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這是一篇近日引起轟動的文章,由《建材商界》資深評論員郎不平先生執筆。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爭相轉發。很多老板留言說寫的就是自己,或者說,身邊已經出現好幾個這樣的人。
一
不知從何時起,建材行業的老板們也開始趕時髦,變得愛學習了。
幾乎所有開辦MBA班、總裁班、精英班、領袖班的高校(如清華、北大、西南財大、西南交大、川大、重大、連純工科的電子科大也在湊此熱鬧)創收體系中,都有建材行業的老板們活躍的身影,大家無比積極、萬分踴躍地幫助高校內那些心靈活泛、內心空虛、不甘寂寞、自嫌清貧的講師教授們進行課余創收,讓眾多“人類靈魂的高級工程師”們把“知識變成資產,知識變成金錢”。
老板們利用周末,告別麻將桌,轉向新的課桌、酒桌,通過微信、微博展現自己的高雅追求,炫耀自己和各界大佬的同學關系,這不僅是一種榮光,更是一種時髦。大家陽光積極,熱愛學習,希望通過知識第二次改變命運,建立更廣泛的人脈資源,使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這等追求無可厚非,應該點個大大的“贊”。
然而,接觸過很多參加了各種總裁班學習的老板后,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現象:在參加學習之前,這些建材老板們多半雄心勃勃,壯志凌云,希望學到管理、營銷的本領后,立即付諸實施,以求徹底改變自己企業的命運,做強、做大、做上市。但是,學習開始后不久,很多老板的心思就開始發生變化,他們漸漸對自己所從事的實業失去興趣,悄悄地進行著自己精力的轉移。
對實業不感興趣,那對什么有興趣呢?
建材老板們開始對投資(大部分的所謂投資,實質就是“放高利貸”)感興趣。
財大、交大的若干學院開辦的各種總裁班,幾乎每個班都成立了類似“同學投資會”的組織——通常是班主任倡議,班長、副班長(這些職位往往由那些平時愛顯擺自己有錢、但又覺得自己的錢總是太少的人擔當。當班長、副班長可不是福利,那是要捐錢、花錢的,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還不談平時的請客送禮)積極組織鼓惑,面向班上同學集資,然后成立投資管理公司。但是,這樣的投資管理公司一般是決不會創辦實體的,也不把錢投向實體,而是去放高利貸,或者和銀行勾結短期放債(俗稱“過橋”)。
前幾年,祖國山河一片紅,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房地產業十分興旺,各種實業尚能賺點錢(雖然還不起利息過高的高利貸,但也能勉強承受),資產也能增值,所以“同學投資會”很賺錢,參加投資的不少建材老板們都賺到了些錢。
由于這樣的錢來得太容易,所以,很多建材老板的賺錢理念瞬間轉換,就對自己原來辛辛苦苦勞累不堪的實業失去興趣,開始從實業體系中抽出更多資金投向“同學投資會”,結果,原來的實業就開始走下坡路;又由于老板的精力轉移,原有的團隊對未來的前途失去信心,激情不再,能量分散,重要人物開始陸續離開,相關合作者如經銷商也另覓他枝,公司開始走下坡路。
這個時候,老板們還不慌,因為“東方不亮西方亮”,盡管實業公司運作艱難,可“高利貸”這邊還有收獲嘛,并且比做實業更快更輕松。
可是,好日子并不久。今年以來,尤其是最近幾個月,當很多投資管理公司倒閉,投資公司的老板、高管紛紛跑路、跳樓,前幾天還有個什么聯盟(據說是四川最大的“同學投資會”)破產后,很多老板忽然發現自己血本無歸了。
曾經的幾百幾千萬資產忽然煙消云散,一切又回到起點,堅強一點的人只好“欲哭無淚”“無語凝噎”,看有沒有機會從頭再來,很多同病相憐的人,住在同一個賓館彼此訴苦,彼此展示傷口,彼此安慰,等待政府抓住破產的“壞人”后給他們的貪欲一個交代;懦弱的人則只會“心灰意冷”,從此一蹶不振(溫馨提示,請很痛恨也很傷心的親人最近要加強對他們的陪伴保護)。
“人艱不拆”。面對這些曾經經歷過大小風光的老板們,這時候有很多話可說但不忍出口,怕打擊人,匯成一句勸慰其他人的話:“別讀‘總裁班’了,小心把你的實業和人生給‘一總裁掉’。”
對于善于聯想的有緣人,提醒您想一想那句話——“德不配位,必有……”。
二
讀了總裁班后把公司整垮的現象,還有一種類型很普遍,也很有代表性,就是那些用心學了本領,并在實踐中應用的人。這是一種矛盾。學以致用,讀總裁班,就是為了學來應用的,怎么會因實踐應用而把公司整垮呢?
