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澤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
毛澤東的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而奮斗,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進行了理論上的思考和實踐中的探索,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成為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毛澤東對共同富裕的探索與努力,盡管因為歷史條件和認識水平的局限性曾出現過偏差和失誤,卻為我們在新時代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借鑒與指導。
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毛澤東畢生的奮斗目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根本目標。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為實現這一目標進行了孜孜探求,如毛澤東在1919年曾提出在岳麓山建設“新村”的計議;在1929年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中批判“均平主義”這一傳統思想;從1939年開始,毛澤東領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更是進行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如按勞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一化三改”道路等等,為共同富裕實現的制度基礎、實現條件、具體途徑進行了大量創造性的探索。之后,中國共產黨人對共同富裕的本質內涵、實現原則、戰略步驟等進行了一代代的接力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共同富裕的現實保障及實現途徑做出突破性認識,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實現共同富裕、帶領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為之不懈奮斗。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毛澤東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從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關系的調整兩方面來思考共同富裕,是毛澤東共同富裕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澤東把大力發展生產力和實現現代化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手段。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從革命就是解放生產力這個基本觀點出發來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革命問題。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生產力標準的思想走向成熟。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毛澤東果斷地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恢復與發展社會經濟上來,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探索的一個主要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繼續堅定不移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正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國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得以不斷滿足。
構建與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是毛澤東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讓“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實現的制度保障。在毛澤東看來,富裕和社會主義就是一個東西,實現共同富裕和實現社會主義就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奮斗。
毛澤東把改造私有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為迅速改變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制度支撐,從此,人民對共同富裕的追求就有了根本的制度性保障。之后,黨的歷代中央領導集體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煥發出巨大的制度優勢,彰顯出巨大的制度效力,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的發展歷程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釋放出社會主義中國的勃勃生機與活力,推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發展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追求,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得以實現。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