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總書記的指示,讓香港又“活”了過來。
2月16日總書記指示經媒體發布后,兩辦行動、港府跟進,社會配合、各界協同,香港防疫終于踏上應有的節奏,緊張起來。
三個改變已經發生:
1.市民的希望重燃,穩控疫情的不可能由此成為可能;2.港府的意志重鑄,防控疫情的慢動作因此改變姿態;3.中央的支持重現,管控疫情的大體系從此系統落地。
官方從無力到有力,民間從無望到有望,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最終還是靠總書記的一個指示,撬動了這一切,改變著這一切。
二
香港第五波疫情,發生也快,惡化也急。
2月1日確診病例129宗,2月21日確診病例7533宗。確診病例從十到百,從百到千,從千將至上萬,20多天時間里,香港疫情防控從高處跌落,向深淵墜落,如夢魘成真,使人惶恐窒息。
在總書記指示前,香港防疫困局全面暴露,多少慌張灼心,崩裂橫流:
——患病不能檢測,確診不能收治,家庭醫院皆錯亂;
——方向不清不楚,措施小打小鬧,官員政府多遲鈍;
——輿論各種嘈雜,民怨各種沸騰,矛盾不安盡顯現。
政府缺乏戰略謀劃和策略安排,要么無心無力、有心無力;社會不具統一認識和行動共識,要么無所適從、無可作為。一度,自求多福成了集體預期,求治無門成了普遍現象,香港社會所滋生蔓延的,除了病毒,只有絕望。
無奈的市民已經做好了被感染的準備,失序的社會已經想象出“與病毒共存”的苦狀,就在各方的信心被擠壓消磨殆盡前夕,總書記的指示來了,香港絕處逢生。
2月16日,當相關消息在香港《文匯報》發出后,750萬香港同胞的希望之光再被點亮。因為人們相信,如2013年非典,如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如2019年修例風波,只要中央出手,香港就可以不言棄。
三
官方常說,總書記指示為重要指示。這一次,總書記指示之重,香港市民聽到了,看到了,感受到了。
三個方面:
1.指示之重,重在軍令如山。
總書記指示強調,香港特區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把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全力支持和幫助香港特區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
壓倒一切,就是一切都要為抗疫讓路、為抗疫開路;動員一切力量和資源,就是多少人都可以上、多少錢都值得花;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就是不必充分能上則上,只要必要能用盡用。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說,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從指出抗疫工作為特區“頭等大事”,到強調穩定疫情“壓倒一切”,中央意志堅決,使特區各方放下了方向路線之爭,擺脫了被動觀望心態,而中央戰略決策的果斷堅毅更因此轉化為特區防疫抗疫的信心,迅速傳遞并鼓舞香港各界。
2.指示之重,重在三軍響應。
總書記就地方抗疫工作作出指示,除武漢外,僅香港。香港此時,恰如武漢當時。重視如此,分量至重,無人敢懈怠。
中央工作專班旋即成立,夏寶龍親赴深圳督戰。兩地協調機制組成,五個小組迅速開展工作;內地支援香港醫療隊開赴香港,一批緊接一批;新的水路物資供應渠道打通,香港物資短缺問題頃刻化解。
港澳辦動了起來;中聯辦動了起來;2天后,香港社會同心抗疫行動會商會推出16項防疫抗疫舉措;3天后,中資企業啟動建設香港又一家“方艙醫院”。
而在總書記作出指示后,特區政府的防疫工作面貌亦開始轉換。
組建新的工作體系,一切力量資源向抗疫靠攏;作出推遲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的決定,真正把穩控疫情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特區政府進入全面作戰狀態,表態更堅決,行動在加速;就連曾經一直不屑一顧的全民檢測,也被列入計劃準備實施。
3.指示之重,重在萬民舒顏。
中央的支持,成為香港疫情防控形勢的決定性變量。
總書記批示前,社會為悲觀情緒籠罩,市民被病毒壓得喘不過氣來,對每一點微弱的希望都以為奢求;總書記批示后,社會樂觀情緒凝聚,市民又被賦予戰疫的力量,對每一項工作的加強都視為積極。
準備的躺平又站了起來,眉頭緊鎖的開始舒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相互扶持招呼,人們再振奮、再團結,又看到了一個人間有愛、防疫有望的香港。
正是因為總書記的指示,香港防疫的集體心理才開始逆轉,工作體系才開始整裝,發展局面才得以從瀕臨失控狀態步入逐漸穩控階段,市民才有了指望,有了盼望和希望。
