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對中國采用雙管齊下的戰略。一方面,華盛頓一直尋求能與北京進行跨領域的廣泛合作的機會,包括通過雙邊外交、參與多邊機構工作、貿易、投資、科技合作、教育和文化交流、民間社會行動和軍事對話。這些領域的大部分活動可以追溯到1960年尼克松-基辛格對中國的“開放”。自90年代初以來,中美關系已經有了實質性的擴展和深化。
同時,因與中國接觸加深,從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還為協調日益增長的力量,維護其“硬實力”在東亞的平衡,為保證美國和其盟友的利益而采取了措施。美國戰略投資組合的這一平衡部分包括了大量輔助措施,例如保護和選擇性的加強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能力,加強與傳統盟友如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戰略合作,與一些國家(包括新加坡和印度)罰站“準盟友”關系。美國沒有擴展安全屏障,但表現出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的擔憂。
這個混合戰略的目標是“馴服”并最終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權衡,美國旨在支持其聯盟、維護和平與穩定、以及免遭侵略或斜坡。同時,美國試圖鼓勵中國完全進入現有國際體系,并期望其領導人會維護和加強當前體系,而不是試圖挑戰或推翻當前體系。雖然近年來,他們在直接陳述這一目標方面變得更加謹慎,但是自90年代初以來,美國政策制定者們仍希望中國國內政治機構能夠及時向更接近自由民主的方向發展。這不是美國試圖直接參與的過程,而是試圖通過間接方式鼓勵,包括傳播思想,尤其是,促進貿易。因此,自90年代初以來,深化經濟合作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擴大貿易和促進經濟增長,從而促進具有改革頭腦的中產階級的出現。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