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陳明仁,1955年被授予上將。
【編者按】4月7日是開國上將陳明仁誕辰112周年紀念日。在1955年授銜的新中國55位開國上將中,有3位是解放軍昔日戰場上的對手。解放前夕率部起義的原國民黨將領陳明仁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蔣介石的愛將,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后率部起義,為共和國的誕生作出了歷史貢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敢于頂撞“蔣委員長”的黃埔名將
早在1925年秋天,黃埔軍校畢業后的中尉排長陳明仁,跟著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東征,討伐陳炯明叛亂。打惠州時,他受到了蔣介石的特殊褒獎。
那次戰斗打得艱苦殘酷。惠州守敵的炮火十分猛烈,強攻登城的黃埔生紛紛中彈倒地,陳明仁崇敬的團長也中彈身亡。陳明仁眼睛都紅了,他一手拿槍,一手把青天白日旗插在身上,在炮火的掩護下,率隊沖上惠州城樓,他們的氣勢壓倒了敵人,剎那間,東征軍登上惠州城,一舉攻克惠州。
當時,蔣介石和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人都在陣地指揮所,蔣介石從望遠鏡中看到陳明仁沖上去,就問:“舉旗登城的帶頭人是誰?”參謀人員說:“那是陳明仁。”戰斗結束,蔣介石召集部隊官兵講話,點名陳明仁出列,又命令號兵一齊吹號,向陳明仁致敬!這樣表揚一個人,在蔣介石的軍事生涯中,是很少見的。自此,陳明仁青云直上,由中尉排長到中校營長,后來又升任黃埔軍校上校大隊長、團長、旅長……在后來的戰爭中,陳明仁的表現更為突出,成為國民黨軍隊中一員驍將。
陳明仁是個個性極強的戰將。蔣介石獎勵他重用他,他卻敢于和蔣介石吵架。有人說,他是為數不多的,敢于頂撞“蔣委員長”的人。
1941年冬,蔣介石到昆明,路過壁雞關時,公路兩邊許多士兵正在修筑工事,蔣介石停車下來,看見干活的士兵的服裝十分破舊,有的棉衣還露出棉花,就問:“這是誰的部隊!”有人答:“陳明仁的部隊。”蔣介石很不高興,讓人通知陳明仁來見他。陳明仁在前線接到電話,匆匆趕到昆明,直接去見蔣介石。一見面,蔣介石開口就說:“子良,你這個師長沒當好呀!”陳明仁不知就里,反問:“我怎么沒當好?”蔣介石說:“你的部隊衣服破破爛爛,像個什么樣子!給盟國人員看見,有傷軍容!”“衣服兩年一發,可是只穿一個月就破了,而且去年發給我們的還是舊的,你發什么,我們就穿什么。”陳明仁回答。
蔣介石沒有想到陳明仁會如此爭辯,他大聲嚷道:“你竟敢這樣頂撞我,我馬上把你關起來。”陳明仁毫不退讓,說:“我犯了什么罪?莫說關起來!就是殺頭我也不怕!”一邊說,一邊將中將領章撕下來往蔣介石的桌前一丟說:“這個中將我不當了,你要怎么辦就怎么辦吧!”蔣介石氣得臉色發白。
陳明仁引起毛澤東重點關注的是回龍山戰役。1945年1月,中國遠征軍調集主力圍攻滇緬公路上的重鎮――畹町的回龍山,打幾次都打不下來。戰區指揮官衛立煌急調陳明仁率71軍參戰。陳明仁到回龍山,仔細研究了對手的情況。他的有效指揮,使戰斗進展順利。經過一番血戰,全殲了日軍侵入滇西的部隊。美軍觀察人員稱:指揮官是難得的將才!中外媒體紛紛報道,陳明仁聲名大震。遠在延安的毛澤東了解了回龍山戰役之后,稱其為“戰術杰作”。在隨后的解放戰爭中,毛澤東曾致電東北戰場的指揮官林彪,對陳明仁不可輕敵,應多研究回龍山戰例。
1949年8月4日,程潛、陳明仁領銜,37名將領聯名發出起義通電,宣布湖南正式脫離國民黨廣州政府。8月下旬,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電邀程潛、陳明仁到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19日,毛澤東邀請程潛、陳明仁等同游天壇公園。陳明仁雖久經沙場,畢竟是第一次和毛澤東見面,不免有些拘謹。陳毅把陳明仁推到毛澤東跟前,隨著攝影師按動快門,歷史永久地記下了這一幕。毛澤東對陳明仁說:“后天,也就是21日,我們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就要開幕了,各方面的人物都有,唯獨還缺少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你來了,代表性就都全了。”
