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史無前列的偉大變革者,是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的評價。
把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的27年定位偉大變革的27年,意義深刻而深遠。
對于新中國建立后的前27年,也就是毛澤東領導中國的這27年,十九大報告是這樣評價的:
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評價建國后前27年,當然是評價毛澤東。這里給毛澤東的定位:
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締造者;
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偉大的變革者;
中國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的奠基者;
中華民族命運由衰到盛的扭轉者;
中華民族繁榮富強偉大飛躍的推動和實現者。
這五大定位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史無前列。
為什么稱毛澤東是偉大的變革者?
“變革”要重于“改革”。因為“改”不一定“變”,“改”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革,而“變”就除舊布新。
那么毛澤東變革了中國有史以來的什么東西呢?
第一,毛澤東建立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中國社會制度的根本改變。這里是說,以后你怎么改革,但社會主義制度你不能改。
第二,毛澤東改變和扭轉了近代以來中國衰落的命運,實現了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偉大飛躍”超過“大躍進”。這可以說是對建國后毛澤東領導中國經濟發展的肯定。速度是“偉大飛躍”。王岐山在十九大報告輔導文章中評價更為具體明確:“經過改革開放前30年的艱辛探索,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成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你不能再講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發展不好,一窮二白,更不能說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也就是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是“偉大飛躍”,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體系是毛澤東建立起來的。
第三,十九大報告這兩句話是聯系在一起的: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那么,毛澤東變革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廣泛而深刻的什么呢?
上一篇文章《2700年前一句話、一本書讀懂中國》我們講到了《管子》一書論述和管仲探索的中華大一統、中央集權、行政體制、民主法制和市場經濟的國家體制和理念,秦始皇統一六國,實現了中華大一統和中央集權,漢代也繼承了這一國家體制。但歷史的發展總是曲折,你不能批評2700年的管仲和2300年前的秦始皇沒有解決國家制度的所有問題。
在以后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的國家體制有兩個問題一直阻礙著中國的發展:
一是中央最高權力一直是皇權世襲繼承,皇權不受制約和限制;
二,分封貴族消除了,但是皇權還有貴族,而行政體制又往往形成官僚體制和官僚特權,也容易出現權貴階層。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成為獨尊的文化,維護的就是皇權和官僚權貴特權。
無度的皇權和貪婪的權貴往往吞噬民主法制和市場經濟,阻礙社會的正常發展進步,又激化與人民群眾的對立和矛盾,造成社會動亂和動蕩,給社會帶來災難和破壞。
這兩大中國政治難題都被毛澤東解決了。
毛澤東五句話
在政治制度方面,毛澤東有五句話:
黨的一元化領導
民主集中制
群眾路線
人民民主
為人民服務
這五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基礎,同時又破除了官僚體制和官僚主義。
毛澤東時代,消除了官僚特權,干部和工人工資基本相同,沒有差別,從工人農民中選拔干部,最高當到國務院副總理,干部要與群眾接觸,把許多行政職權交給民眾團體去做,企業由工人和干部共同管理,群眾監督政府官員的行為。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商量,時刻保持與人民的聯系。
毛澤東: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
黨的領導
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取代了皇權政治。
1954年9月15日,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講話中明確指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
1962年1月30日,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領導工業、農業、商業、文化教育、軍隊和政府。”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黨的領導弱化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領導一切工作”的思想。他形象地說:這就像“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必須自覺堅持黨的領導,突出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重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并將它置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第一條,可以說,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成功和走向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
民主集中制
如何實施黨的領導?這就是黨的民主集中制。
1962年七千人大會,毛澤東主講民主集中制,有詳細的論述。“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黨內黨外都應當有這樣的政治局面。沒有這樣的政治局面,群眾的積極性是不可能發動起來的。克服困難,沒有民主不行。當然沒有集中更不行,但是,沒有民主就沒有集中。沒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確的集中,因為大家意見分歧,沒有統一的認識,集中制就建立不起來。什么叫集中?首先是要集中正確的意見。在集中正確意見的基礎上,做到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叫做集中統一。如果大家對問題還不了解,有意見還沒有發表,有氣還沒有出,你這個集中統一怎么建立得起來呢?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確地總結經驗。沒有民主,意見不是從群眾中來,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辦法。...... 我們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制。無產階級的集中,是在廣泛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各級黨委是執行集中領導的機關。但是,黨委的領導,是集體領導,不是第一書記個人獨斷。在黨委會內部只應當實行民主集中制。第一書記同其他書記和委員之間的關系是少數服從多數。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來說,常常有這樣的事情,我講的話,不管是對的還是不對的,只要大家不贊成,我就得服從他們的意見,因為他們是多數。聽說現在有一些省委、地委、縣委,有這樣的情況:一切事情,第一書記一個人說了就算數。這是很錯誤的。那有一個人說了就算數的道理呢?我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決議之后的日常工作,只要是大事,就得集體討論,認真地聽取不同的意見,認真地對于復雜的情況和不同的意見加以分析."
