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華盛頓的一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進行了一場“戰棋推演”:如果臺灣3家半導體代工廠(生產的高端電腦芯片用于智能手機、汽車和軍事裝備等產品)突然發生故障,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停滯,并引發軍事對抗。它說明了世界對臺灣電腦芯片的依賴程度,以及這種依賴將如何使美國和中國卷入各種沖突。
為了克服對臺灣芯片代工行業的依賴,美國和歐洲都決定大幅度增加對該行業的投資。
2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2022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法案將提供52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以促進美國的半導體制造,其中390億美元用于直接補貼新的制造設施。許多有資格獲得這筆資金的設施已經在建設中,包括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120億美元的晶圓廠(將于2024年開始生產)和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200億美元的晶圓廠。此外,該法案還授權1900億美元用于加強美國的科技和研究,以與中國競爭。
法案中還包括了2項對中國技術人才赴美創業和希望獲得美國綠卡的中國博士生頗具吸引力的條款,法案提議為外國科技公司創業者設立“W”非移民簽證類別。根據這一條款,外國新創企業的創業者的持股額度和公司投資規模如果滿足一定要求,該創業者可以申請美國“W”簽證赴美,在美國擴展業務,在滿足一定的經營條件后可以獲得美國永久居民(綠卡)身份。法案還為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類)專業的外國博士畢業生申請美國綠卡豁免國別配額限制。
美國《福布斯》雜志高級撰稿人、非政府組織美國政策全球基金會(NFAP)執行總監斯圖爾特·安德森(Stuart Anderson)撰文說,如果條款生效,將是美國國會30年來最重大的移民立法。
2月8日路透社報道,歐盟執委會計劃以補助及國家援助措施提振歐洲的半導體投資,這項計劃將投入數百億歐元的公共和民間投資,加上資金缺口最高可獲得公共資源100%支援,擁有較多資源的國家,例如德國、法國、意大利,可能在這場補貼競賽中占上風。
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數據,美國業者目前在芯片行業擁有47%的市場份額,其次是亞洲,而歐洲遠遠落后屈居第三。2000年時,歐洲占全球芯片產能比重為24%,目前已降至8%,芯片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動,這個數字還可能會下降到4%。目前歐洲的芯片立法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將產能在2030年提高到全球占比20%。
(作者系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