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的生活正在被設置為“靜態”模式。
上課要坐好不能動;課間不能到操場上玩,只能在走廊里慢慢走;放學回家做作業、練琴,都要安靜地坐著;周末上各種培訓班,仍要安靜地坐著……
孩子生活的大多數時間,幾乎全部都是在安靜的環境、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孩子使用手比使用腳的機會要多得多!
但是,學習真的是這樣的嗎?來自腦科學的研究證明,孩子的學習,應該是一項全身的運動。
當嬰幼兒扶著椅子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或是笨拙地把調羹送到嘴里,我們往往會滿懷欣喜地從中看到孩子的“學習”,學習站立、行走、奔跑,學習抓、捏、手眼協調,我們對孩子的這類學習總是充滿信心,并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鼓勵。
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口中的“學習”變得越來越狹義,也越來越嚴肅,似乎總是和“知識”、“理性思考”聯接在一起,而孩子們的摸爬滾打則統統被歸入“玩”的陣營,慢慢站到了“學習”的對立面。
正如著名美學理論家迪薩納亞克所批評的:“實際上,2000多年以來,即使不總是在實踐上也是在理論上,身體和感官一直被看作心靈和理性的對立面,并且在任何有關人類特征的討論中都被降到次要的位置。”
皮亞杰以“感知運動階段”來描述兒童認知發展的最初階段,受其理論的影響,在早期教育領域,動作發展和運動能力得到了充分關注,一種共識是,感覺運動協調構成了多種學習的基礎。
雖然這一階段在2歲后就逐漸結束,在這之后,兒童的思維能力呈現出質的飛躍,但感覺運動經驗仍是構成高級認知的基礎,心理運算和它所支持的智力成就都源于內化的動作。把它翻譯成通俗易懂的句子,我們或許可以說,兒童的學習是一項全身運動。
運動遠不止動作發展本身
運動系統遍布我們全身,除了進行大肌肉運動的四肢和擅長精細運動的手及手指,語言的表達也有賴于頭部的口舌運動。每一處的運動都牽涉學習。
動作研究的兩位杰出先驅格賽爾和麥克格雷都認同,運動是促進兒童其他各方面發展的重要通路。
嬰幼兒期鍛煉咀嚼運動,不僅是滿足對食物的需求,也在為日后的口語學習做準備。
“心靈手巧”是傳統觀念對精細動作與智力水平相關性的一種認可,這種認可絕不是空穴來風。
已有研究證實: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兒童的精細動作能力與其學習活動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精細動作技能可以預測小學低年級的學業成績,尤其是閱讀和數學成績。
這意味著,兒童的學習就滲透在幼兒園所進行的拼搭積木、捏泥塑形、繪畫剪紙等操作游戲中,就隱藏在兒童每日重復的穿衣疊被、用勺用筷等自我照料活動中。
只有大量、愉快的操作體驗,兒童的精細動作水平才有機會得到充分的鍛煉,不僅在當下不斷建構與體驗內容相關的認知結構,更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曾是我們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也使大動作運動技能顯得不那么“聰明”。然而神經學家Lay Giedd的研究發現,長期被視為“運動指揮中心”的小腦在協調思維過程和做出決策中同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些規則復雜的球類項目,運動員們正是在身體運動中完成了對規則的記憶和理解,而不是坐在桌前朗讀和背誦。
這意味著,兒童參與的各類身體運動,無論是課堂小游戲、體育課,還是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都會強化小腦中的神經元連接,不僅會提升運動能力,也會促進兒童籌劃、擬定決策等思維技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不僅如此,運動還會讓大腦“長大”。大腦的生長和身體發育一樣需要營養,身體鍛煉就是大腦中產生新神經元的一種重要營養,當這種神經生成發生在大腦的海馬結構體時,其對學習和記憶有重大影響。