聽了毛澤東的這幾句話,陳明仁百感交集,既感激毛澤東對他的信任,又慚愧自己在起義前曾猶豫不決,顧慮重重,拖延了時間,于是趕忙主動檢討說:“起義前自己認識不足,蔣介石和李宗仁派黃杰和鄧文儀到長沙去拉攏我,我同事勸我把他們扣起來,我不但沒扣,還把他們放走了。更不應該的是還把已經扣起來的忠于蔣介石的特務頭子毛健鈞也放走了,錯過了機會。”毛澤東說:“革命不分先后,不要勉強人家嘛。你那種搞法是可以理解的,不要怕人家講閑話。”
幾天后,毛澤東還特意宴請陳明仁,問陳明仁:“你今后打算干什么?從政還是從軍?”陳明仁回答:“我是個軍人,還想在軍事上為國家盡力,不過我那個部隊還是國民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吧。”毛澤東說:“從今以后,解放軍有飯吃,你也有飯吃;解放軍有衣穿,你也有衣穿。一視同仁,絕不會有半點虧待你的。”這句話把共產黨和毛澤東本人對這位原國民黨起義將領的態度,最明確不過地表達出來了。
事后,陳明仁曾無限感慨地對兒子說:“為蔣介石出生入死賣命大半生,難聽到他一句誠懇親切的話,毛主席與我首次相見,卻如此平易近人,寬厚仁慈,真有天地之別啊!”
1949年9月19日,陳明仁與毛澤東在天壇留影
毛澤東曾評價“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戰,在國民黨一方被稱為四平保衛戰,而在解放軍一方則被稱為四平攻堅戰。
這是陳明仁的巔峰之戰,也是名將林彪的恥辱一戰。
以至于兩年之后,毛澤東請長沙起義的陳明仁在自己家中做客,鼓勵他繼續帶兵,并幽默地說:“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喲!”陳明仁自感四平之戰罪孽深重,連稱不敢。
抗戰勝利之后,國共兩黨逐鹿中原,紛紛看好東北的戰略地位,都把能征慣戰的將領派去東北,共產黨的林彪和國民黨的陳明仁自然都在派遣之列。
蔣介石6月3日8時飛到沈陽,親筆給四平城里的陳明仁寫下一函,叮囑道:“四平乃東北要地,如失守則東北難保矣!斯時為吾弟成功成仁之際,望砥礪三軍,嚴行防御。”
陳明仁召集麾下軍官,宣誓死守四平。留給陳明仁的時間已不算很長。由一支剛剛敗下陣來的潰軍和雜七雜八的烏合之眾組成的兩萬守軍,對付民主聯軍的十幾萬兵力,勝算能有幾何?
從6月15日開始,林彪手下的兵與陳明仁手下的兵在進行巷戰。71軍每被逐出一個街區,就立刻縱火燒毀街區內所有的民房,不給民主聯軍做屏障。
6月16日,民主聯軍占領了四平市區中山公園內國民黨軍的榴彈炮陣地,陳明仁手下兩名營長一個被擊斃,一名被俘虜,被殲400余人。民主聯軍已將陳明仁71軍指揮部團團圍住,前哨陣地距離陳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00米之遙。
6月20日,東北民主聯軍6縱17師對國民黨軍第71軍軍部發起總攻,陳明仁下令用吉普車堵死房門,用糧食袋當沙袋壘作工事,同時嚴令手持沖鋒槍的督戰隊,凡有后退者掃射打死勿論。自己則坐在核心的地下室里,神情木然,濃眉下的一雙眼睛布滿血絲。
陳明仁在傍晚時分,民主聯軍迫近的時候,被衛士們半推半架著離開了軍部,轉移到路東的預備指揮所。留下他的兄弟――特務團長陳明信堅守。
從周圍地堡里傳出的喊殺聲、爆炸聲越來越迫近,陳明信抓起了電話,打給陳明仁,要求撤退。陳明仁沉吟,咬牙,最終沒有同意。因為他知道,核心工事早一分鐘失守,就意味著民主聯軍早一分鐘打到他這里,四平城也就早一分鐘陷落。 20分鐘后,陳明仁的第71軍軍部被攻陷,陳明信被俘虜。經3小時激戰,四平守敵大部被殲,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特發電報嘉獎:
“17師作戰甚好,甚慰。”
陳明仁已經顧不上兄弟的死活了。四平城鐵路線以西已全部被民主聯軍占領,他把殘余部隊收縮到道東繼續頑抗,憑屋死守,死不交槍。四平城內到處是槍炮聲,到處是白刃肉搏的場面,兩軍的尸體堆滿了街巷。71軍的直屬隊打光了,陳明仁把身邊的衛隊都派了上去,孤注一擲。自己也頭戴鋼盔,手持沖鋒槍,在后面督戰。陳明仁本人電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國,壯志成仁”,并將一支二號勃郎寧手槍頂上了子彈,裝在衣兜里,準備隨時自戕。
6月30日,正在戰事正酣,陳明仁做困獸之斗的當口,四平前線的槍炮聲反而稀疏下來,慢慢地,陣地恢復了平靜――出乎陳明仁意料的事發生了,民主聯軍竟然撤圍而去!
