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向板倉
霞光褪去何凄楚,
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贖,
待到九泉愧謝汝。
無感霜風侵蝕骨,
此生煎熬難與外人吐。
慟聲悲歌催戰鼓,
更起刀槍向敵仇。
毛澤東
一九三零年寒冬
這是一首毛澤東生前填寫的《蝶戀花》詞,毛澤東用毛筆行草書寫在10行(豎行)信箋紙上,紙張陳舊,尺寸約為285mm×198mm。這首詞塵封至今已83年。整首詞凄婉悲憤,讀之極易使人潸然淚下,同時又易使人同仇敵愾。這首詞是毛澤東何時何地為何人或何事所填?這是專家學者首先應該搞清楚的,其次才是評價其文學價值及其他。筆者試圖捷足先登,以有限的黨史知識探討上述問題。
這首詞是毛澤東為悼念其夫人楊開慧烈士所作
首先,詞牌名《向板倉》的板倉是指楊開慧的出生地—湖南省長沙縣清泰鄉(現為開慧鄉)板倉沖。1901年11月6日楊開慧就是誕生于此地的楊家老屋。1927年8月底,毛澤東奉黨的指示赴湘贛邊界組織秋收暴動,也是在此與楊開慧告別。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與長子毛岸英及保姆陳玉英更是在此被湖南反動軍閥何鍵緝捕入獄。板倉沖位于長沙市東北約65公里,現為楊開慧紀念館所在地,紀念館包括楊開慧故居及楊開慧烈士陵園。
其次,該詞首句“霞光”以詩詞比興手法暗藏楊開慧號。楊開慧,號霞,字云錦。其父楊昌濟為三湘大地的知名學者,早年曾赴日本、歐洲留學,學成歸國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任教,1918年后受聘于北京大學任倫理學教授。1920年11月17日不幸病逝于北京。楊開慧雖為女兒之身,由于家庭的背景,接觸了不少先進思想,結識了許多優秀青年,毛澤東就是她于1914年在湖南家中相識的進步青年之一。楊開慧在這種開明家庭的熏染下,從小就養成了高傲、正直、溫柔、善良的優良品性,并喜吟詩作賦,具有較高的文學天賦。在毛澤東的引領下,楊開慧于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是湖南省第一批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據資料顯示,早在1919年,處于熱戀中的毛澤東與楊開慧在往來書信中就以“霞”“潤”相稱。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對湖南的毛、楊兩家親戚數次提到楊開慧時,也是以“霞姐”“霞姑”稱謂。
最后,詞中“奈何此身百莫贖”一句與毛澤東致楊開益信中“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內容相符,可互為印證。據文獻記載,楊開慧壯烈犧牲時,毛澤東正在江西境內組織中央紅軍進行第一次反“圍剿”。噩耗傳來,毛澤東悲慟欲絕,寫信給楊開慧堂哥楊開益,信中有“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內容,并附親自擬就的碑文“毛母楊開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龍刻民國十九年冬立”及立碑費用30塊大洋,通過黨的地下交通線設法轉板倉楊家。楊開慧的犧牲,對毛澤東精神打擊很大,通過這首從未面世的《蝶戀花·向板倉》詞可感受到。筆者曾將此詞內容以短信方式發送至身為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的一位好友,她以四字回復“情真意切”。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岸英與父親毛澤東談及母親在獄中的最后時光,認為媽媽被捕后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因為媽媽希望他記住獄中發生的一切,如能出去好告訴爸爸。毛澤東聽后頓時熱淚盈眶,高度贊揚楊開慧能毅然拋下年邁的母親和3個年幼的兒子,大義凜然奔赴刑場,常人是很難做到的。
1957年2月7日,楊開慧生前好友李淑一給毛澤東寫信,并附上自己于1933年夏所填思念丈夫柳直荀的詞《菩薩蠻·驚夢》,同時詢問柳直荀的消息,且希望毛澤東能將1920年寫給楊開慧的《虞美人·枕上》詞抄錄后相贈。毛澤東于5月11日復信李淑一,告知柳直荀已光榮犧牲,并寫道:“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有《游仙》一首為贈……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1958年1月1日《蝶戀花·游仙》(正式發表改詞名為《贈李淑一》)在湖南師范學院院刊《湖南師院》發表,國內各大報刊競相轉載,一時注家蜂起,民間爭誦。毛澤東在這首詞里,再一次嫻熟運用詩詞寫作的比興手法,將楊開慧和柳直荀烈士的姓巧妙比作輕飏直上的楊柳花,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其浪漫主義詩人的豐富想象力。據說楊昌濟生前的摯友、毛澤東早年的恩師章士釗讀過該詞后,點頭贊許,但有一處困惑,即一般贊美女子取“嬌”字而非“驕”字。章士釗曾當面請毛澤東解惑,毛澤東沉思片刻后充滿激情答疑:“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我們今天讀罷《蝶戀花·向板倉》,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丈夫報國而喪其妻,焉能不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