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的紅歌會網(一個公益性、非盈利、靠志愿者支撐的單位)因為轉載了湖北日報旗下的一些新聞作品,被湖北日報起訴,要求其支付版權費用。近兩年來,像湖北日報這樣的行為并不僅僅是它一家,一些其他媒體先后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最為著名的就是幾個圖片網站打著維權的名義,以高于真正使用費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的價格向使用者所謂版權費用。
版權維權應該不應該?當然應該!但是維權的目的應該是維護合法的權益,如果打著維權的名義強迫別人簽訂不平等條約,這性質比盜版使用他人作品更嚴重了,涉嫌強迫交易罪。
湖北日報作為湖北省委的機關報,它的職責是反映群眾的呼聲,把黨的聲音傳送到湖北人民身邊。黨報的職能是做黨與人民的連心橋,是黨的喉舌,是黨的輿論工具。可以說,黨的機關報就是黨的臉面,是群眾看到黨的最直接印象。
但是,如今湖北日報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卻是一副為錢不要臉的形象,到處索賠,這不僅違背了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嚴重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
新聞,尤其是時政類新聞,本身就沒有版權,它是黨和政府的聲音,黨報有義務將其傳播到群眾身邊,其他媒體平臺轉發(fā),是幫助黨報擴大影響,增加群眾的接受面,你不感謝人家,還要起訴人家,這于黨紀國法都說不過去。
再說了,我個人作為媒體界的老下崗工人,我完全知道,媒體收到兄弟單位發(fā)來的稿費,根本不會與創(chuàng)作者(記者、編輯)分享這部分收入。這些錢基本上都是進了單位的錢袋子、小金庫,這種維權和采寫制作新聞者毫無關系。
湖北日報集團在自己報紙上關于小貸公司的宣傳
但是,湖北日報為何如此急吼吼地到處維權要錢呢?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湖北日報參與了一起小貸公司的經營活動,由于經營失當,損失慘重。
黨報是黨和政府撥款經營,目的是要黨報好好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你不干正事,卻參與社會上這種坑害老百姓的小貸公司,說白了,就是高利貸公司。這種違背共產黨員的初心的行為,本來應該接受上級紀委的處罰,紀委沒用處罰你,應該收心好好做好內容,但是湖北日報沒用做好這個本職工作。
據(jù)我了解,包括湖北日報員工在內的700多名群眾在報社的號召下,看在報社參股的情況下,向小貸公司投資,結果全軍覆沒,損失達4.7億元,至今維權無門。
前陣子為湖北日報維權的媒體同行發(fā)文章呼吁,結果湖北省網信辦相關人士打電話來說,他們很快給處理好這個事情,希望我把文章刪了。我看他言辭懇切,也相信他們愿意解決這個問題。結果,三四個月過去了,維權的湖北日報職工還在維權,期間還差點出了人命。
湖北日報大概是因為這個損失,大概是想堤內損失堤外補,所以到處起訴這個,起訴那個,想挽回點損失。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絕不贊同。
人類文明的傳播需要所有的人一起參與,黨報是其中一個重要載體,我們共產黨人是要為人民服務的,黨報是拿了黨的錢在辦,黨的錢來自于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奉獻。你在創(chuàng)作銷售報紙后,已經拿到了黨給予你的報酬,這些內容就應該讓社會更廣泛地傳播,這樣才能增加影響。
這與自媒體寫文章完全不一樣,自媒體文章是為了討飯吃,是完全自我的勞動,沒有拿黨的錢,維護版權實際上是為了填飽肚子。
黨報如此,吃相太難看。
我建議湖北省委、紀委,對湖北日報參與小貸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的事立案查處,挽回黨和人民的損失。
作者:宋陽標 ;來源:州邊觀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一棵青木:一群蛀蟲,利用知識產權的保護規(guī)則敲詐勒索
2021-12-03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和真相:灌南法院對女輔警的判決涉嫌枉法敲詐勒索
2021-03-1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