后來才知道,撤退的命令是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親自發出的。這其中,固然有陳明仁拼死抵抗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國民黨另外兩支增援四平的生力軍――鄭洞國的53軍和孫立人的新一軍――已與民主聯軍擔任打援的部隊接上了火,林彪擔心拿不下四平,使全軍陷于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于是主動撤圍而去。
事后看來,林彪在四平攻堅戰中,顯得過分小心謹慎了。
鄭洞國和孫立人兩人各懷鬼胎,此刻最擔心的,不是解不了四平之圍,而是擔心林彪最擅長的圍城打援戰術,所以53軍和新一軍的行動非常謹慎,非常緩慢,幾乎是走一步看三步,民主聯軍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和兵力給四平守軍以最后一擊的。
無論怎么說,終于堅持到了最后5分鐘的,畢竟是陳明仁,而不是林彪。 此役,陳明仁部下傷亡約17000人,林彪手下亦損失13000余人。后來,林彪手下的驍將如李天佑等,皆評價陳明仁“是員悍將,是頭獅子”。
1959年9月,毛澤東接見陳明仁上將
為糟糠之妻拒娶廖仲愷女兒
陳明仁1903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個普通農家。13歲那年,他便在父母的安排下,與鄰村女子謝芳如成婚。謝芳如大他一歲,沒文化,但通情達理,兩人感情日漸深厚,并育有兩個兒子。
陳明仁21歲那年,決心投報黃埔軍校,希望有志報國。但這個決定卻遭到了祖母的堅決反對,老太太一氣之下用竹筒子把他痛打了一頓,并嚴格控制了他的經濟來源。深明大義的謝芳如見狀便偷偷將娘家的豬賣了,將賣得的20塊大洋塞到了陳明仁的手中,陳明仁感動得熱淚盈眶。
進入黃埔軍校后,陳明仁不忘妻子的囑托,苦讀兵書。1925年1月,惠州戰役打響,陳明仁成為此戰的功臣,其官職隨后不斷晉升。
一天,宋美齡登門造訪,有意將大家閨秀、廖仲愷先生的女兒介紹給陳明仁,陳明仁不為所動,以家有妻兒為由委婉拒絕。不久,蔣介石又專程派人前來說媒,并暗示這樁婚姻對其事業的重要性。陳明仁這次正色拒絕道:“我不做陳世美,中國早有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妻不能忘的古訓!”后來蔣介石因此事覺出陳明仁志慮忠純,才堪大用,從此把陳明仁視為自己的嫡系將領。陳明仁一路平步青云。
1933年,陳明仁升任為國民黨陸軍第八十師師長,肩扛中將軍銜,思妻心切的他連夜把妻子接到身邊,隨同左右。
妻子鼓勵陳明仁反蔣投共
在戰場上堪稱鐵虎猛將的陳明仁,對妻子卻始終充滿柔情。
閑暇時,陳明仁便手把手地教謝芳如寫字、翻譯電報,使原來不識幾個字的謝芳如擔任了粗通文墨的譯電員。而謝芳如也用心當起了陳明仁的賢內助。每當陳明仁出征前,謝芳如便陪同丈夫一起招待部屬,為丈夫代杯飲酒,鼓舞士氣。戰后,她常帶領部屬們的家眷,驅車數十里去遠迎凱旋的官兵。謝芳如也因此被官兵們戲稱為“半個軍長”。
兩人的恩愛在陳明仁日后的自傳中得到了印證:“我秉燈夜讀,她依依相伴;我展紙揮毫,她悄悄磨墨;夫唱婦隨,婦幫夫強……”
1949年初,在程潛和中共湖南地下黨的啟迪下,陳明仁有意反蔣起義、棄暗投明。當他把這個打算告訴妻子時,謝芳如很快明白,這是丈夫在人生中的重要抉擇。她為丈夫打氣道:“想好了就去做,你到哪里,我跟你到哪里。”妻子的話令陳明仁更堅定了跟著共產黨走的決心。
1949年8月4日,陳明仁與程潛一道通電宣告和平起義,8月5日,長沙和平解放。陳明仁做出了終生無悔的選擇。
痛哭三天悼念病逝妻子
可就在此時,謝芳如的身體日漸虛弱,她被查出身患癌癥。陳明仁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震驚與悲痛。
