到自己認為的所謂名牌。
顯然,韓國樂天被徹底趕出中國的下場,我們還需要更多案例來殺雞儆猴。
我們忍不住發出呼吁,這些不顧一切追逐所謂國際大牌的人們,沒有人能干涉你們的消費自由,但在貢獻真金白銀之前,最起碼應有作為一個有骨氣中國人的覺悟:
人民幣好賺,中國人不好欺!
文章來源于鳴金網 ,作者張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