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和黨的民主集中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是在192年的七稈人大會上,毛澤東說:“這個方法是一個什么方法呢?是一個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個群眾路線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領導同群眾相結合”。“看起來,我們有些同志,對于馬克思、列寧所說的民主集中制,還不理解。有些同志已經是老革命了,“三八式”的,或者別的什么式的,總之已經作了幾十年的共產黨員,但是他們還不懂得這個問題。他們怕群眾,怕群眾講話,怕群眾批評。那有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怕群眾的道理呢?有了錯誤,自己不講,又怕群眾講。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應當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們的態度是: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我們工作中的是和非的問題,正確和錯誤的問題,這是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問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不能用咒罵,也不能用拳頭,更不能用刀槍,只能用討論的方法,說理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一句話,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讓群眾講話的方法”。
人民民主
1962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毛澤東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明確指出,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是管理國家、企業、文化教育的權利,人民自己必須管理上層建筑。在毛澤東看來,人民群眾如果只是處在一種被領導被管理的狀態,這就不但使官僚主義得不到遏制,而且難以保證政治上的社會主義方向和經濟上的公有制基礎。“黨沒有超乎人民群眾之上的權力,黨沒有向人民群眾實行恩賜、包辦、強迫命令的權力,黨沒有在人民群眾頭上稱王稱霸的權力。”
在1949年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 中,毛澤東說:
“你們獨裁。”可愛的先生們,你們講對了,我們正是這樣。中國人民在幾十年中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都叫我們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或曰人民民主獨裁,總之是一樣,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
人民是什么?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些階級在工人階級和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團結起來,組成自己的國家,選舉自己的政府,向著帝國主義的走狗即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幫兇們實行專政,實行獨裁,壓迫這些人,只許他們規規矩矩,不許他們亂說亂動。如要亂說亂動,立即取締,予以制裁。對于人民內部,則實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論集會結社等項的自由權。選舉權,只給人民,不給反動派。這兩方面,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
為什么理由要這樣做?大家很清楚。不這樣,革命就要失敗,人民就要遭殃,國家就要滅亡。
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
為人民服務就要反對官僚主義。為保證人民主體地位,要防止國家政權及其工作人員由社會公仆向“社會主人”蛻變的危險。
毛澤東在革命早期就指出,官僚主義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應有的,經濟建設工作同樣來不得官僚主義。要把官僚主義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里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他列舉了官僚主義在當時的兩種表現,即命令主義和不理不睬敷衍塞責的怠工現象,號召大家要同這種現象作嚴厲的斗爭。在延安時期,陜北開明紳士李鼎銘先生提出“精兵簡政”的建議,一些人不以為然,懷疑它的正確性,毛澤東卻高度評價說,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們的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癥藥,并為《解放日報》寫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論。隨后他提出要嚴格、徹底、普遍地實行“精兵簡政”,并指出在這次精兵簡政中,必須達到精簡、統一、效能、節約和反對官僚主義五項目的。這些都為人民政權建設、反對官僚主義積累了豐富經驗。
在毛澤東看來,官僚主義是人民民主的大敵,是民主政治發展的主要障礙,是從根本上破壞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毛澤東曾引用一首詠泥神詩來給官僚主義者畫過像,他說,除了三餐不食這一點不像外,官僚主義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個神像: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無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毛澤東曾尖銳地把官僚主義稱作“反人民的作風”,他說,官僚主義作風,就其社會根源來說,這是反動統治階級對待人民的反動作風(反人民的作風,國民黨的作風)的殘余在我們黨和政府內的反映的問題。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說:“縣委以上的干部有幾十萬,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里。如果不搞好,脫離群眾,不是艱苦奮斗,那末,工人、農民、學生就有理由不贊成他們。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誰犯了官僚主義,不去解決群眾的問題,罵群眾,壓群眾,總是不改,群眾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說革掉很好,應當革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