凡事皆有緣由。我們來具體看看。
名牌大學的總裁班(其他總經理班、商界精英班等等,都同出一轍)的學員,一般由三類人組成:
第一類人是那些像“交際花”一樣的男女,他們進總裁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建立人脈,部分人是為了進行伴侶“換叫”(每次總裁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一般大學的總裁班都不會辦太久,也不能辦太久,最多兩年左右,不然,就要附設托兒所了),極少數人是被那些富翁審美疲勞之后扔進來的“包袱”(參見某些微信段子)。
第二類人是那些見人就宣講融資集資然后拿去放高利貸賺大錢,賺輕松錢的人,本文前部分所談的就是這類人。
第三類人很可貴,他們是真正來學知識的人。他們非常用心地學習,細細領會,隨時謙恭地向老師請教,回去后立即踏踏實實用于實踐。
照道理,第三類人最可愛,應該收獲很大。他們自己和別人都這么認為。
然而,結果很不幸,這類人中,因為運用了從總裁班上學來的知識,結果,不僅無益,還加速、甚至導致了公司的衰敗、死亡。
為什么學了若干教授、博士等高級知識分子所傳授的,先進的戰略規劃、模式構建、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團隊建設等知識,并且還到諸多優秀的標桿企業如海底撈、阿里巴巴等觀摩學習過后,回來還把公司搞垮了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
1、那些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空洞的理論知識十分淵博的教授博士們,所傳授的書本知識,來源于那些大企業(很多是跨國集團)的運作策略,而且是過去式(書本上所選案例幾乎都是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的過時案例,甚至今天還有很多學習材料仍然在把諾基亞、索尼等衰敗企業作為學習典范)。而參加總裁班學習的學員,幾乎都是小微型企業的老板。
你本身只是一個蚊子、蟑螂的體量,卻要學飼養大象、肥豬的方法,用飼養大象的方法來養蟑螂,不死才怪(并非腦筋急轉彎:魚缸里面的魚是怎么死的?標準答案:撐死的)。
再者,時代也不同了,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來了……
2、有人說,在總裁班,我們還是學了“海底撈”“小米”“胖東來”等實用性很強的案例啊,這應該很有效嘛。我想說,不要被那些教授博士忽悠了,他們自己都沒有搞懂“海底勞”“小米”為什么成功,而胖東來正在經歷死亡危機。請問,您的老師(叫獸們)教您學“海底撈”的什么?有人說,學“服務”。這聽起來似乎有理,也很好模仿,照著做就行。可是,為什么很多年了,直到今天,全國都還沒有一家學“海底撈”成功的?
你只看到海底撈的服務好,卻不知道,海底撈為什么會提供這樣的服務?
這涉及到企業靈魂的“基因”問題,也就是理念的問題。你沒有那個基因,沒有那個理念,你是無法做到的,即使一時心血來潮做到,也不能堅持太久。
所以說,模式容易照搬,但是人家為什么會推出這種模式的動機,如果你不懂,你是學不會的;即便懂了,你沒有那個理念,仍然做不久。如果一定要學,結果要么是東施效顰,要么是邯鄲學步,很悲戚。
3、真正的戰略戰術,本身并不是什么偉大的問題,有了發自心底的、真正的對顧客的“愛”,這一切自然會迎刃而解,各種靈感都會蜂擁而至,你不需要刻意去學什么。就是說,愛,是最大的技巧,有了愛,不需要學什么技巧。可是,現在的總裁班,專門教你舍本逐末,學習各種奇技怪巧,你怎么不踏入歧途,走上邪路,最后不歸?
別了,創收能力很強的總裁班!別了,不甘寂寞的名牌大學的教授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