人們感受到的,更有總書記和中央對香港的深切關愛;人們期待信任,“一國兩制”完全具備并一定會彰顯真正的優勢和力量。
四
一個指示改變一個局面,在于指示權威、及時、有力。
以總書記的最高領導人身份作出指示,具絕對權威性。
指示目的在于穩控香港疫情,因涉及中央各部及內地各方,以黨的核心、黨中央核心身份發出指示,將確保指示指揮調動各方,相關要求不折不扣得到貫徹落實。
在香港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關鍵時刻作出指示,具超凡決斷力。
指示發出之前,香港每日確診病例已達數千,且正呈幾何級惡化態勢,疫情防控體系瀕臨崩潰界點??倳洿藭r發出指示,扶大廈之將傾,勇氣非凡,決斷超凡,出手不凡。
基于防疫規律和香港實情作出指示,具完全可行性。
總書記指示,明確了一個責任、一項任務,指出了兩個抓手、兩個目標,強調了中央和香港兩個層面的協同作戰。既體現了“一國兩制”下依憲依基本辦事的基礎邏輯,也體現了防疫工作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發展理念,更蘊含著疫情必能遏制、抗疫必能成功的堅定信心。
必須果斷抗疫,需要全力抗疫,可以成功抗疫??倳涀鞒鲋甘?,正是因為香港盡快穩控疫情辦得到、得民心、利大局,不能再坐等觀望貽誤最后時機。
有心有力,可行可望。2月21日,中評社大數據分析顯示,總書記指示成為香港第五波疫情社會民心轉折點,香港社會的極度恐慌情緒開始被抑制。
信心有了,局面活了,人和資源盡向防疫抗疫集中了,在香港特區政府扛起主體責任、“國家隊”精銳出戰后,香港的疫情防控形勢已經掉頭,轉向積極方向。
五
頭等大事,必不簡單;壓倒一切,必然緊迫。盡快穩控香港疫情防控形勢,落實總書記指示,最終要靠工作成果來檢驗。
病毒傳播有規律,香港疫情迅速蔓延的勢頭還在繼續??倳洶l出了作戰命令和總動員令,各方都要據此對標對表,全心投入,全力以赴。
形勢依然嚴峻。
目前,在香港,還有大量的隱形傳播鏈,還有大量的人被感染滯留家中,還有大量的老人孩子沒有得到醫院收治,還有大量需要建設配備的基礎設施沒有到位。社會的焦慮恐慌情緒尚未消除,自求多福仍然是很多市民的心態。這個時候,需要的還是枕戈待旦、白加黑的努力。
要務實不能務虛。有關方面要對特區整個防疫體系畫出清晰的框架圖,全面搭建,逐一審視,實時調整,切忌表面文章、嘴上功夫、花拳繡腿。
要上陣不能怯陣。特區政府要做好力量部署和資源調配工作,更重要的是官員要走到前線,走近市民,硬著頭皮上而非躲著病毒走,用親見親聞識別防疫不足、體察民眾困苦。
要快進不能慢進。“安心出行”健康碼的升級問題不能再拖,疫苗通行證的實施必須嚴格執法,全民檢測方案應該更細化、更緊湊、更快推出,隔離設施和方艙醫院的建設進度能快一天是快一天。
要同行不能獨行。中央和特區的協調機制不能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特區的指揮調度機制不能存在執行不下去的問題,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合作分工不能單純依靠個體覺悟,特區政府協調統籌社會團體、教會機構、志愿者隊伍參與抗疫必須提供有力指引和充分保障,等等。
香港防疫,相比內地,當然更為困難,但最關鍵的兩個方面必須把握住:
1.盡快穩控疫情的信心什么時候都不能動搖;
2.特區政府官員必須走到防疫抗疫的最前線。
六
總書記指示,具絕對權威,更是絕對嚴肅。香港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只能贏,不能敗。
特區政府不能扛起主體責任,必然要被問責;力量和資源動員不起來,必然要被問責;該上的措施沒有上,必然要被問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不能確保,必然要被問責;香港社會大局遭影響,后續的特首選舉和慶祝25周年活動因此阻滯,必然要被問責。
從總書記發出指示后,這幾天,特區政府行動增多,措施加強,但主動性、果斷性、系統性不足的問題還時有出現,離市民的期望值還有很大差距,社會上還有很多無奈自救、無法自救的個案。特區政府必須決心再大一點、動作再快一點。
正是爭分奪秒的時候。
落實總書記指示的情況,已從指示發出的那一刻起,進入香港防疫抗疫每一方面的考核范疇。總書記在等待的,是不久后將擺在他面前的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來源:靖海侯微信號(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不幸言中,俄撤軍烏將交火;香港要明白,抗疫背后,大變局下的大國博弈;立即采取斷然措施“清零”!
2022-02-1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