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創新政策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具有保障性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科技創新政策發展大體經歷了科技創新思想的初步形成、逐漸深化和不斷鞏固等關鍵階段。經過七十余載發展,中國科技創新理論的實踐經驗表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實現科技強國的一切基礎。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當前,中國已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闊步邁進,新發展階段高度重視“發展質量”。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將科技創新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從毛澤東的“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到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再到習近平總書記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黨對經濟規律的認識和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將科技事業擺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認識到科技創新引領時代發展是強國興國的必由之路。事實上,科技發展離不開科技政策的強有力保障和制度支撐,科技政策能夠有效引領和規范科技創新活動,是科技進步的戰略準則和制度基礎。
科技政策作為引領、激發和調整科技創新活動的關鍵手段,美國、英國和日本等世界科技強國歷來堅持“政策先行”,十分重視科技政策的制定和修訂。隨著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驅動發展等科技政策對高質量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黨和國家愈發重視科技政策對科技創新活動的支持作用,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政策以助力中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近年來,在科技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在諸多科技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向并跑甚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特別是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測、大飛機制造、人工智能、能源技術等領域,科技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2 新中國科技創新政策演變脈絡及特征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度重視科技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我國科技創新政策前后經歷了初步形成、逐漸深化和不斷鞏固三個發展階段,不同階段的科技政策發展都有其所處時代背景和政治環境。全面梳理我們黨的科技政策發展脈絡和科技創新理論體系,才能把握住科技創新主軸,牽牢科技創新“牛鼻子”。
2.1 新中國成立,科技創新思想初步形成(1949-1978)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領導人就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1956年1月,黨中央召開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在報告中強調,“在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前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產技術,更加需要充分地發展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周恩來認為科學是關系國防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決定性因素,并強調,“現代科學技術正在一日千里地突飛猛進,人類面臨著一個新的科學技術和工業革命的前夕”。毛澤東號召全族人民應奮起直追,“向現代科學進軍”。毛澤東要求全黨同志認真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指出“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大力號召下,我國在1956年出臺了建國以來的第一個中長期科學技術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這不僅是中國首個科技發展規劃,更是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中的首次成功實踐。
第一個科學技術規劃綱要重點強調了核技術、無線電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半導體技術和噴氣技術等新興技術應采取緊急措施加以發展,這些技術在當時均屬于前沿技術。在科技規劃的引導下,我國原子能、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得以迅猛發展,第一個科技規劃提前五年完成。1963年,中共中央又制定了第二個科技發展規劃,即《十年規劃》。在此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卓越成績。1964年10月,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助力中國成功躋身掌握核技術的科技大國行列。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成功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與世界先進科學水平的差距不斷縮短。1969年9月,我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氫彈。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航空航天歷史的新紀元。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魚雷核潛艇正式編入海軍序列,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第二次核還擊能力的核潛艇,是制約霸權主義和維護國家安定的“殺手锏”。
這一階段是我國科技創新思想初步形成時期,提出“科學也是生產力”的重要觀點,科技政策重點在于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的加速融合。科技政策聚焦于發展前沿技術、維護國家安全和制約霸權主義,制定中長期科學技術規劃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我國在航空科技、核技術、生物醫療等領域的突破性科技成就與國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密不可分。
2.2 改革開放后,科技創新觀念逐步深化(1978-2012)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使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迎來了春天。“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被正式提出,鄧小平隨后多次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重要論斷貫穿于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全過程,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被拔高至新高度。與此同時,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教育也得到充分重視。鄧小平在會上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打破了政治運動時期對知識分子的桎梏,進一步強調,“努力提高現有科學技術隊伍的水平,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的同時,大力培養新的科學技術人才”“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將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教育與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此后,“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先后被正式提出,科技創新人才被視為興國強國的動力源泉,體現出我們黨和國家對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視。
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為我國科技政策的制定和修訂提供了方向和指南。本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大大解放科學技術生產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革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促進產學研合作,促進企業科技開發和成果轉化,引導人才自由流動和營造良好人才環境等內容。在宏觀層面,國家領導人基于中國科技發展實際需求,陸續出臺了“863計劃”“火炬計劃”“973計劃”等促進高新科技發展的重要計劃。自1998年開始,國家將中國科學院作為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單位,開啟了國家創新體系發展的新熱潮。與此同時,作為國家創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也迎來了重大改革。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就業壓力的雙重夾擊,高等院校開啟擴招的上升通道,1999年中國高校擴招規模超過50萬人,增速創下歷史新高,“985工程”一期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選擇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九所高校正式開啟。2003年中國高等院校學生人數超過一千萬大關,2023年中國高校在學人數總規模達到4763.1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2%,提前實現“十四五”的規劃目標。2006年,國務院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事業發展方針,確定了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重要目標。
這一階段是科技創新觀念逐步深化時期,科學技術已躍升至“第一生產力”的核心地位,科技政策重點已轉向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985工程”等科技戰略和“863計劃”“973計劃”等科技計劃的推動下,科技政策協調性日益增進,中國科技創新展現出日新月異的蓬勃生機,中國科技創新人才的總體規模和質量也得到穩步增長,科技創新活力得到充分迸發。
2.3 進入新時代,科技創新理念不斷鞏固(2012年至今)
隨著新一輪科技浪潮席卷而來,綜合國力競爭主要依靠科技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時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動力源”。2015年,《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堅持“全面創新”和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為加快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奠定堅實的制度保障。2016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確立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三步走”戰略目標,與鄧小平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相呼應,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同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強調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發展。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創新型國家戰略將中國科技事業從依賴技術引進推到依靠科技自立自強的新階段,明確走自主創新的強國之路,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已由“受制于人”駛入“自己主宰”的軌道上。