謝芳如當時住院治療的地方就在湖南湘雅醫院,主治醫生正是湘雅醫院第四任院長蕭元定的千金蕭毅。心急如焚的陳明仁特意登門拜訪了她,言詞尤為懇切:“蕭大夫如能妙手回春,吾定將圖報!”見陳明仁將軍為了妻子親自造訪囑托,蕭毅頓生敬佩之情,曾多次感慨:“對愛人這么好的丈夫,我還只見過陳將軍一人。”
1950年4月,謝芳如最終未能敵過病魔,不幸辭世。在妻子的追悼會上,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雙膝跪地,聲淚俱下地讀著親寫的挽詞:“千里歸來,竟艱一訣,從此音容長杳,除非夢里相逢。卅年恩愛,永矢同心,若論伉儷深情,敢謂世間少有。”據陳明仁的孫子回憶,從不流淚的陳明仁,在謝芳如去世后哭了整整3天。
安葬好妻子后,陳明仁在旁邊特地為自己預留了墓地。臨終時,他幾次要求后輩們將其與妻子謝芳如合葬在一起。35年后,他終于從八寶山移墓岳麓山,實現了與妻子永遠相伴的心愿。
伉儷情深令主治醫生心生愛慕
陳明仁對妻子的一片深情,早已令全程治療謝如芳的蕭毅感動不已。這位自幼立志繼承父業、終身不嫁的留美醫學博士,因親眼目睹陳明仁的鐵血柔情,開始對他起了仰慕之心。其父蕭元定把她的心意,如實告訴了他的老朋友――時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長的李維漢同志。
1952年4月,陳蕭二人在李維漢的撮合下喜結連理。那年,陳明仁49歲,肖毅女士33歲。英雄美人,成為軍中頗受仰慕的“伴侶”。婚后蕭毅未育有子女,但兩人一直相敬如賓。每當蕭毅去上夜班,陳明仁就為她準備宵夜。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后又連任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因患癌癥在北京病逝,離開了與他共同生活了22年的第二任妻子蕭毅。陳明仁辭世后,蕭毅沒有再婚,而是與保姆相依為命,全身心地撲在婦幼保健工作上,曾擔任湖南省婦幼保健醫院的首任院長。
嚴明家訓留下“剃頭匠”理論
陳明仁對妻子予以深情厚愛,對子孫則予以嚴明家教。他按照我軍的光榮傳統,將家訓定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并曾決定以此作為曾孫們的名字。但這在后來的實際操作中卻遇到了麻煩:第一個孩子叫“團團”,很好;第2個孩子叫“結結”,取其諧音,改叫“潔潔”也挺好;但第三個、第四個叫“緊緊”、“張張”就有些別扭了。所以,陳明仁這個“光榮傳統”自然也就無法繼續下去了。
除了嚴格的家訓外,陳明仁在生活中處處以身示范,為后輩樹立榜樣。
1971年大年三十那天,陳明仁接到通知,說要拉閘限電。結果晚上卻沒有停電,陳明仁就打電話到電力局去問:“是不是給我特殊照顧了?”電力局的人解釋,因為過年,市里臨時決定全城都不停電了,陳明仁這才放下心來,他告訴子孫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因為他的身份受任何優待。
陳明仁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到了后輩。他的8個孫子孫女,有7個考上了大學,這在當時相當不容易。尤其是孫女陳鎮生還考上了清華大學。
孫輩們進入大學后,陳明仁便教導他們:剃頭匠是最好的工作,無論什么世道都有一口飯吃,以此勸誡孫輩們一定要掌握一門生存技能。現在,陳明仁的孫輩們依舊在用這個剃頭匠理論來教育他們的后輩,他們認為這是他們陳家最寶貴的財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軍魂——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
2017-07-31毛澤東為他起了一個“小政治委員”的雅號,他55歲離世了(組圖)
2017-07-2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