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應運而生,也需應時而進。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我們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的前提下,進一步把研究闡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攻方向。
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方法的根本要求。當年,恩格斯在論述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所作的變革時,曾經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同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樣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在這種變化中,盡管有種種表面的偶然性,盡管有種種暫時的倒退,前進的發展終究會實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4卷第250頁)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過程論思想,從根本上界定了世間一切事物的歷史方位,為我們在許許多多問題上解疑釋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和依據。
既然一切都是過程,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任何絕對的東西、永恒的東西、達于頂峰而至高無上的東西,那么,我們迄今走過的,僅僅是漫長過程中的一個很小的階段。歷史、現實,目標、任務都表明,中國共產黨前進的道路還很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還很長。往前,我們要依次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按照鄧小平同志的設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需要幾代、十幾代、幾十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前進沒有終點站,發展沒有休止符。只有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我們才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因此,一個政黨也好,一個國家也好,一個民族也好,一種思想理論也好,其生命,不能靜止,不能停滯,不能故步自封,不能畏縮不前,而必須始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始終保持生命的動力和活力。馬工程推出了一大批成果,加強了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主干課程的教材建設,在回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新形勢下,要更加注意當代中國和世界的最新變動和發展。不僅要回首過去,更要面向未來。不僅要搞清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更要推動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豐富和發展。要努力使馬克思主義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前進,永葆青春和活力。
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歷史,既是一部奮斗史,又是一部理論和實踐探索史,還是一部自身建設史。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始,就始終面對著“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正確對待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中,中國共產黨確立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在這種回答和探索中,黨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共產黨事業和理論保持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夠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忠實地完成時代賦予的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把握中國發展實際和世界發展大勢,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了新的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特別是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有這些實踐部署和理論思考,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升華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了新的高度,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命工程、基礎工程和戰略工程。所以,必須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切實把研究闡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攻方向。要把學習闡釋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工程的重大任務,在研究闡釋系列重要講話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上下功夫,在研究闡釋系列重要講話的科學體系上下功夫,在研究闡釋系列重要講話蘊含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上下功夫。特別是要認真學習、研究和宣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努力推出更多更有質量的研究成果。
回答當代中國理論與實踐重大課題的現實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它既需要運用已有的理論認識指導實踐,又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規律,形成許多新的理論認識,從而推動實踐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這樣一個實踐活動與理論認識的雙向互動中不斷向前發展的。要保證實踐按照正確的方向前進并取得成效,就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的思想路線,正確處理好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堅持關注現實、立足現實,深入研究現實提出的各種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智庫作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發展。
當代中國正處于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許多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呈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始終要服從和服務于黨和國家大局,在回答和研究現實問題上展示其價值、功能和生命力。馬工程把對現實問題的研究擺在重要位置上,努力回答人們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發揮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引領和導向作用。新形勢下,必須更加注意以實際問題為導向,敢于正視問題、敏銳發現問題、主動聚焦問題,更加突出地加強對重大現實問題的攻關,深入研究和回答黨和國家工作中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要圍繞落實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戰略部署來確定研究重點,深入回答事關全局的實踐課題,加強對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的引導,更好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和學術話語體系,堅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立足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在推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取得新的認識成果和理論成果。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對于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作用,也才能更好地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