這一階段是科技創新理念不斷鞏固時期,科技政策的制定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同時注重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與優化,科技政策由點的突破向體系完善的階梯邁進。推動創新大國向科技強國轉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涌現出一大批能夠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行列的重大科學技術,科技創新能力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2.4 新中國科技創新政策演變特征
回顧過去七十余載的發展,新中國科技創新政策經歷了從零到有、由點及面、從單主體向多主體、從松散到體系的多方位變化,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主體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科技創新政策的實施為中國科技事業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指導與支持,極大提升了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程度。中國科技政策的演變具有以下的鮮明特征。
由單項政策向政策“組合拳”推進。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科技政策的制定側重于對重大科技項目的引導,以支持具體某項科技計劃的單項政策為主。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關注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但是政策之間的關聯性仍然很低。20世紀末期,開始探索科技政策與稅收和金融等政策相結合,科技政策、產業政策、稅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成為國家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愈發強調不同類型政策的協調發展,強調政策目標的統一性和一致性。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央制定了人才、資金等一系列支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組合拳”。政府主導轉向政府與市場統籌發力。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主要依靠政府主導建立科技創新體系,采用計劃方式最大限度地配置和調動科技創新資源、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特征。這一時期的科技創新活動與國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擬定了眾多當時國家面臨的緊急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重點是打破帝國主義封鎖,致力于掙脫“一窮二白”的技術困境,選擇在國防軍事、重工業等領域上優先突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逐漸呈現出由政府主導轉向政府與市場并重的演變趨勢,政府從科技創新活動中“后退半步”,而市場“向前邁進”且重要性逐步攀升。例如,2021年提出的新型舉國體制,就要依靠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來不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形成政府、市場和社會“三位一體”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合力。
從引進模仿向自主創新跨越。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科技事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中國主要采用技術引進和學習借鑒世界科技強國經驗等方式提升我國科技能力,逐步形成了制約創新的“路徑依賴”模式。為提高科技創新水平,黨中央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將科學技術提升至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進入21世紀后,《關于進一步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意見》的出臺標志著中國邁向自主創新階段。2006年,國務院印發《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了“自主創新”的科技事業發展方針,并確立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著力提高中國自主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致力于營造自主創新的制度環境,堅持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開放創新推進自主創新,深刻認識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是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
3 新中國科技創新理論發展的歷史邏輯與實踐經驗
3.1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始終引領中國科技發展的前進方向。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央政治局便強調,“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無產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自此確立了“黨領導一切”根本政治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之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面領導為中國科技事業不斷進取并攀登世界科技巔峰提供根本保證。隨著中國科技創新思想的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發展也挺進了無人區和深水區,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助力我國在每個歷史重要節點作出正確選擇與重大部署。
黨的百年之路是中國科技事業的復興之路,我們黨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的“掌舵人”和“引航人”。新中國成立伊始,整個經濟社會百廢待興,科技專業人員不足五萬人,在黨對中國科技事業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在新中國成立后進入了萬物復蘇的春天,2022年中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635.4萬人年,穩居全球第一席位。除研發人員數量外,中國無論在科技論文數量上還是PCT國際申請量和有效專利數上均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位居全球榜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可以大幅降低科技重大風險的發生概率,保證科技創新之路不偏航,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加快培育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
3.2 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
自立自強是國家和民族長久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關鍵,科技自立自強是中華民族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興國強國之本。“弱國無外交”時刻提醒著中國人民要想在世界占據一席之位必須堅持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憑借自主研發的原子彈挺直腰板,從根本上保障國防安全、領土完整和社會穩定。回望七十余載崢嶸歲月,中國產生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從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到漢字激光照排再到如今的國產大飛機C919、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以及空間站的應用與發展等,我國科技創新實力不斷攀升,為中國加快高質量發展蓄勢加能。
當前逆全球化主義盛行,科技脫鉤愈演愈烈,過去依賴“引進—消化—吸收”的科技創新路徑堵塞,未來科技發展之路必須加快形成以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為核心的先發優勢。無法快速自主取得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就難以搶抓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革命的時代浪潮,而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徹底擺脫科技封鎖、突出重圍的唯一道路。
3.3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實現科技強國的一切基礎
廣大人民群眾是中華民族持續進步發展的一切力量源泉,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得以平穩快速前行的根本底色。“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堅持人民至上”等以人為本的理念是中華民族思想精華的根與魂。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邊,將“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黨持續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等一系列重要講話突顯了“創新為了人民”,人民擁有國家創新發展中的至高地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彰顯了“創新依靠人民”,人民應具有創新的主人翁精神;“社會建設要以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體現了“創新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在農、醫、天、算等眾多領域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大多是由普羅大眾創造發明的,四大發明作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成果,對中國政治經濟繁榮乃至全球發明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助推力。大多數創新成果源于自下而上的草根創新,普通大眾通過自由開發或工藝改進催生了科技創新并帶來了大眾繁榮和經濟活力。以中醫藥為例,從神農嘗百草,到明清時期瘟病學說,再到青蒿素的提取,人民大眾的堅守與創新始終是中醫藥持續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堅持“創新為了人民,創新依靠人民、創新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創新理念才能使中國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優勢,助力中國加快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作者:陳勁、楊碩;來源:創新研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