Eric K.H.和Russell R.P.搜集了過去幾年關于身體運動(PA, Physical Activity)對認知及學業成績影響的研究,發現絕大部分已發表的研究均認為,身體運動對認知發展、特別是對執行功能有積極影響。
可見,當兒童在運動時,絕不僅僅是在發展動作技能和保持身體健康,他們在同步鍛煉和激活大腦,甚至可以說,他們同時也正在學習。
“童年是運動的階段”,動作與運動是兒童早期理解和建構世界與自我的基本手段。因此,兒童早期的學習絕不應是基于符號的學科學習,而應是在游戲操作中的、身體活動中的、具身性(embodiment)的學習。
運動與學習的聯接是參與式體驗
動作與運動對個體早期心理發展的作用的相關研究給我們提供了許多證據,其中重要的啟示之一是,動作與運動使個體得以與周圍的物質世界與社會環境進行深入的互動,從而給個體帶來大量新的經驗,正是基于這些經驗,兒童不斷構建自己的知識世界。
這顛覆了我們對兒童學習觀的認識。
我們對兒童學習的理解已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幼兒園階段,學習被認為是兒童以自己的方式與環境互動的過程,是兒童主動探索周圍自然環境、物質世界和社會環境的過程。
學習是個體的一種參與式體驗,以及從體驗中獲得理解的過程,這種參與大大超越了閱讀教材、回答習題等傳統的學習模式,而是需要全身心的卷入,對兒童來說,動作與運動既是卷入學習的過程本身,也是建立聯系的重要手段。
高瞻課程模式(High/Scope),著名的“佩里學前教育項目”中的支柱性組成部分,其教育哲學的核心是主動參與式學習(active participatory learning),而主動學習正是通過幼兒對物體的直接操作,通過幼兒與成人、同伴等的互動,從而達成理解的學習過程。
這種探索、互動式的學習離不開身體活動的支持。
對兒童來說,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比如,兒童對空間概念的理解與運動密切相關,在蕩秋千的運動中他們能夠把抽象的概念“高”與“低”具體化,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兒童可能理解了“上”與“下”、“水平”與“傾斜”;比如,在兒童用塑料瓶自制水槍的游戲中,他們體驗到方向、水壓的變化并在操作中探索可能的影響因素;再比如,兒童用肢體語言進行故事表演能很好地鍛煉理解和表達能力,這也正是在強化早期讀寫能力的兩個基本要素。
從這個意義上說,身體活動是主動學習的助推劑。
讓學習“動”起來需要環境的呼應.
大規模的追蹤調研結果顯示,從1985-2010年,我國學生的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總體上都呈現出下降趨勢。這與學生的運動機會減少有密切聯系。
我們需要反思,在為兒童創設的學習環境中,是否給運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與機會?
一項在上海市開展的調查顯示,幼兒園分班專用戶外場地的配置率不足50%,而玩沙玩水場地則更是嚴重不足,沙池、水池等充滿探索和操作元素的環境在幼兒園的使用率也并不理想。
與此同時,在電子信息時代,兒童在幼兒園、學校以外的活動空間又有多少運動或操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孩子的休閑娛樂活動被iPad等屏幕占據,“低頭族”越來越低齡化,兒童的生活也初顯“靜態模式”,這正在使兒童能夠直接用身體去感知和體驗、獲取豐富經驗、刺激主動學習的機會變得越來越稀缺。
除了物質環境,教師與家長則是讓學習可以“動”起來的重要社會環境。
我們已經看到,在小學的課堂上,兒童不僅僅是靜坐學習,教師采用了更為豐富的教學策略讓兒童有機會“動起來”學。
另一方面,研究告訴我們,男孩的小腦體積約比女孩的小腦大14%,一般來說,腦中各部位的大小與其應對的任務總量成正比,這意味著男孩從生理機制上就比女孩更好動。我們似乎也應該進一步反思,怎樣的課堂環境對男孩更加公平?
2015年上海市兒童學習基礎素養的家長調研表明:無論是幼兒園階段還是小學一年級,家長對兒童運動能力的關注在各項能力中始終排位墊底。
這一結果或許并不意外,我們并不是要培養一群兒童運動員。但很顯然,運動帶來的優勢遠不止于健康和體能,還包括更有效的學習。
作為兒童生活與學習方式的主要建構者,兒童能否“動”起來,父母的態度與時間投入至關重要。參考文獻:略(作者單位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