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近4年的時間里,兩個世界大國的元首沒能實現正式“互訪”,這是比較罕見的事。近日拜登又開始“放風試探”,距離美國總統換屆還有半年的時間,拜登能否彌補這個缺憾?
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可世界上兩個大國卻在近4年的時間里沒有實現元首“正式互訪”,這是近幾十年來非常罕見的外交事件。
不是不想,而是拜登政府總是把習慣性在最后一刻把事情“搞砸”。
拜登政府把中國定義為最具挑戰力的大國,也就是意味著把中美關系放在了優先地位。
既然無意與中國發生意外的沖突,既然強調以頂層設計引領中美外交方向,實現正式互訪就應當是最大的外交課題。
可拜登總是“托大”,總想以“以實力地位”出發來處理雙邊外交關系。
從上任之始,白宮就不斷單方面釋放欲訪華的信息,并為此而組織了三輪的高官密集外交互動。
盡管實現了兩次“會晤”,一次還是在美國的舊金山。通電話的次數就更多了,可每一次,都是在最后時刻出爾反爾破壞了和諧的氣氛。
其實,舊金山會晤的實現也存在“僥幸”的成分。如果那一次峰會是在華盛頓,恐怕也實現不了,舊金山會晤依然還是非正式。
盡管把中國定位為最大的挑戰者,盡管中美這3年多來爭斗激烈,可既然想建立防沖突護欄,或者說想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系,通過正式“互訪”,當面鑼對面鼓地把話說清楚自是最好,才能體現拜登的外交能力。
換個角度來說,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的兩個大國近4年的時間一直被中國拒絕正式“互訪”,這表明了美國一直想極力維護的霸權的極大削弱。
即使是又臭又硬的特朗普前一任期,也沒有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可見拜登政府的外交是多么失敗。
目前,美國總統大選選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每逢大選“中國牌”都是勝選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一次當然更不例外。
盡管拜登已經迫于壓力退選,可這并不意味著就會放棄訪問中國的強烈愿望,主要的原因有三。
一是不能破了這個總統任期內不能到訪中國的這個紀錄,這是一個重大的缺憾,說明他4年執政期無法“功德圓滿”。
二是要為民主黨的選情著想。他畢竟是民主黨的一員,而且余生還是有重要影響力的一員,在民主黨選情堪憂的情況之下,他必須要做出努力。
在不斷釋放訪華信息而一直被拒邀的情況之下,太丟美國的面子,這一事項本身就是外交無能的表現,打不好中國這張王牌,民主黨的選情就會失分。盡管退選,可他還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崗。
三是為自己的未來命運著想。拜登與特朗普不僅存在兩黨恩怨,更有著強烈的“私人恩怨”在內。特朗普一直念念不忘指責是他偷走了自己的“勝利”,而拜登在任期內又把特朗普送上了法庭變成了罪犯,這個仇可就結大了。
目前人們最關注的一件大事就是,特朗普一旦重新入主白宮,就一定會對拜登和其家族進行政治或法律清算。要知道拜登和他的不爭氣的兒子可是有犯罪的把柄握在特朗普的手中。
因此,為了美國,為了民主黨,也是為了他自己,他都會強烈爭取在這半年的時間內實現訪華彌補缺憾。
日前,果然有人問起了拜登有沒有機會訪華的事宜,而白宮發言人皮埃爾則向鳳凰衛視記者表示:拜登政府非常慎重對待中美關系,中美元首去年11月在美國舊金山會晤,雙方高級官員也進行多次互訪,未來這樣的高層互動還將持續。
這個問題是由中國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提出,顯得比較有意思。
而隨后就立即曝出美國務卿布林肯要求與中國外長在老撾“會面”的消息。
在拜登宣布退選的背景之下布林肯“追到”老撾與中國外長會面。
一是預示著拜登政府有可能展開第四輪的密集高級互動,因為近來雙方的關系似乎有惡化之勢,美國的電動汽車關稅將生效;近來又以核擴散的名義對華制裁;中國停止了軍控磋商,中國同時針對烏克蘭和中東展開了積極的和平外交行動。
這些都在意料之中,因為涉及到中美關系的走向。上述因素應當會有拜登“申請”訪華的相關事宜,這也可能是此次會面的主要課題。
雖然還有半年時間,可努努力還是來得急。努力未必能成行,不努力就只能留下缺憾了。
其實,對于中國來說,當然也會視中美關系為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不論是從避免沖突對抗的角度還是從穩定國際大局出發,不論是從戰略的高度還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也都應當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而處理或維持好雙邊關系頂層設計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可是,拜登政府口口聲聲要防止沖突和避免對抗,實際上卻是在不斷制造對抗。好不容易實現巴厘島會晤并達成重要共識,可拜登出爾反爾比特朗普還甚。
盡管有了舊金山第二次會晤,可過后拜登還是再一次出爾反爾。
之所以如此,一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勢主導地位;二是還想迫使中國主動妥協退讓。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才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面對拜登不斷釋放訪華信號之時不給予積極的回應,或者說是冷處理。
同樣,一是掌握中美外交的主動權;二就是不軟不硬的回敬美國的強勢,也就是告訴美國,中國不吃這一套。
當然,在拜登政府嚴重出爾反爾的情況之下,甚至是不斷加碼對中國打壓遏制的情況之下,邀請他來華純屬耽誤工夫浪費時間,重要的是讓拜登干著急。
那么,在拜登退選后,在還有半年的不長時間里,中國會不會給他這一次機會?
一是拜登已經退選,目前正忙于與共和黨特朗普的內斗,在對華政策上應當不會有太大的調整,雙方自然也不會達成什么重要共識。
不管是特朗普勝選,還是哈里斯接班,對華戰略打法肯定都會作出新的調整,此時與拜登達成的任何共識都有可能被推翻不算數。
二是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嚴密關注美國大選的走勢,可以說美國已經進入了后拜登時代。哈里斯被確認候選人之后,選情似有逆轉之勢,目前鹿死誰手還真的不一定了。
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來之前進行“站隊”是西方國家的習慣性動作,這關系到與美國的關系。而目前國際局勢相當復雜,世界經濟復蘇前景相當嚴峻。西方各國自然都希望能夠在站隊問題上正確“押寶”。
邀請拜登訪華以及元首會晤的過程中,必然是選前最佳的評估局勢機會。相信各國也都在積極關注這一重大的事件,中國顯然沒義務為世界創造這個機會。
當然,機會是別人給的,也是自己爭取的。如果拜登在最后一刻不拿出“一點誠意”,中國自然不會給他機會。能否彌補這一缺憾,還是取決于拜登自己。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